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投入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现将经济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农业投入不足的主要表现 1.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逐渐减少。据有关资料统计,“六五”期间国家财政用子农业支出由“五五”时期的693.41亿元减少到658.48亿元。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9年的13.7%降到1987年的7.9%,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由“五五”时期  相似文献   

2.
不断增加农业投资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会过份的。如何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总结我国农业投资的经验教训,探讨增加农业投资的对策措施,却是一个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一、农业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国家投资大幅度下降。1953~1978年。国家农林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同期全民所确制基建投资的10.7%。实行财政和计划体制改革以及各级财政分灶吃饭之后,1979~1990年国家农林水利基建投资占同期全民所有制基建投资的比重下降为4.4%,其中1986~1988年仅3.0%。从1980年到1990年。国家基建投资总额由559亿元增加到1703.8亿元,增长204.8%;而同期国家对农业的基建投资却由52.03亿元增加到67.22亿元,仅增长29.2%。同“五五”时期相比,“六五”时期农业基建投资绝对额下降了30.2%,“七五”时期下降了1.5%。由此可见,国家投资结构严重向非农产业倾斜,而农业投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快慢与资金投入成正相关关系,成本形成的快慢往往是束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投资创造了未来的生产力。这个经济观点同样适合于我国农业发展。 目前农业投入减少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近十年来,国家在财政、信贷的投资方向上,重工业轻农业的现象突出。全国财政从“一五”到“五五”期间农业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10.7%;“六五”期间下降到5.1%,“七五”又下降到3.2%,比例下降,份额减少。应该注意的是,1979年~1988年国家基建投资增长2.1倍,而国家对农业的基建投资却下降12.9%。从国家农业信贷上看,1980年~1989年农业银行、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5,227亿元,贷款总额增长了5.1倍。但是,农业贷款在全国银行各种贷款总额  相似文献   

4.
农业投入是农业生产的第一推动力,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我国农业生产几年来萎缩、徘徊,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投入减少。因此,研究农业投入减少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以来,我国的农业投入曾一度保持较高的水平。据统计,从“一五”至“五五”近30年中,农业基建投资占国家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除“一五”时期为7.1%外,其余时期均在10%左右或10%以上,其中三年调整时期最高,曾达到17.7%。同时期,国家对化肥、农机、农药等农用工业和农业教育、农业科研等项事业的投资也维持了较高的比例。尽管在此期间内党在指导农业上存在着严重的“左”的偏差,但由于农业投资较多,加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对组织大规模的农田建设具有明显功效。  相似文献   

5.
国家决定从1996新粮上市起,大幅度提高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的定购价,同时各地继续实行价外贴、粮肥挂钩等办法。据了解,“九五”期间,国家基建计划安排的预算内农业投资比重由目前的17%提高到20%以上。1996年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比上年增加8亿元,其中用于农业5万元,加L存量调整,农业基本投资共增加6.5亿元。同时,地方也将增加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计划也将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在1995年增加4亿元的基础上,1996年再增加4.5亿元。从1996开始,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  相似文献   

6.
国家决定从1996新粮上市起,大幅度提高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的之购价,同时各地继续实行价外贴、粮肥挂钩等办法。据了解,“九五”期间,国家基建计划安排的预算内农业投资比重由目前的17%提高到20%以上。1996年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比上年增加8亿元,其中用于农业5万元,加上存量调整,农业基本投资共增加6.5亿元。同时,地方也将增加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计划也将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在1995年增加4亿元的基础上,1996年再增加4.5亿元。从1996开始,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  相似文献   

7.
“六五”期间,湖北省农垦企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金省平均水平,工农业总产值比“五五”期间增长116.3%,年均递增16.7%。其中:工业产值增长162.2%,年均递增21.3%:农业产值增长95.1%,年均递增14.3%。特别是“六五”期间的后两年,增长幅度占整个“六五”期间的72%。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可达12.2亿元,比上年增加2.64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基本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农村经济》1999,(9):38-42,7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基本建设,40多年来,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了大量财力。据统计,从“一五”时期到1997年止,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计为2637亿元。在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有效地...  相似文献   

9.
解决农业后劲不足问题,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是只强调单一的物质投入,还是谋求财力、智力和其它因素相结合的最佳投入结构,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路子?这是应当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回顾衡水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对于回答这个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六五”期间,衡水地区同其它地方一样,也遇到了一个农业投资明显减少的问题。“四五”和“五五”时期,全区财政用于支援农业的开支都在1亿元以上,平均每年2,000多万元。到“六五”期间,农业投资明显减少了。5年总计支出7,000多万元,年平均1,500万元,比  相似文献   

