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巢湖流域水土流失的环境经济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水土流失经济损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概述。在此基础上,以巢湖流域为例,针对流域特点及水土流失状况,确定水土流失造成的养分损失、泥沙淤积损失、水分损失及耕地损失四项实物型损失量作为衡量水土流失环境经济损失的指标,选用替代花费法、恢复费用法及影子工程法等对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和货币化计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城市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命财产巨大损失、影响人民生活并危害其身心健康、阻碍和制约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搞好城市水土保持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数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1996-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相对变化率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GIS技术,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数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总量呈波动中下降的发展态势,人均耕地数量呈逐年减少的发展趋势;②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数量空间差异变化体现为“平缓—快速—平缓”的阶段性发展特征;③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空间差异明显,多数市辖区与县级市耕地数量减少较大,多数县耕地数量有一定幅度的减少,宁乡县和茶陵县耕地数量有一定规模的增加,耕地数量相对变化率具有“市辖区>县级市>县”的空间分异特征;④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和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结构调整是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成果能为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客观依据,可为类似地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4.
极端天气事件导致基础设施破坏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是衡量现代经济系统脆弱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参考依据,加强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例,应用非正常投入产出模型对灾害过程中电力和交通基础设施破坏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破坏对经济系统其他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影响依据相互关联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别,造成总的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多亿元.因此,极端天气事件风险分析和应急管理应该把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纳入其中.非正常投入产出模型为经济系统脆弱性分析以及间接经济损失的估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侵蚀造成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在工程实践中.永久性的水土保持措施都能够完成,而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重视不够,通常不会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导致水土流失量很大,若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的成因,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泰尔指数的江苏省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胡志远  欧向军 《经济地理》2007,27(5):719-724
基于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江苏省1978—2004年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4方面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分析,得出江苏省人均农业总产值的差异变化平缓且略有降低、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变化趋势呈U型、人均GDP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差异不断扩大。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外,江苏省三大区域间的差异程度均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且对区域差异影响较大。同时,三大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各不相同,苏南地区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差异较大外,其余3项指标的差异程度较小,与改革初期相比均呈缩小趋势;苏中地区各项指标的差异程度变化不大;而苏北地区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外其余3项呈现扩大趋势,且区域内部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7.
运用耦合协调度、Dagum基尼系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评估测度了中国290个地级以上城市2000、2008、2018年人口城镇化与保险业耦合协调水平,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人口城镇化与保险业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但总体水平较低,协调度形成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协调水平与城市规模等级呈正相关,不同城市规模间差异明显。(2)在地区视角、城市规模视角下均有组内差异大、组间差异小的特点,组间差异是造成协调度空间分异的主要成因,东—西部的区域间差异最大、东北—中部的区域间差异最小,超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大城市、小城市间的规模间差距较大。(3)协调度的空间分异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主导因子为人口城镇化率、保险密度、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政府的调控协同、经济的支撑驱动、科技的潜在支持、教育的观念转换、对外开放的传导效应是二者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五大支持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横截面时间序列方法对当前各地区存在的激烈财政竞争和地区间日益扩大的人均产出差距两个背离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各地致力于降低本地税收成本的财政竞争对改变本地落后的人均产出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与税负相比,改变地区本身的区位劣势和初始经济水平更为重要,而改善本地财政支出水平和质量对有效降低税收对本地经济的扭曲意义重大;同时变系数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区域间和同一区域不同地区税收对经济扭曲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对目前存在的不同区域和同一区域不同地区人均产出水平的较大差异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分析认为,着眼于降低本地区税收的扭曲比单纯地降低税收负担更有利于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土壤侵蚀现状,探讨了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并提出了防治土壤侵蚀措施,即东部中低山区应加强对现有林草的全面保护,搞好高效小流域和生态沟建设;中东部低山丘陵区要以保护水源地为中心;中部漫川漫岗台地区重点是改造坡耕地.西部平原风沙区采取封禁措施,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及退耕还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份额转换”和方差分解的方法衡量我国产业结构差异和地区生产率差异在1985 -2008之间每一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变化趋势;之后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地区间劳动力要素生产率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地区间产业生产率的差距在区域经济差异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较小;2005年后地区间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差异是地区间生产率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而1994 -2005年期间主要是第三产业生产率的差异所引起.此外,人均资本投入增加、技术进步均能有效地提高劳动力要素生产率;地区间人均资本存量的差异是劳动力生产率差距的关键,技术效率的差距对劳动力生产率差异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盱眙县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状况、形成原因及危害,提出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山顶林草防治、山腰经济林带整治、山脚坡改梯治理。并着重论述水土保持治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保肥作用,改善生态系统的环境效应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功能,为低山丘陵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干中学、过度投资和R&D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侵蚀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R&D的过度投资对人力资本积累具有"侵蚀效应"。本文提出了一个同时内生化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强调了R&D过程中的两种特征,即R&D过程需要人力资本投入和新技术的研发通过干中学获得,并就R&D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侵蚀效应"所造成的负外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散经济均衡和集中经济均衡,本文得出结论:垄断加价及其引致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过度投资与"侵蚀效应"相互交错、共同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资本的积累率和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3.
