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2)
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逻辑,中共政权在南方新区推行相对缓和、渐进的土改政策,以配合其全面治理南方新区的整体性战略。土改运动正式开展之前,湖南、贵州等地的华北解放区南下干部先后领导了反霸与减租运动,以作为土改之前奏。土改运动正式开始以后,华北解放区南下干部在组织领导、培训干部、土改试点、工作队下乡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中共政权深深地嵌入了南方新区的乡村社会,跨越了革命的"地域"界限。然而,南方新区的土改运动也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在保存富农经济、保护工商业、团结本地干部等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这些问题的出现折射出南下干部从老区到新区、从北方到南方融入和调适的复杂性。"南下"绝非是一场单纯的军事占领,南下干部所主导的乡村土改极大地重塑了南方新区乡村社会的政治面貌、经济格局和社会结构,改变着一个个生命个体的人生轨迹,也影响着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与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2.
《开发研究》2015,(6)
2011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政府启动了以强基础惠民生为目标并覆盖所有行政村的干部驻村活动。本文以对这项活动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西藏乡村公共品的供求现状,以及干部驻村对乡村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供给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作为外生力量的驻村干部群体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实现了一次社会资源的广泛动员,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争取资源,拓展了乡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所在村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然而,如何使驻村干部这种外生力量带来的良性改变长期化和可持续,并确保各种资源更加均衡合理的分配,是改善藏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时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929年到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及其前身对江苏省无锡地区、河北省保定地区的22个村庄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经济调查及1次小规模的经济调查,积累了南、北两地数千农户长达80余年的家庭经济数据。本文利用这一系列数据中有关农户借贷的材料,分析1930年到2010年农户借贷渠道的变迁。本文认为,80余年中,农户融资的主渠道几乎没有变化,向私人借钱是农户借债的主要来源;农村信用合作化高潮时,国家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一度成为农户借钱的主渠道,向私人借贷所占的比例迅速式微;信用合作社、国家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没能代替私人借贷等非正规金融组织。以保定为代表的华北农户没有走出主要依赖于私人等非正规金融部门借贷的传统路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中国近代石油工业发展史的研究,石油进口贸易史方面的研究十分缺乏,此前甚至没有一份完整的近代石油贸易统计资料。本文利用《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系统收集和整理了1864—1931年历年全国和各海关贸易统计和报告中石油进口的相关内容,研究了近代石油贸易的规模、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及原因;并通过研究各个通商口岸的石油贸易和运销,分析了石油埠际贸易的发展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也简单探讨了石油贸易对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是国民政府为保管公债基金所设立的专门性机构,在国家、民间金融组织乃至社会各界多方所推动之下得以建立,负责保管公债基金、参与还本付息以及公债经手费用的办理、发布基金收支、联系银行办理公债贴现以及参与公债调换与旧券回收等,对稳固公债债信、降低金融业经营公债风险、构建近代国家信用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随着汉口镇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武汉与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武汉棉业贸易格局在外力冲击下开始重塑。早期工业化的推进使武汉地区棉业从生产到销售环节发生了系列变革,在进行技术改良创新后,棉业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渐建立起了完整的供求体系、在近代武汉地区呈现了早期工业化之后的本土化升级,由原始的乡村纺纱织布一体变为了城乡市场供需双向驱动的精细分工,即乡村植棉、城市纺纱、乡村织布的专业化分工格局。乡村土布利用机纱改良升级,进一步拓宽了销售市场。在武汉棉业的发展过程中,地理位置、本土商人、原料和技术的革新发挥了巨大作用。近代武汉棉业本土化改良后,还形成了早期的产业链。武汉位于长江内航中心,对于近代市场的内贸起着非常重要的“二传手”作用,是新旧事物的交接与汇合之处。通过对棉纺织这一产业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洋货贸易的冲击下,武汉作为一个近代次商业中心和内陆航运枢纽,拥有着十分强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破产,是债务人全部资产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一种经济状况。唐以降,历代王朝律令中对“负债违契不偿”而产生债务违约(破产)问题都有所规范。仔细检视其立法逻辑,实际上是一种保护债务人的不平衡机制。这种不平衡机制主要基于现实生活中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不平等而设立。 相似文献
8.
1854年上海英租界工部局初创,拥有为"公共利益"而征税之权,并为此成立税务小组,对外侨征收房捐、地税和码头捐,但此时工部局并无具体征税及追缴细则可依照。1863年虹口美租界并入英租界,上海英租界工部局成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管辖范围扩增,界内外侨国籍也更为复杂。因无法可依,上海英美租界内出现大量外侨欠税和逃税现象,对此工部局也无强制追缴欠税手段,但工部局在此阶段通过建立科学税率、估价体系,调整征税制度,完善征税方式,使其征税逐渐合理化。直至1865年,工部局通过有组织的诉讼手段追缴欠款,并获得英国高等法院专业的法律判决支持,取得各国驻沪领事一致同意对所有外侨统一征税,才使工部局征税权从合理走向合法。1869年《土地章程》修改,将工部局对外侨征税权的合理与合法成果明文确定,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 相似文献
9.
