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全面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到处是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生产责任制使农民劳动与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与农业生产最终成果密切结合,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生产责任制发展的基础上,农民家庭经营从承包户推演出专业户、产生出联合体。一般来说,承包户是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经济形式,专业户是家庭式商品生产的经济形式,联合体是企业化商品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标志着我国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变的三个不断深化的发展层次。近几年来,由于专业户和联合体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农村各业的商品率由1978年的51%提高到1983年的60%,这表明在我国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2.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中国农民继家庭承包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的第二个伟人创造,是农村深化改革的产物,也是农村产权制度变革的重大突破。对建设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上海郊区农村股份合作制起始于1984年。这一年郊区农村诞生了两家股份合作制企业_一家是嘉定县黄渡乡由养鸡专业户陆荣根牵头,突破地域界限、跨县、跨#组织40家养鸡专业户创办的新陆禽蛋生产合作社;另一家是由原川沙县城镇乡16位农民5乡联社共同投资入股15万元成立的集成塑料厂。此后,根据1987年5号文件精神,又有一些5镇企业进行f…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投入资金不足业已成为江西省农村专业户和龙头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关键的症结在哪里?金融部门应怎样寻找突破口加大支持力度?社会各界应如何为其增加资金投入创造条件?带着这些疑问,最近我们在省内部分市、县基层农行、农村专业户和龙头企业开展了专题调查。一、信贷支持农村专业户和龙头企业面临五大难题(一)农村专业户和龙头企业“三少一差”,贷款风险难防范。一是合适的贷款抵押担保少。特别是一些流通企业,一般平时不太注意固定资产的积累,贷款担保问题难以解决。二是投入农业企业的资金少。农业作为弱质…  相似文献   

4.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的新事物,广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笔者带着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专业户和重点户大量涌现,商品生产迅速发展,加上贩运限制放宽,使广州农贸市场发生很大变化,从过去只是农民互通有无的场所,发展为大批商品交易的集散地。1981年广州开始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如芳村水上圹鱼市场,站前路综合市场,三元里三鸟市场和江村蔬菜市场等),1982年发展到6个,1983年发展到10个,1984年又迅速发展到32个。笔者统计其中25个1984年成交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阶段,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涌现出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组织载体,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俊 《特区经济》2005,(6):175-176
近年来,我国农村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丰富了农村经营体制的内涵,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点。但是,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晚,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如果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因此,正确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发展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为了推进海南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政府对农民给予了大量补贴,以促进农村和农村小额贷款机构的双赢发展.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于推进对农民的小额贷款贴息工作,有机结合海南省内部和外部的发展情况,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并对推进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陆续出台了6个关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一号又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革。尤其是2004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农村。在返一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增长,农村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一号文件”的助农政策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乡镇经济》2005,(1):1-1
2004年,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国家财政开始越来多越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与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和全面小康的伟目标相比,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为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农村社会发展放到经济展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周白霞 《黑河学刊》2013,(2):191-192
近年来,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大,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农村的消防安全现状极不协调。农村消防基础非常薄弱,火灾隐患大量增加,农村火灾频繁发生,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导致受灾农民重返贫困,农村火灾成了困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思考李继政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为贯彻落实这些政策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是这并...  相似文献   

12.
促进农村的城镇化发展,将农村转变为城市,将农民转变为市民,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的现象,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最近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新世纪“加快发展,富民强省”的科学决策,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广大农民的最大愿望和迫切要求。我们通过对五河县的调研认识到,新阶段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民增收,一定要注重思路创新,立足发展以专业村(户)为主的“五专”(专业户、专业村、专业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区或乡、镇)养殖业,是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发展以专业村(户)为主的“五专”养殖业,一是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基础,在一个乡镇范围或自然条件基本相同的较大区域内,尽快形成区域化、专业…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新一轮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特别是各种工业同区和特色园区的兴建等直接导致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的农民越来越多。随着土地的流失,他们也流失了诸多的权益。探讨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原因,帮助他们寻求获益之路,对政府对农民来说,皆具有一定的意义。一、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70代初,韩国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村人口的大量无序迁移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韩国政府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其主要经验做法:一是在“新村运动”发展初期主要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由政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各个领域的改革正在迅猛发展。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打破了长期停滞的局面,进入了黄金时代。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各类专业户、重点户和开发性承包如雨后春筍到处涌现。随着分工、分业、专业承包的推行,又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新的经济联合体。农村的这场变革给合作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商品生产的发展。生产的深度广度扩展较快,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各业的商品率有较大幅度增长,所有这些标志着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相似文献   

17.
合理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力地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民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与乡风文明,推进农村基层管理民主化的进程,并且农村旅游可以帮助农村地区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这一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快速成长起来,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生态农庄热潮逐渐升温。"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是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农民直接补贴新增部分倾向于专业大户,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流转,鼓励和支持多种现代农业的发展。随后,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的颁发也为投资生态农庄的专业户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越来越多的地产商、矿业主、高薪  相似文献   

19.
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几点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各类金融机构职能分工不明确、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及农业保险落后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农村金融体制不能很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文章提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永来 《发展》2007,(9):60-61
一、建立和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一)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引发了一系列与农民养老相关的重大社会变化,家庭联产承包制导致了集体经济的弱化,在使家庭重新成为经济单位的同时,也把农村养老的任务重新推向了家庭。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农民获得了外出流动就业的自由,落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