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碳足迹概念、特征、内容框架与标准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足迹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测度指标,其重要性愈显突出,引起了诸多学者与组织机构关注。通过归纳分析学者与组织机构相关研究,明晰碳足迹定义。以生命周期评价为切入点,将其特征归纳为目的性、完整性、一致性、透明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学者与组织机构的研究将其内容框架梳理为11点,并与生命周期评价4个阶段形成对应关系。将出台的碳足迹标准规范归纳为地域、企业和产品3大类,并对各类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后续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产品碳足迹测算体系中生命周期评价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物联网技术在产品碳足迹测算体系中的作用,融合生命周期评价与物联网在产品碳足迹测算中各自的优势,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产品碳足迹测算体系,实现了对产品碳足迹数据收集、分析、结果发送、汇总及用户统计查询的有效集成,增强了数据的精确性、时效性与查询便捷性,改进了产品碳足迹测算体系,为低碳经济与碳交易体系发展提供了准确的碳足迹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工业过程的碳足迹评价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足迹作为计算和评价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负荷的重要方法之一,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并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评价实践。基于大规模工业生产是温室气体人为排放最主要来源的背景和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控制对遏制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出工业过程碳足迹的概念,分析工业碳足迹的内涵,讨论工业碳足迹的系统边界,构建工业碳足迹的核算框架,从产品、企业、区域三个层面对工业碳足迹的应用及其意义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生命周期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方法基础上的生命周期管理逐渐引起了研究机构、企业和公众的关注。文章通过文献综述,从概念框架和应用实践两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进展,发现当前关于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多是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结果,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国外生命周期管理实践已在产品、企业和行业等不同层面成功开展,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则相对滞后。通过梳理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生命周期管理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工业部门作为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排放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碳足迹评价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温室气体排放定量评价方法,已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工业领域碳足迹评价的相关文献,从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源、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计算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对碳足迹评价方法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提出了碳足迹在工业领域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酒店碳足迹测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兴起,碳足迹测算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在环境影响与管理领域的新研究视角。酒店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对其碳足迹进行测评研究,分析其碳排放的整个过程,将为探索酒店业合理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对国内外现有的酒店碳足迹相关研究进行了资料整合,重点介绍了酒店碳足迹的定义、测算方法及其应用案例。其中测算方法主要包括生命周期评价(LCA)法、投入产出(I-O)法以及混合生命周期分析法,并根据测算方法对相关应用案例研究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最后,针对当前酒店碳足迹测评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边界、研究视角、测算方法、模型构建等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以期能够对学界深化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贯穿了评价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评价,该方法在工业生产过程应用较为成熟,而针对农产品生命周期内产生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应用较少,本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将生命周期评价引入农业生产领域,结合国外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概括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方法论问题,为我国开展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提高农业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运用碳足迹法对徐州市5种主要类型购物袋的碳足迹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徐州市使用购物袋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每年约6.2万吨,其中,HDPE袋总量贡献率最高,约为46%,但单位碳足迹贡献率最低,仅为0.5%;限塑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对纸类和织物类购物袋生产过程碳足迹的严格控制具有明显的减排效果;购物袋的重复使用也具有明显的减排效果,LDPE袋、牛皮纸袋、非纺布袋和棉布袋需要分别重复使用3、6、14和183次,其碳足迹才可能小于或等于HDPE袋;在购物袋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里,原料萃取和最终处置阶段碳足迹最大,而生产制造与运输阶段碳足迹较小,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系数对碳足迹大小也有影响;购物袋碳足迹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变异,泉山区最高,贾汪区最低,人口数量对购物袋碳足迹的影响受到城市化水平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发展备受关注。在建筑领域,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减碳压力与动力并存,我国尚缺乏系统完善的碳足迹测算及评估体系。对此,论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废弃物概念性框架,对比发达国家与我国在政策、资源化与减量化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尚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碳足迹与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性框架,综述了国内外生命周期评价应用案例;再次,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构建了碳足迹计算体系;最后,结合我国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双碳”目标提出了建议,以推动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社会观视角和市场观视角两个角度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加以定义,在此基础上对两种视角下的定义做了逻辑框架上的分类与划分,得出两种视角下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进而得出基于社会观视角和市场观视角下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研究框架,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进行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研究,即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社会观的横向成本管理研究和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市场观的纵向成本管理研究,阐述了各个阶段应当进行的成本管理方法,并结合市场营销学的相关内容做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分析,最后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应用做了一些建议,得出只有充分结合横向和纵向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使二者相互促进、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终极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碳经济业务包括碳足迹核算、节能减排、碳固和碳排放权及其交易。除一般性的会计确认原则之外,碳会计的确认还应该遵守交叉性经济业务的分类确认原则、碳减排动机的淡化确认原则和简洁、独立而集中的确认原则。碳会计的确认会形成新的碳资产、碳负债、碳收益与碳费用。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背景下,会计工程学科的建立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本文对会计工程及会计工程学的涵义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现有会计学科体系进行了全新的重组和扩展,初步设计出一套与会计工程实践相适应的会计工程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3.
