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德市电机电器产业是闽东的第一大产业,其中中小型电机产量及出口居国内第一位,与晋江鞋业、石狮服装、德化陶瓷并称为福建区域经济4张“烫金名片”。产业分布以福安为重点,幅射带动周宁、寿宁、福鼎等周边县市的铸造、漆包线、模具等电机上游配套工业发展,并向宁德市所在地等交通便捷的区域延伸发展。目前,宁德电机电器产业被列入福建省30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宁德电机电器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及产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包括柏拉图的劳动分工思想、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思想、"马歇尔冲突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等.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后形成了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和"后SCP"流派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20世纪8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被引入中国,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些中国化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以引进和学习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主,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②第二阶段:在研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形成新的理论观点;③第三阶段: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发展研究》1999,(8):44-45
石狮,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的新兴城市。短短的十年,已从沿海的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名闻遐迩的开放城市。开放型经济是石狮发展之魂,改革开放、引进辐射为石狮经济打下了基础,也为石狮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外向型经济是石狮经济起步和发展的一个立足点,外商投资企业及相关产业已成为石狮经济的主要增长源,对促进石狮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提高整体经济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及扩大出口创汇、扩大劳动就业、造就现代化企业管理人才等方面都起着明显的作用。稳步发展的石狮外向型经济,已成为闽东南一个创业发展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数实融合背景,将共生理论引入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在深入阐释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1—202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相关计量经济模型对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化、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间存在持续稳定的共生条件与融合基础,其融合发展的共生系统由共生条件、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环境共同构成,其融合共生模式主要表现为以高新技术牵引为动能的内源互惠型融合共生模式和以产业链和产业功能拓展为导向的嵌入一体化融合共生模式。(2)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历程呈现动态演进特征,主要经历了4个融合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期(以资源管理为重点),第二阶段为初始期(以产品服务为主线),第三阶段为变革期(以市场需求为平面),第四阶段为重构期(以产业转型为主体)。(3)2011—2020年,31个省域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呈现梯度差异特征,形成了“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空间格局,且...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际上工业化阶段分析,我省已经处于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期,以互联网和生产性服务业为特征的“信息经济”,正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然而,与之渐行渐远的,是以固定资产投入量为主的工业投资评估指标,仍然在“指引”着我省“两化融合”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谈产业集群品牌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菲 《经济师》2011,(3):55-55,57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已成为颇具特色的产业经济组织形式,发挥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益,带动某一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品牌是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和品牌营销等行为活动的复合体,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特征。文章从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品牌的概念出发,首先展现出现有集群品牌区别企业品牌的特点,再从电子商务、品牌联盟和充分发挥区域品牌连带作用等三方面把脉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产业因其巨大的带动和渗透作用,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各国政府都以发展高新技术为杠杆,谋求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但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入不同的阶段,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单靠市场机制不能满足它发展的要求,而是要以政府的扶持为必要的补充。本文借鉴美、日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得失的经验教训,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两种创新类型和两种政府的参与方式,总结了高新技术产业中四种模式的特点,结合中国特色和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中国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兰 《经济咨询》2004,(5):41-43
在世界第三次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如各具特色的产业群落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跨产业的企业兼并层出不穷,产业经济循环发展模式方兴未艾等,呈现出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  相似文献   

9.
台湾金融业向大陆转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越龙 《经济论坛》2005,(22):24-26
一、台湾向大陆产业转移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台商首先抢滩登陆“珠三角”和福建地区,形成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第一波”投资潮;台商的“第二波”投资浪潮仍以“珠三角”和福建地区为主,但投资领域转向了以石化重化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台商投资的“第三波”以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代表,主要落户在“长三角”地区,部分落户在环渤海湾经济圈。持续发生在两岸间的产业转移,推进了两岸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相互依存程度的不断加深。两岸间逐渐形成日益密切的产业分工关系,形成你中有我、  相似文献   

10.
海岛地区产业演替及资源基础分析--以舟山群岛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舟山市产业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其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前,是以产业结构渔业占绝对地位的单一结构阶段;1993—1998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阶段;上世纪末以来,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时期,即工业产值比重快速增加阶段。根据海岛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特点,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舟山市应定位为生态型的港口旅游城市。以港口及临港工业为主导,以海岛旅游和海洋经济为特色,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海岛地区的主导产业应体现海岛资源优势及区位优势,以集群性环保型产业为主。同时由于海岛地区淡水资源缺乏,主导产业也应着重选择低耗水型产业。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立足实际,率先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意区域产业整合,既以一地为主发展优势产业,又争取在全市范围内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集聚,推动有限资源向特色产业集聚,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导型经济向以工业为主导型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战略抉择,明确了福建省发展目标定位,必将推动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同时也为区域经济提供一个更加开放、更富竞争、更具前景、更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和舞台。按照大泉州发展的要求,石狮应当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泉州湾滨海城市的排头兵。要继续大力实施“四市三海”发展战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统揽。以产业建设、城市建设、干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产业集聚能力的培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模式。从动态视角提出了产业集聚能力这一决定集群持续成长的核心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以及集聚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类,构建了由环境、结构和企业等要素组成的决定产业集聚能力的"三重螺旋"模型,并归纳出由政府引导、合作网络建设和重点企业培养为主的产业集聚能力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轨迹和近年来我国工业的发展进程看,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工业主导产业对整个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西方发达国家工业主导产业的演变表明,当人均GDP在300,1500美元时,为重化工业的前期阶段,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是以钢铁、石化为代表的资源、资金密集型产业;当人均GDP在1500~10000美元时为重化工业的后期阶段,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是以机械、电子等加工组装工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江南论坛》2008,(8):I0001-I0001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国唯一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环保部“共同管理和支持”的单位,列入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发展项目,并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示范基地。按照“环保产业园、科技创新园、循环经济园”的发展定位,以发展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大力引进环保科技、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集聚地。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外资推动为主——外资、民资推动并举——外资、民资和国资合力推动”三个阶段,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当前全球产业和经济格局调整变化的新形势下,广东处于产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以往依靠地缘、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推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正面临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突破低端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样本,通过研究其市场型轻纺产业集群所处阶段的技术特征与问题,提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轻纺集群要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改变目前的技术创新滞后状况,探索适合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唐立峰  李乃文 《技术经济》2000,19(11):24-24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 ,产业升级是人们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所要求的。因此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产业总是以更高收入需求弹性的产业代替弹性低的产业。只要符和了这一要求 ,城市就可以不断实现产业升级 ,获得经济增长。因此 ,以制造业为主的一般城市的产业变动呈现高化循环规律 ,但对以耗竭性资源生产为主导产业的煤炭城市 ,因其特殊的区位特征 ,很难满足上述规律 ,形成了其特殊的产业运行规律 :1、产业结构低化循环以资源产品为主的产业因处于产业链条的上游 ,产品附加值低 ,因而煤炭城市长期存在着利润向外转移的现象。因为在…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受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和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控,中国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助力,以产业融合为特点,形成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兴产业,加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突出特点。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利用以直接燃烧和传统煤化工为主,能源转化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极低,环境污染较大。过度依赖于能源的煤炭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煤炭产业初级化、重型化、单一化问题突出。因此,实现绿色采矿、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水平等一系列转变煤炭产业经济的新发展模式,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资源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最现实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