10.
建国40多年来,我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以下简称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一直起伏不定,其中80年代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降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点。1980—1984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平均每年为6.6%;1985—1989年,平均每年则只有3.1%。1984—1989年的农业生产停滞状态与80年代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太低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贵州农业投资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贵州省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1952∽1987年,全省农业基本建设总投资为16215.43万元,其中,种植业基本建设投资7832.55万元,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8.3%;畜牧业基本建设投资4415.11万元,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27.2%;渔业基本建设投资共537.71万元,只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3.3%;农垦基本建设投资3430.06万元,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21.2%。1987年以后,全省种植业基本建设投资持续增加,1998年达到2863万元,占当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65.98%;畜牧业增加…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九江市农垦企业抓住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这一机遇,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使企业不断增加盈利。九江市农垦企业工农业总产值“六五”期间年平均达到9103.8万元,比“五五”期间年均产值3621万元增长1.51倍;“七五”期间年平均产值猛增为42684万元,又比“六五”期间增长3.69倍;1991年和1992年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与外向型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是从60年代初开始。70年代我国利用信用资金扶持出口商品生产取得了一定成绩。80年代,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快了基地建设的步伐。1980年设立了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总公司。“七·五”期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农副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建设基金,确定由国家计委每年安排预算内“拨改贷”投资一亿元。中国人民银行每年安排专项贷款一亿元,用于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据统计,“七·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共投资19.57亿元(其中国家投资8.66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0.91亿元),共  相似文献   

14.
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已由“六五”期间的9.6%,下降为“七五”期间的8.28%。而1991—1994年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更依次递减为9.11%、8.75%、8.52%和6%。农业基建投资比重“六五”期间是5.1%,“七五”期间是3.36%,1993年  相似文献   

15.
一、恢复与扩大森林资源的紧迫性 建国以来,我国共完成造林面积工5.9亿亩,其中保存面积仅有4亿多亩,造林保存率将近40%。全国森林面积“五五”时期比“四五”时期减少了60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2.7%下降到工2%。以国有林为主的八省区,除西藏、内蒙古外,其余六省的森林面积已由“四五”时期的7,719万公顷减少到“五五”时期的7,532万公顷,减少了187  相似文献   

16.
抓管理 强自身 搞好农业项目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市农业投资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 ,仅 1 999、2 0 0 0两年国家、省累计投入我市基本建设项目资金 9742万元 ,其中国家无偿投入 3 660万元 ,省配套投入 1 5 2 3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 ,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 ,建设“三高”农业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项目管理 促进项目顺利实施1 实行项目的集中管理 ,明确责任制。根据工作需要 ,德阳市成立了由分管行政领导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 ,对国家投入我市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进行协调管理。为方便工作 ,项目管理机构大多数设在…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优化农业投资结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依据农业投资理论,对我国农业投资结构和农业产业发展问题提出如下观点:一、加大农业投资力度,确保农业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历史发展来看,农业是永不衰退的产业。“十五”期间农业肩负着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任务,农业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历史,我国农业的积累为支持工业、支持城市作出了很大贡献,国家通过低价收购农产品等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工业发展资金,1950年至1980年的30年间,农业向工业提供的资金高达6000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又向工业转移了1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8.
1996年,我省农业获得大丰收,圆满完成“两超一稳”目标,为完成“九五”计划开了一个好头。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粮食生产超历史,总产达到353.3亿斤,比上年增产32亿斤,比历史最高年增产21.6亿斤;二是特色农业产值1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潜力和希望的领域;三是农民收入大增加,全省农村人均收入达到1870元,比上年增加332元,增长21.5%。尽管如此,作为农业大省的江西,在发展农业上,仍具有单位面积产量偏低,种养业的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的质量不高三大潜力和农业生产波动、农产品比较效益低以及对农业投入…  相似文献   

19.
“七五”期间,我省农业基本建设总投资12746.55万元(其中部投资6167.5万元,占计划总额的48.4%),主要用于商品粮棉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农副产品出口基地以及茶叶、水果、综合服务体系等合资项目建设。5年共完成中央级投资5484.9万元,完成  相似文献   

20.
扬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产值增幅明显。近年来,扬中市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稳定和加强农业生产,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好成效。2004全市共实现农业总产值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农业产值增加值3.55亿元,比上年增加12.5%。其中种植业产值3.36亿元,畜牧业产值1.3亿元,林业产值0.3亿元,渔业产值0.75亿元,农业服务业产值049亿元。均比上年有不同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