清代粮价数据是时间、空间覆盖范围均非常完整的经济史数据集,本文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的空间计量方法对清代粮价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分布模式的演变进行时空分析。本文分别采用了地图可视化分析、空间几何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1738—1820年的粮价数据进行了多角度的数据挖掘,梳理了粮价的全局性和局部性空间分布模式,探索了粮价空间溢出效应的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乾隆朝中后期粮食贸易开始萎缩时,粮价的空间自相关性也急剧下降,价格的空间溢出效应减弱;地理距离是价格空间溢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且小麦价格比大米价格更易于受距离的影响;粮价分布的冷热点分析表明,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均对粮价分布格局造成影响,且社会动荡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远。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经济结构来看,在三年困难时期之后的上海确实有大量城市中小学生无法在城市得到安置,就当时而言,这无疑是上海巨大的城市人口“负担”。因此,上海需要将这些“多余”的城市人口妥善地输送出去。最终,上海确定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安置上海城市青年的主要安置地。这一安置地的选择,经过相关地方政府之间多方协作与博弈之后才得以确定,加之中央政府的最终敲定,知识青年、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安置系统。在安置地的选择过程中,整个安置系统协调之后的预期目标无疑是希望将城市人口“负担”转化为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力,以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既是知青输出地的“推力”与知青安置地的“拉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正是上海青年支援新疆的重要缘起。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在多省迅速成立,但经营中却普遍面临资金困难的瓶颈。在这种背景下,康金莉博士《民国时期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研究(1923-1949)》(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的出版,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第一、二次“无锡、保定农村调查”资料中的保定农户数据,说明了保定经营式农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萎缩之状态。我们通过计算成本和收益,认为保定经营式农场的雇工经营是有利可图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保定经营式农场在数量和总规模占比上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农场通过买、典、租等方式增加农地的可行性较低、建设经营式农场的机会成本较高、家庭小农场(小农户)的稳固性和竞争性,以及农场主的分家析产等。保定作为华北平原的一个典型城市,其农村地区经营式农场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华北农村发展乃至中国农村发展的复杂性,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艰巨性以及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1949—1972年,中国的污水灌溉经历了从自发兴起,到倍受提倡,再到遭受质疑的演变过程。其间,各种经济因素深深影响了污灌及其环境表现;污灌一度成为工业和城市污水治理的重要手段以及一种城乡环境关系协调举措;污灌污染的防治开始受到更多关注,成为新中国农业污染防治早期探索的主要内容。当下,应重点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健全污灌制度体系和加强科学污灌知识的宣传推广等方面入手,提高污灌污染防治绩效,科学开展污灌。 相似文献
14.
1953—1957年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经历了多次调整,总的趋势是扩大地方财权。这一时期,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央集中财力推进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并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央政府在财政收支方面都占很大的比重,在国家财政体系中占据支配地位。"一五"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总体来看是成功的,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强中央财权和财力,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1936年间先后三次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系统进行改革,逐步确立了近代财政分税制度。分税制改革是加强中央财权与财力的需要,是地方自治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近代中国财政转型的需要。因此,分税制改革符合历史潮流,加强了中央财权,增强了中央财力,有助于中央政治集权和政权巩固,从全国范围而言财权集中仍需加强。但是,财政分权存在诸多失误,进而反噬集权努力,而且财政支出不当,削弱了统治合法性,中央集权也随之成为泡影。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927--1937年间的中国卷烟市场为考察对象,从供应和消费两个方面探究了多重阻力下中国卷烟产销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以往的烟草史研究侧重于探讨卷烟的生产与销售,而忽略了卷烟的消费环节,本文填补了这一空白,将卷烟消费纳入整个卷烟市场体系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中国厂商和消费者对1930年代经济危机的应对策略,并凸显出卷烟消费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代交通尤其是铁路的兴起,区域内外的人口流动规模迅速扩大。1905年至1936年间,沪宁、沪杭甬铁路以不到中国铁路总里程5%的路线长度,输送了占同时期全国铁路27.8%的流动人口,居全国之首。铁路运输在扩大人口流动规模的同时,也充分扩大了人口流动的空间范围,但空间范围分时段分区段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沿线城市站点的客流比重普遍上升,乡镇站点多为下降,一定程度上表明铁路促进了区域城市化进程。而流动人口基于出行心理、成本、时间、安全舒适度、出行便利度等方面的交通行为选择,带动了各交通行业的竞争与发展。铁路作为近代长三角最为快速的交通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原始的法语土地交易档案为中心,运用GIS模拟了1848—1865年间上海法租界区洋商地产空间分布,探讨了洋商地产分布与城市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了法租界区如何从一个坟墓遍布的城郊转变为初具规模的欧洲城。本文认为洋商购地是造成城市化的主因。而法租界的自治政体下,购地越多的大地产主,即成为法租界公董局权利最大的当权者。故大地产主不仅控制了土地市场,而且成为城市化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9.
从民同至今,有不少研究成果就胶济铁路及其相关的某个侧面展开诸多探讨,但在注重胶济铁路对山东经济重要影响时,对青岛港的作用关注不够:实际上如果没有青岛港与胶济铁路的互动与配合,胶济铁路沿线物资产品就失去了直接同埠外、境外沟通交流的机会。因此论文以胶济铁路、青岛港互动为视角来看待胶济铁路沿线经济乃至山东区域整体变迁。从选题方面而言,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