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S)是公司第一次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的普通股股票。不论是发达的资本市场、新兴的资本市场,还是不发达的资本市场,都存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抑价现象。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抑价现象比较严重。据统计,1997年我国126家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2.
IPO抑价是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时新股或者存量股票在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明显低于股票在二级市场上市首日收盘价,投资者可以通过认购新股而获得超额报酬率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一、首次公开发行的定价过程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是企业首次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发行其股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股票的发行价的最终确定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募集资金的多少,影响到企业发行的成功与否,影响到企业随后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因此,发行的定价是整个发行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上海股票市场IPO定价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红利贴现理论,采用大量统计数据,运用Gordon模型和两阶段增长模型,对上海证券交易所1997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之间的全部IPO公司的股票发行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计算出股票实际发行价格与理论价格之差与理论价格之比,即偏离率;同时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股票发行制度变化背景,对股票发行价格偏离率的影响因素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引进了相应的计量统计方法,从而揭示了中国股票市场IPO定价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高抑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我国IPO抑价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根本性差别,我国IPO抑价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层次单一、金融工具匮乏、投资者需求旺盛,从而引发的二级市场股价高估与市场投机过度;新股定价并没有偏低,反而是偏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创业板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股票高溢价发行一直是个普遍现象,创业板公司IPO更是如此。高发行价格导致股市泡沫,使投资者承担更大的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IPO定价过高的原因,并以首批在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构建模型,并分析IPO定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铮 《上海国资》2010,(7):32-33
至今年6月,IPO市场重启已一周年。在去年重启之时,监管层高调表态,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将通过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完善,优化股票的价格发现功能;促进强化买方对卖方的约束,买方约束力不断增强;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得到重视,中签比例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8.
市场化发行方式与我国IPO定价效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周孝华 《特区经济》2009,(7):106-108
利用衡量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定价效率的绝对效率标准,选用1999~2008年沪深市场的IPO数据,研究我国两次新股发行方式的市场化改革与IPO定价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次市场化改革不仅没有提高我国的IPO定价效率,反而降低了IPO定价效率;第二次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新股询价发行的方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经过三年多的科创板注册制试点后,我国的证券市场进入全面注册制的新时代。新的发行制度带来更充分的信息披露与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必然会对新股发行的定价效率产生影响。在收集了科创板开板至2020年9月共175家上市公司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监管信息披露增加了市场可信信息,提高了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意愿与申购数量,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科创板市场交易。但监管信息披露同时降低了IPO定价效率,这是由于目前询价过程中采取高价去除的密闭平均价格拍卖策略,机构投资者为了避免机会错失而倾向于压低报价,从而导致发行价格下行与抑价率提高。此外,机构投资者行为在监管信息与定价效率之间发挥着重要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发行制度进一步优化工作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打破IPO魔咒     
2005年10月14日,中国建设银行向全球投资者公开招股,公开发售12%股份,筹集资金92亿美元,并于10月27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2006年5月18日,中国银行启动IPO程序,并最终以每股2.95港元定价发行,融资总额达到112亿美元之巨,同年7月5日,中国银行又成功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和上海实现A+H同步上市,全球筹资额达到19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郭威  张珍  成曦 《北方经济》2007,(5):100-101
本文对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高抑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我国IPO抑价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根本性差别,我国IPO抑价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层次单一、金融工具匮乏、投资者需求旺盛,从而引发的二级市场股价高估与市场投机过度;新股定价并没有偏低,反而是偏高。  相似文献   

12.
9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市场关注已久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框架已定。办法对目前主要融资方式的定价,发售、承销、信息披露等环节进行规范,重点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定价以及股票配售等环节进行规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范燕 《开放导报》2006,(5):I0002-I0005
金秋8月这个收获的季节,天津津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施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向10家特定机构定向增发3.33亿股股份,发行价格3.48元/股,募集资金11.58亿元,超额募集1.58亿元,募集资金于8月18日全部到位,G津滨股票已成功复牌交易,非公开发行工作圆满结束。津滨发展成立于1998年12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明确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要求,调整适用现行《证券法》关于股票核准制的规定,对注册制改革的具体制度作出了专门安排。采用承销方式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股票发行的重要方式,在股票发行注册改革背景下,承销商的责任如何界定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市场分割下中国双重上市公司资产定价效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双重上市公司在不同市场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上市首日抑价和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差异三个层次对资产定价效率进行了经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内资股相对外资股具有发行定价高、首目抑价高的“双高”现象;在定价效率方面,对于“A+H”公司,A股的发行定价受到发行时H股二级市场价格的显著影响,而与H股的发行价格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A+B”公司A股和B股的发行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同时在二级市场上,“A+H”公司的市场价差波动相对于“A+B”公司小。这意味着“A+H”公司的资产定价效率要高于“A+B”公司,H股的价格较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估值,对A股的定价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从一级市场发行定价角度,研究了科创板实行注册制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效应,并通过借鉴已有文献选取了具有创新性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作为IPO定价效率的测度方法。为了检验我国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是否达到了改善发行市场定价效率的目的,文章选取了未实施注册制改革的创业板、中小板数据与科创板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的IPO定价效率分别为99.76%、89.49%、87.8%;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IPO定价效率明显高于实行核准制的其他板块;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善了新股发行定价效率,推行注册制有助于提高新股发行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17.
2023年2月1日,我国正式启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此制度下,新股首发定价是否有效,对投资者、上市公司、承销机构、监管者等各方而言无疑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梳理国内外新股发行定价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成本函数的单边随机前沿模型,并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首发数据和公开财务数据,依次使用OLS、MLE和单边随机前沿估计等方法对新股首发定价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注册制下创业板股票首发定价存在明显的溢价效应。据此从监管者视角,提出未来监管应重点提高承销商的定价能力和自我约束,同时进一步强化投资者教育,培育理性投资理念,以推动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首次公开发行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而承销商可以起到缓解这种现象的作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有声望的承销商可以缓解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定价过低和长期弱势的程度。本文在阐述和解释了市场上各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对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承销商及其声誉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介绍了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针对我国新股发行的情况,就新股发行制度及承销商声誉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志刚 《中国经贸》2011,(20):100-100
创业板IPO存在高市盈率发行和新股首日抑价现象,影响到了投资者利益和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在现行发行询价体制下,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出发,探究其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股票发行定价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股票发行定价效率是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对我国新股发行行政化定价方式的效率以及机关报股发行市场化定价方式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关于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定价效率的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