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是我国传统牧区之一,新牧区建设是新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牧区和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牧区远远落后于农业区,很多牧区尚不具备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条件,可以说新牧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在对牧区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新牧区建设的艰巨性,并提出了加快牧区发展,推进新疆牧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原牧区定位重构与战略转型:川西北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北高原牧区是我国八大牧区之一。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制度安排等多方面因素,发展较为滞后。川西北高原牧区的发展要从本地区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出发,走包容多样性和多层次内容的发展道路;要以民生为本,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全面跨越,发展阶段的战略性跨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跨越,探索特色一、二、三产业打通+引领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城镇和村庄建构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石天英 《北方经济》2011,(12):18-19
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生力军,目前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其中,牧区青年的生活贫困、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是牧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可忽略的原因,因此在新牧区生态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青年人力资源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4.
牧区是指草原畜牧业经济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高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牧区的种植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和效益不断提高。在很多牧业地区,种植业产值超过畜牧业,成为牧区经济的主体,发展种植业在新牧区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新牧区建设的特殊性和种植业的作用入手,深入分析了制约牧区种植业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出加快牧区种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抓住西部开发机遇 加快牧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发展牧区经济社会的方针和目标 ,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加快牧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今后五年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经济研究》2006,(5):20-30
一、对未来五年全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和内外环境的总体判断和认识 (一)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当前,我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段时期,是农牧业结构加快调整、农村牧区改革不断深化、农畜产品供给相对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牧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一是农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农畜产品加工能力相对饱和。二是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牧区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牧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牧区向城镇集聚。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阐述牧区合作组织和中小企业合作的必要性,主要从牧区合作组织的角度寻找合作中存在的直接和间接制约因素,提出中小企业如何为牧区合作组织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杨丽 《北方经济》2008,(9):10-13
一直以来,“三牧”问题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实施“双权一制”的牧区改革,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建设,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在切实加强提高牧民收入、促进农牧区发展方面都做了许多努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草原生态问题导致畜牧业承载能力退化、牧民收入增长滞后社会经济增长等,在新牧区建设中面临着更多需要积极应对的新情况。为此美国福特基金资助的“人与草原网络”组织发起了内蒙古牧区考察学习活动,旨在对草原牧区基层进行深入探访,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草原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牧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政治保证。搞好农村牧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赢得群众的认同和信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内蒙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分析了内蒙牧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根据内蒙牧区的自然、经济情况提出了单户散居—家庭牧场模式、联户定居—联户牧场模式和移民新村—养殖小区模式等几种牧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并提出了模式选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总结牧区城镇化40多年来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进程,认为牧民城镇化的态度遵循"经济理性"原则,即投入较少的成本就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分析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只要条件具备,牧民倾向于从牧区流向城市,从牧民转变为市民,即使放弃草场的权利和实惠。政府在城镇化中要尊重牧民的意思,完善相应措施,保证城镇化发展和牧民利益的双赢。探讨不同经济类型牧区发展的特点,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牧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即选择小城镇、就地城镇化等发展路径,依托特色牧区建设、民族文化、绿色发展、兴边富民政策扶持等优势,以改革开放40多年牧区发展经验为基础,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李琼 《北方经济》2012,(7):104-105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农村信用社支持和服务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维护地区金融稳定,不仅责无旁贷,而且作用甚大。鉴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一是要从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要求来思考、构筑和推进产业化进程。当前,推进产业化,就是发展农村牧区先进生产力。对鄂尔多斯的农村牧区来讲,发展先进生产力就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大视角去思考问题,现实的选择就是把畜牧业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我们要一  相似文献   

14.
牧民作为牧区公共产品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其需求偏好成为政府提供有效公共产品的指南.本文利用甘南牧区牧民调查资料,对甘南牧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牧民对牧区公共产品的满意程度、牧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顺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牧民最不满意与最亟需建设的公共产品高度吻合,位于前五位的为医疗卫生、道路、义务教育、农业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服务.提出应将牧民的需求作为投资重点,将上述公共产品作为牧区投资的优先领域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葛素红 《北方经济》2008,(24):85-86
处于我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全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而文化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质量的重要力量。所以,在农村牧区建设中加强农牧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对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深刻理解“文化”、“农村牧区文化”的定义后,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进行深入调查与了解后,对其文化建设的发展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青海牧区教育长期以来是青海教育的关键,自实施“两基”政策以来,尽管牧区的民族教育事业比以往有所发展和壮大,寄宿制学校教育已经成了牧区教育的抓哟形式。青海牧区深处偏远,在传统宗教文化和生计类型的影响下,其教育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不仅对青海牧区经济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青海省整体教育的发展。青海牧区民族教育落后的原因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本文章通过综合各种因素,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对青海牧区教育落后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苏向东 《北方经济》2006,(12):76-76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涵盖了农村牧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全部内容,阐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然而,对内蒙古广大的牧区来说,新牧区的路应该怎样走?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和对策?笔者认为由于草原在牧区的特殊地位,首先应立足于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内蒙古农村牧区产业结构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市场成为调整优化农村牧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生产结构、产品结构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调整优化,但当前内蒙古农村牧区产业结构市场优化的机制尚未健全,存在诸如三次产业融合度不高、协调性不强、新旧产业衔接故障、第一产业劳动就业比重过大、能源化工产业偏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深入分析内蒙古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制约问题,将为进一步提出自治区农村牧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政策措施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以来,各级党委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牧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作为实现牧业和牧区跨世纪发展的重要目标,积极保障村民实行自治,引导村民依法管理村级事务,发展基层民主,有效地促进了基层“两个文明”建设。但从具体情况来看,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危及到牧区民主政治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扩大牧区基层民主,巩固和加强党在牧区的领导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当前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  相似文献   

20.
一.我区草原生态建设的切入点从哪里着手 现在牧区草原生态建设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一方面牧区一些严重退化、沙化的草场得到治理,出现局部生态好转的可喜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尚未严重退化但趋向退化的草场由于人为不合理利用,而不断加入严重退化沙化草场的行列,出现整体恶化的趋势.形成一种前面治理,后面破坏,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建设速度赶不上沙化、退化的速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有两点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是草原"双权"落实到户这项工作在牧区已经得到全面贯彻,牧户也确实知道自己的草牧场分界线,但牧区草场使用和农区耕地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牧区草场面积很大,加上草原畜牧业放牧的流动性,如果没有必要的围栏措施,牧户还不能做到自己的牲畜在自己承包的草牧场内放牧.除打草场外,大部分放牧场实际上仍然处于吃大锅饭的状态.二是投入不足,但这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国家的投入将会得到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