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家财政统筹下,分税制体制逐步开始实施,自实施以来其财政分权也从不同方面影响了基层地区公共品的供给。本文对于其影响因素做出一定分析并且就时下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困难的情况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影响了地区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文章基于新财政集权理论和中央转移支付效应,提出了三个相关假说来验证财政集权对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影响。通过构造分省的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指数、财政集权和转移支付的面板数据,文章实证分析发现:第一,财政集权对民生类公共品供给影响不显著,但会抑制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第二,转移支付对民生类公共品供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两者呈现倒U型关系;第三,财政集权、转移支付对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在税收净流入地区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更大。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财政集权体制、促进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共财政制度应是主权在民,以人为本的一种民主财政制度,保障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理应成为我国民主财政一项应尽职责。要彻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就要结合民主财政制度和民主财政制度下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特征,努力构建有利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民主财政制度环境。真正实现政府财政活动的法制化和把农村纳入到国家民主财政制度体系中来。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财政分权与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财政分权理论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国政府积极尝试运用合理的财政分权理论来促进公共品供给的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我国在经过1980年的包干制和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其财政分权的合理性不断得到改进,因此有力地促进了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探讨了我国分税制在公共品供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效提高公共品供给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财政供给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四个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对于完善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3,(11):154-155
传统理论将国内公共品的供给机制分为市场供给、政府供给和自愿供给三种。现有的全球公共品供给的分析基本上是沿传统的国内公共品供给理论展开的,但这种推演却因全球公共品与国内公共品间的些许差异而在理论上陷入困境。全球公共品供给呈现新的特征,即特定条件下的市场供给和很多情况下的自愿供给。  相似文献   

7.
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是当前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现实途径。文章在计算出我国各省市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的基础土,分析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大小的因素,得出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我国省域间经济联系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理论模型和经验实证,分析了省级政府公共品竞争性供给对地区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区财政支出竞争对省域间经济联系呈现出了倒U型的影响路径;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的竞争性主要体现在其供给公共品的外部性上,正外部性公共品的供给有利于加强省域间的经济联系,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等负外部性公共品的供给不利于加强省域间的经济联系。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隔阂,实现生产要素在省域间的自由流动;构建省域间政府公共品供给竞争的良性机制;优化市场机制,完善整体市场环境,为省域间加强经济联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品供给中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城市公共品供给中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城市公共品的特性是各级政府事权划分的基础,而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是各级政府财权划分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我国城市公共品供给中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级政府在事权划分上存在模糊、重复、越位和缺位的情况,而财权的划分则没有能够实现与相应事权的匹配.因此,需要重新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从而完善政府的城市公共品供给职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两部农村生产性公共品供给现状,采用1995--2008年我国西部12省面板数据,对其对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生产性公共品中农村水利、电力、农村治碱等的供给对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应加大西部地区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11.
将财政分权体制与社会资本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考察范畴,重点关注了中国式分权背景下不同维度社会资本对农村公共服务满意的调节效应。基于中国式分权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证实了民生类支出偏好对村民具有较高的福利效应,社会资本不仅对提供者存在正向溢出渠道,还显著提升了村民福利。利用CGSS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县级政府普遍面临财政困境的前提下,宽松的财政约束实际抑制了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提升,与正式制度存在替代关系的社会资本则显著提升了村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尽管如此,仍需警惕过度密集的网络嵌入所表现出的负向调节作用。以上结论通过分群回归和稳健性检验被证实是有效可信的,从而为纠正农村民生公共品供给偏向,补齐新时代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多任务代理下地方政府行为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出发,分析了在“经济人”假设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受激励机制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地方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轻视科教文卫等支出;地方政府从追求“社会合意”型向追求“中央合意”型转变。地方政府的这一行为取向影响到公共品供给效率,以致带来某些公共品提供不足而某些公共品供给过度等后果。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的中国政府体制下,公共安全作为一种纯公共品,其投入几乎全部来自财政拨款,产出为全社会公众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其供给效率实质上就是公共安全服务的生产效率,文章力图通过梳理世界各地对于公共安全研究的文献,为提高中国的公共安全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中国政府体制下,公共安全作为一种纯公共品,其投入几乎全部来自财政拨款,产出为全社会公众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其供给效率实质上就是公共安全服务的生产效率,文章力图通过梳理世界各地对于公共安全研究的文献,为提高中国的公共安全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是从计划经济财政体制演变而来的,还带有旧财政体制遗留下来的不少痕迹和问题,同当前经济、社会情况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应认真研究财政的供给范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解决财政资金供给“越位”与“缺位”并存在的问题,构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县级政府是职责主体。在中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与政府治理架构下,保障房供给不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难以提升地方官员的晋升竞争力,地方政府缺乏保障房供给的财政激励与晋升激励。因此,增加保障房供给,需要改革目前政府治理架构、完善财政分权体制,以及加大法律约束与公众监督。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城乡二元性问题比较突出,提高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缓解日益拉大的城乡差距。首先阐明农村公共品的特征及有效性边界,进而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寻阻碍有效供给的原因。结合现阶段实际,提出要加大力度推动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重点围绕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首先,结合当前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基本事实,勾勒和总结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并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与公共品供给偏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构建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框架;其次,对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主要来源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统计分解,找到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再次,以中国式财政分权有关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检验政府教育支出偏向城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过低,关键在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缘由则是公共品供给不足。由于公共品具有收入再分配、消费挤出或挤入、消费预期调整和消费环境变更四大效应,而当前我国公共品的供给制度、供给投入与供给模式都存在缺陷,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要破解居民消费低迷状态,就必须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彻底改变公共品供给的制度、结构和模式,增加对公共品的供给,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环境,形成居民消费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蒋佳林 《企业活力》2005,(12):70-72
<正>发展民营经济需要政府出台各种政策、措施,需要政府提供高效、全方位的公共品供给。提高公共品的供给水平,满足民营经济发展的公共品需求,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一项大事。但是,目前由于地方政府普遍缺乏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公共品的需求性质、供给状况、供给措施研究,使得民营经济公共品的供给水平较低,供给途径上步入了不少“误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