如今,低碳已经从环境保护人士的呼吁声中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但碳足迹作为衡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个指标还不为人们所熟知。更进一步,具体到物流供应链研究方面,在追求低碳的趋势下,如何基于碳足迹来重新考虑供应链管理决策分析显得相当重要。将碳足迹概念引进到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介绍了碳足迹在供应链环节上是如何测量的,并且基于这些理论提出了针对碳足迹的影响下,如何对现有的供应链管理决策进行重新思考,最后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The interest in consumption-based emission and resource accounting has grown significantly. Many studies juxtapose consumer emissions (carbon footprint) and producer (territorial)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trade on the national emission budget. To this end, a respectabl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been undertaken worldwide in order to estimate emissions embedd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numerous countries and world regions. Input-output approaches, and increasingly multi-region input-output (MRIO) models, are commonly chosen as they provide an appropriate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complete carbon footprint estimates at the national and supra-national level. With increasing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of computers and a wider availability of economic accounts, environmental accounts and trade data such models are now being implemented on a wide scale.After a brief overview of salient single-region input-output studies I provide an in-depth review of the most recent multi-region input-output models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consumption-based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The main methodological features and important results are described for around twenty studies covering the years 2007 to 2009. This is followed by a detailed review of studies dealing with uncertainty in MRIO analysis, an area which has not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 so far. I conclude that further research is mainly needed in two areas, a) improvements in data availability and quality and b) improvements in the accuracy of MRIO modelling.  相似文献   

15.
基于STIRPAT模型,构建西安市碳足迹的预测模型。通过岭回归分析后发现,人口规模、人均GDP、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第二产业占比每变化1%,西安市碳足迹量将发生0.536%、0.21%、0.44%和0.457%的变化。人口规模、人均GDP是西安市碳足迹的驱动因素,碳足迹强度下降和第二产业占比下降对西安市碳足迹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设置发展情景,测算西安市2020—2030年的碳足迹量。结果表明,保持人口和经济适度增长,降低碳足迹强度和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控制西安市碳足迹量过快增长。根据西安市碳足迹趋势的情景分析,提出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The foundations of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were long ago thrown into doubt by problems of aggregation and the Cambridge capital theory controversies. Yet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whether in the familiar form of the Cobb-Douglas, the CES, or the translog, continues to be widely used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analysis. The reason for its continued use rests on the instrumental position that ‘it works’.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sometimes yields good statistical fits with plausible estimates of the coefficients. However, for some time, it has been realis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an underlying accounting identity can explain the regression results, even if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does not exist. This argument has been widely ignored. This paper, drawing on a rhetorical approach, assesses why this is the case. It shows that the few criticisms that have been made of the critique involve fundamental misunderstandings that represent a failure of the economic method.  相似文献   

18.
产品碳足迹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候变化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号召下,产品生产及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已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产品碳足迹分析有助于企业真正了解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由此采取可行的措施减少供应链中的碳排放。对碳足迹、产品碳足迹及产品碳足迹标识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分析国内、外有关产品碳足迹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社会普及碳足迹概念和引导更多中国企业实施产品碳足迹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碳关税、碳标签、低碳经济”等口号和政今正成为中国制造企业脖子上的锁,今后能吃下多大的订单要由这些标准来决定。21世纪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国制造企业要实现低碳战略,需要在其整条供应链上去识别碳足迹来进行碳排放管理。本文首先定义了供应链多阶碳足迹的概念,构建了供应链三阶碳足迹构成模型和测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调研了珠三角经济区涉及九大制造行业的31家制造企业,分析了其供应链上的多阶碳足迹构成情况。最后,给出了旨在减少制造企业供应链多阶碳足迹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碳足迹方法对2001~2009年中国的能源消费碳足迹、碳承载力和碳赤字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显著增长,能源碳足迹由2001年的1.13Gt上升到2009年的2.21Gt,涨幅高达95.79%;同期碳承载力由1.08Gt增长到1.15Gt,涨幅仅为6.48%;而碳赤字则由0.05Gt提高到1.06Gt,9年间增高了20.24倍。可见由于碳足迹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碳承载力,致使近来中国碳赤字快速增高,发展节能减排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能源消费的碳足迹与美国、德国、印度等国的比较发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碳足迹不容乐观,但人均值远远低于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