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科学投喂是提高鱼类饵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的关键。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介绍几种提高饵料利用率的方法。1.制成颗粒饵料。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将各种原料按一定配比制成适口颗粒饵料,饵料营养应全面,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2.
<正>一、科学投饵。鳜鱼属肉食性鱼类,一般以摄食鲜活饵料鱼为主,且其不同生长阶段对活饵料鱼的种类、规格等有不同的要求,一旦饵料鱼提供不及时、数量不足或大小不适口,养殖的鳜鱼就会出现"互残"现象,因此要根据鳜鱼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鱼的规格、数量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配套生产或定购。饵料鱼的品种选择长体型的鱼类如鲢、鳙、鲤、鲫等为宜,饵料鱼投喂的规格为鳜鱼体长的40%55%。前期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15%,逐步减少到8%55%。前期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15%,逐步减少到8%10%左右,在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优质饵料选择优质而新鲜的饵料投喂很重要.切不可用腐败变质饵料投喂。对于配合饲料来说.蛋白质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最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也是鱼饲料质量的主要指标。夏季是鱼类的快速生长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很重要。对于同~种鱼类,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饲料就应增加投喂量。由于目前鱼饲料没有统一的营养标准.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参差不齐.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4.
正精养鱼池一般分精养鱼苗或精养成鱼池。精养鱼池一般以一种主养鱼为主,除了要求主养鱼的投放规格以及合理的放养密度,还要求投放搭配品种的规格以及合理的放养密度,才能取得单位面积效益的最大化。一、饵料的质量要求根据鱼体规格大小,确定投喂与鱼体相适应的最佳饵料的蛋白质含量,同时还要兼顾饵料的其它营养成分要合理,也就是饵料的最佳合理配方,才能保证鱼类正常健康生长。二、饵料的数量要求根据鱼  相似文献   

5.
按不同品种养殖鱼类的规格、生长期,将各类饲料原料按不同搭配比例加工成不同规格颗粒饵料,饲料营养要全面,确保养殖鱼类成长的必需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要求饲料颗粒表面光滑,无龟裂,将其碾碎后,均能过40目筛。在水中能保持稳定10-15分钟,漂沉时间要长,以便养殖鱼类吞人体内,迅速可溶,被鱼体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一、翘嘴红鲌210天亩产300kg的养殖模式在池塘中主养翘嘴红鲌210天,产量达上市规格的亩产300kg翘嘴红鲌主养模式。该模式养殖时间短,效益高。1.饵料鱼配套技术。饵料鱼池与翘嘴红鲌专养池面积配比为4∶1,用花白鲢作为翘嘴红鲌的初期饵料鱼。当配套饵料鱼池发塘夏花的存量已达到或接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及时将夏花分出1/3,作为翘嘴红鲌的饵料鱼投喂,存塘夏花做鱼种培育,待小规格鱼种逐渐生长到又  相似文献   

7.
<正> 近两年,由于我场引进新品种——鳜鱼,养殖户掀起了育“花”养殖鳜鱼的热潮。就这两年培育鳜鱼饵料鱼的情况来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饵料鱼的选择:一般来说,凡是没有硬棘的小鱼虾,都可作鳜鱼饵料。但从来源、经济、适口等多方面考虑,当以鲢、鳙、鲫、草、鲂鱼苗为好,有条件引进鲮鱼则更好。若在4月底5月初放养早繁鳜鱼苗,规格2.5cm左右则早期的饵料鱼应选用鲫鱼苗,这是由于鲫鱼  相似文献   

8.
口服药物治疗鱼病,就是将药物拌入饲料中制成药饵来进行给药,或者在投饵时临时将药物拌入饵料中,这种方法用药量少,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对鱼体不产生应激反应,是一种能发挥吸收作用的投药方式。但对于摄食活性生物饵料的鱼类和滤食性鱼类,不能摄食药饵,则可采用间接法来防治鱼病,即先将药物投放到饵料生物中,鱼类通过吞食饵料生物而摄食到药物,使药物间接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如鳜鱼、乌鳢、翘嘴红鲐、黄颡鱼等肉食性鱼类,如果不投喂配合饲料,仅投喂饵料鱼等活性饵料,则可采用间接法防治鱼病。  相似文献   

9.
<正> 养鱼生产中使用配合饲料养鱼是生产技术进步的一个方面,对渔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和推动。然而,生产中怎样科学使用配合饲料养鱼,降低饲料系数和成本呢?现推荐有关专家的几点关键经验,供借鉴。一、针对主养品种及规格选择适宜的饲料。各种鱼有各种鱼的饲料,每种鱼从苗、种到成鱼阶段也都有其适合生长喂养的饲料。购买饲料时应以主养品种及主养品种的规格选择购买专用配合饲料,才能保障和加快主要养殖品种的正常生长,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效能。  相似文献   