Soil eros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f today’s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and a major threat to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system. It constitutes the most widespread forms of land degrada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soil erosion generated by the current cropping systems in Tunisia and to assess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impacts of policy instruments designed to handle this problem. The analysed policy options are based on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and direct incentive farming anti-erosive measures. The selected measures are the reduction of tillage, the avoidance of bare fallow and the use of legume-based crop rotation. A bio-economic modelling framework coupling the biophysical model EPIC to a non-linear dynamic programming farm model was used for this impact analysis. It was performed in a set of representative farms belonging to a region in North-Eastern Tunisia (Zaghouan) strongly affected by this phenomenon. The main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non-convexity of the crop yield—soil erosion space. That is, the use of more intensive techniques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i.e. crop yield) may be accompanied by rough changes in soil erosion (damage) curves, manifested either by non-monotony or non-convexity. In term of policy options and because of giving up convexity assumptions, incentive anti-erosive measures appear more efficient than conven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ies such as Pigouvian taxes or quota syste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would leads to a net decrease in soil erosion and an increase in farm income. However, with the current interest rate of 7% the possible rise in income is not enough to stimulate farmers to invest on these practices. A maximum rate of 4% would be necessary to make this policy option more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4.
转轨以来,中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张.这是因为,经济非国有化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是一种增量式改革.这种改革使得体制内利益在未受影响的条件下,实现了帕雷托式的增长.然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比改善.这是因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一般都过分强调以利润为中心,忽略环境成本,并且由于融资困难等因素导致了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弱化;其次,中国引进的外资不仅在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扩散效应上没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日益增加的加工贸易通过转移定价方式使中国经济不能充分享有出口增长带来的利润贡献.  相似文献   

15.
ENRAP和SEEA都设法扩展传统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以更好地反映经济和自然环境的交互影响.ENRAP明确把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生产性经济部门,采用大量虚拟技术测算环境服务的价值;SEEA采用SNA的生产部门定义与核算准则,但忽略了对许多有价值的自然环境服务的核算.这两大核算体系在环境服务核算的内容、核算方法和核算的结果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specific changes in farming practices aimed at reducing wind erosion from cropland in the inner Mongolia Plateau, China, and incorporates the value of dust reduction in downwind regions into a formal cost-benefit framework, both from the farmer's perspective and society's perspective. The result shows the need for incorporating off-site damages from wind erosion in policy analyses. Measurement of the off-site damages is difficult, especially in a mixed economy such as China's. A conservative estimate was obtained by benefit transfer from a non-market valuation study conducted in a developed country. This conservative estimate was large enough to be decisive in the policy analysis.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货币状况指数的构建及对货币政策效果的验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货币状况指数是利率和汇率相对于基期变化的加权和,是一个纳入了利率和汇率对货币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数。考虑到银行信用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殊作用,本文基于VAR模型对权重的估计,计算了中国货币状况指数;并通过考察货币状况指数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对1990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货币状况指数变化是中国货币环境“松紧”的一个良好指示器,是经济增长波动的葛兰杰原因;中央银行有必要估算并公布中国货币状况指数,以作为政府适时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参考指标,减少货币政策决策的失误。  相似文献   

18.
徐胜  司登奎 《技术经济》2013,32(9):106-110,130
构建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阈值协整模型,利用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估计。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碳排放随着经济增长周期的发展表现出非线性变化特征;蓝色经济区的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阈值协整效应发生在人均GDP增长率为9.54%和13.46%之处;从产业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对碳排放的阈值效应可看出蓝色经济区正在走产业升级和转型之路,因此需要注重培育高新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湘西生态建设途径与分区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谢庭生 《经济地理》2000,20(4):36-40
湘西生态区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和沅水,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区的安危。本文分析了本区生态的基本特征,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水土流失,发展农村经济等生态建设和保护途径,并根据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划分4个生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