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的通知以后,农村的多种经营有了可喜的发展。最近,农垦部党组讨论了国营农场多种经营问题。根据部党组的意见,我们就国营农场如何发展多种经营的问题,写了《国营农场要将多种经营和多层次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发展(初稿)》一文,对农场开展多种经 营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应遵循的原则,作了些论述,供各地农场研究讨论。建议各级农垦部门和农场制定发展多种经营的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地把多种经营开展起来。讨论中有什么不同意见,遇到了什么问题和困难,以及各地出现的一些好经验,望能及时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2.
一、国营农场职工劳动报酬形式的演变和现状 建国以来,国营农场实行过多种形式的劳动报酬,也进行过多次改革。1952年以前,农场曾沿用过战争年代的供给制。1952年以后,随着全国工资制度的改革,农场也实行了等级工资制。从1956年起,农垦部门开始探索工资制度的改革,先在部分农场中试行过计件工资制,1957年以后,根据邓子恢同志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国营农场耍实行“三包”(包  相似文献   

3.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生产队独立核算李福运农垦企业改革如何深化?职工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形式如何深入完善?这是关系到农垦企业发展壮大的问题。根据砀山果园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四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把生产队建成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延长职工家庭农...  相似文献   

4.
在国营农场内部产生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职工家庭农场之后。职工的工资,由固定等级工资制变为多劳多得的承包经营、定额上交、自负盈亏的分配形式,职工取得劳动报酬的途径起了根本的变化。随之如何计算家庭农场职工的工资,便成了农垦统计工作的新课题。最近读了江苏农学院张瑞芝老师和江苏东辛农场张学生同志合写的《职工家庭农场工资统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职工家庭农场,我们最近到部分农垦企业,对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做了调查。本文试图就我市职工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规模、特点和体会,谈些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自从赵紫阳同志1983年秋提出国营农牧场要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体制以来,国营农垦企业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以职工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的小农场,已遍及全国农垦各个企业。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农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日臻完善。这对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国营农场农业生产向社会化、专业化的转变,起了巨大的作用,随着这场革命的不断  相似文献   

7.
兴办家庭农场是农垦企业为了解决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遵循农业生产适于家庭经营的特点、调动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的重要改革。目前,数以百万计的各类家庭农场已成为农垦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不仅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农垦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面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农垦企业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为突破口,对国营农场进行全面改革,推动了农垦商品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广东垦区改革的实践,就传统型家庭农场向现代化家庭农场转化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广东垦区家庭农场现状及其向现代化家庭农场转化的必要性 广东垦区共办起22万多个家庭农场,参加职工占农牧工人总数的94%,1986、1987年家  相似文献   

9.
根据《云南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云南农垦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意见》,将对农场实行政企分开改革.剥离企业的政府社会职能。农场由原来的五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公司 基地 职工家庭”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与行政、社会管理的职能、人员、财务“三分开”农场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上级农垦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盟农牧场的实际情况,经认真研究讨论,广泛征求干部和工人的意见,对职工家庭副业生产发展问题,作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11.
在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和改革建设浪潮的推动下,我们广东农垦系统已全面兴办起职工家庭农场,建立起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济结构。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后的国营农场统计工作,应当如何进行相应的改革,已成为当前农垦系统统计工作急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一点看法与设想,供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借鉴农村"大包干"责任制的改革经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农垦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和推动下,全国农垦开始兴办职工家庭农场,逐步形成了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农垦农业经营体制不断完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全国农垦农业经营体制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调查研究,以中央33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借鉴兄弟垦区的经验,结合黑龙江垦区实际,就进一步创新垦区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提出了对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营农场负担过重、农场无力承担的事实早就存在。以前由于职工有一个固定工资(“铁饭碗”)的原因,负担过重对职工的利害关系不大。但是,近几年来,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了财务包干的办法,农场内部也改革了“大锅饭”,逐步推行了“大包干”等生产责任制,农场负担过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承包的农业职工。因此,研究职工负担过重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具体办法及途径,对于  相似文献   

14.
国营农场经济管理体制如何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试办职工家庭农场后的新形势?这是农垦企业整顿、改革的一项新任务、新课题。我们在辽宁省大洼县新立农场试办家庭农场期间,参加了改革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垦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随着家庭农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农垦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就农垦如何深化农业政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农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泰来农场鑫和家庭农场为我们提供了比较成功的经验.从中也能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农垦经济研究会和江苏省农垦会计学会关于职工家庭农场负担问题专题讨论会,于1985年4月22日至26日在岗埠农场召开。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农垦系统从事国营农场经济责任制和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干部。与会同志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和调查报告,并围绕职工家庭农场负担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1980]75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1981]13号文件,是三中全会制定的两个农业文件的发展,对于清除“左”的指导思想,加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农村以专业承包、联产计酬为主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发展迅速,形势喜人,国营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也已开始在一些基层企业实行类似农村承包、联产的生产责任制。这种生产责任制的 主要特点是把劳动成果和劳动报酬紧密地联系起来,解决了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问题。目前,国营农场实行的以“定、包、奖”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开始把一部分劳动报酬与生产经营成果联系起来,带有不同程度的联产计酬的性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还很不完善。我们必须下功夫做好生产责任制和工资改革的调查研究工作。生产责任制和工资改革是密切相关的。要解决“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倾向。目前多数农场实行的固定等级工资制看来不改革是不行的。再不改革,农场不仅要落后于人民公社,而且也会落在工厂后面了。今年下半年,农垦部将组织工作组对农场生产责任制和工资改革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各省、市、区农垦部门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全国国营农场经济学术讨论会与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第一届年会,于1983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四川重庆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农垦系统、有关大专院校、科研机关、新闻出版部门等68个单位,以及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理事、科研人员,共149人。 会议围绕提高农垦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讨论了提高农垦企业经济效益、试办职工家庭农场和完善农垦企业经济责任制以及实现农垦企业管理现代化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海南农垦各农场在体制上、结构上和运行机制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三个不适应的问题,就必须进行橡胶产权制度改革。农垦橡胶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把现有的国有橡胶产权直接转让给职工家庭经营。这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原则性的问题,它关系到百万农垦人劳动就业和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干部和职工,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目标,创新思想观念,更新思维方式,拓宽发展思路,以适应农垦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在橡胶产权制度改革中,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对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国营农场创立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职工家庭农场已成为国营农场的重要经营形式,农垦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它突出地表现在经营规模过于狭小和分散,农工兼业化、农业严重波动和后劲不足等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去苛求。但是家庭农场有待完善,改革的深入需要更加强劲的推动力,它就是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说,适度规模经营正是职工家庭农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