10.
<正> 配合饲料放养模式指各种养殖形式,主要使用配合饵料时,放养的品种、数量、规格、养殖周期、饵料及施肥计划,产量及起水规格等等的设计。它与一般养殖技术方案的区别在于物质与能量的投入是以配合饲料为主要形式,因此方案设计要最大限度的发挥配合饵料在养殖物质能量转换中的效果,这对于提高配合饲料养鱼的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介绍的是已取得初步成果的各种放养类型实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黄颡鱼苗开口后,早期主要以池塘水生动物或底栖动物为饵料,生长到一定规格后,池塘生物饵料已不适口,饵料数量也达不到黄颡鱼正常摄食需求量。因此,补充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佛山市渔业得到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养殖品种更加优化、养殖技术更加先进、养殖模式更加科学、合理、高效。集中表现在该市水产养殖更加集中,已呈集约化、规模化趋势。例如该市顺德区主养鳗鱼、加州鲈、乌鳢、黄颡鱼、龟鳖和其它特色水产品种;南海区主要养殖黄颡鱼、加州鲈、乌鳢、鳗鱼等;三水区主要养殖鳜鱼、笋壳鱼以及配套的饵料鱼例如白鲢、鲮鱼等;高明区主要养殖鳜鱼、罗非鱼、草鱼等。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地连续多年进行成鱼池塘套养鳜鱼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每年每亩成鱼池塘可产商品鳜鱼10—15公斤。一、彻底清塘放养鳜鱼种前杀灭养殖池塘中的一切肉食性鱼类。二、选用大规格鳜鱼种要选用大规格鱼种,并根据塘内饵料鱼的多少确定放养量。一般每亩水面放养量:体  相似文献   

14.
<正>一、鳜鱼120天亩产500kg的养殖模式在池塘中主养鳜鱼120天,产量达上市规格的亩产500kg鳜鱼主养模式。该模式养殖时间短,效益高。1、饵料鱼配套技术。饵料鱼池与鳜鱼专养池面积配比为4∶1,用花白鲢作为鳜鱼  相似文献   

15.
<正> (四)鱼苗集约化培育 黄颡鱼鱼苗集约化培育,一般在流水水泥池和网箱中进行培育,完全依靠人工投喂天然饵斜和人工配合(含蛋白质为40%—42%)饵料。这两种方式具有放养鱼苗的密度大、出池率较高等特点。培育出来的苗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饲养管理和操作较为方便。其不利之处,所用饲料全靠外界投入,较易带进病原体和敌害生物,所以日常管理特别重要,如管理不当,可造成鱼苗批量死亡。 1、流水水泥池培育鱼苗的基本条件 面积为10—20平方米,深度为0.8—1米,控制水的深度为0.7米左右,长方形及圆形均  相似文献   

16.
<正>一、调整品种结构,增加优质鱼放养比例。改变传统的以"肥水鱼"为主的养殖方法,增加受市场欢迎的鲤、鲫、青、草等优质鱼的放养比例,养成规格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有条件的可混养套养鳜鱼、翘嘴江鮊、鳖、花鱼骨、鳝鱼、泥鳅、河蟹、青虾等名特优水产品。二、投喂配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投喂单一饲料,鱼类生长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不够全面合理,浪费损失较大。如果将各种饲料按科学的比例配合成颗粒饲料后喂鱼,可使一些不能直  相似文献   

17.
<正>一、放养鱼种的品种选择1、不同养殖模式放养不同的品种:目前水库网箱养殖模式大约分为不投饵与投饵两大类。不投饵养殖模式是直接利用水库中天然生物饵料进行稀放粗养,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其放养鱼种的品种主要以典型虑食性鱼类——鲢、鳙鱼为主;投饵养殖模式是采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是高密度精养模式,其放养鱼种主要以市场畅销、价位高的中、高档鱼类为主,如草鱼、鳊鱼、鲌鱼、黄颡鱼、黑脊倒刺鱼巴、鳜鱼等。  相似文献   

18.
水库配方施肥养鱼模式,是在放养足够数量的以花、白鲢为主的大规格鱼种的基础上,将配合渔用肥用水溶解后施入水库沿岸带的水中,使水体中饵料生物大量生长繁殖,从而为所养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达到养鱼高产高效的目的。大面积实践证明,水库配方施肥,一般放养体长10cm以上的鱼种,当年养殖的个体可达0.5kg左右。比未施肥肉的水库,鱼产量提高5~20倍,效益提高10~15倍。  相似文献   

19.
<正>1.池塘条件背风向阳、底泥少或无,水深2m左右,排灌增氧完善。放养前10-15天进水10cm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00kg化水全池泼洒,清塘消毒。2.饵料鱼培育(1)饵料鱼品种鳜鱼以活饵为食,作为活饵料,可选择鲫鱼、草鱼、鲢鱼、鳙鱼。(2)饵料鱼养殖配备专池饲养饵料鱼,其面积是鳜鱼池的2-3倍,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以保证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饵料鱼适口长度控制在鳜鱼体长的1/2-1/3之间。3.合理放养一般不超过6月中旬放养,规格为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培育池选择 培育池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3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池底淤泥少,以砂壤土为好,注排水方便。另外,要配备足够的饵料鱼培育池。鳜鱼池与饵料鱼培育池之比为1:1—2,饵料鱼培育池的条件与常规鱼种池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