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薇 《理论观察》2011,(1):108-109
年龄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个体差异重要因素之一。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理论认为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是从2岁开始到12岁之间。我国英语教育受此理论影响已呈低龄化态势,但外语教学界对早期英语教育带来的利弊等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年龄与语言学习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我们应在关注外语学习年龄问题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关键期因素并不是制约和影响外语学习的决定因素。我们应该既要重视关键期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夸大关键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敏 《魅力中国》2010,(35):274-274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母语思维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众多语言学家及心理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母语思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既有着积极的影响,又有着消极的影响,既能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又能妨碍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以,本文旨在通过二语习得理论来分析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段建萍 《发展》2008,(2):113-113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特别是已经能够熟练驾驭本族语的人学习第二语言,与学习第一语言有很大不同。因为学习第二语言时,头脑中已经有大量的概念,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和思维能力,而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母语中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等,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会不由自主地对学习第二语言产生干扰或抗拒作用。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这种现象就很突出。对学习英语的我国中学生来说,本族语(汉语)对外语(英语)的干扰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既产生自汉英不同的语言体系,也产生于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要尽量排除本族语的干扰,从本族语的惯式思维中解放出来,用新的思维形式去理解和表述客观事物,才能学会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4.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错误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错误可以体现出学习者个人创造学习的系统性和发展性的过程,从而使我们理解学习者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文章提供了错误分析具体实施步骤的详细描述,同时对它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带来的启示作用也进行了分析及总结。  相似文献   

5.
第二语言习得所指的是对于母语之外的语言的学习,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对第二语言习得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发展至今已经可以作为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第二语言习得系统主要研究的是对母语之外的语言学习的全过程。而在此过程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是对学习者习得效果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学习者对于语言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的重要体现。运用有效的语言输入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而语言输出则能体现学习者对语言的习得水平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个体心理文化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动机、内向和外向性格、焦虑、移情、抑制等心理文化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揭示学习者心理特征在决定和预测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水平、成就及速度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的因素及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进 《黑河学刊》2006,(2):68-70
国内外有关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习者自身因素对其外语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有着直接影响,从而可能决定其学习成功与否。社会心理因素、认知风格、认知水平、性格、经验及年龄在学习者自身因素中占主导地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上述因素,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外语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8.
输出理论是指在学习第二门语言遇到问题时会促使我们进一步学习这种语言的理论。正因为意识到了学习时遇到问题,学习者就会改善它的输出,从而学习有关这门语言的新知识。尽管苏安宣称这种输出并不是第二语言知识获得的唯一途径,但在语言产生的相关大脑活动中,输出理论促使了第二语言的学习,它有别于输入理论,却又可以加强输入。本文在介绍了苏安的输出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这一理论对英语口语和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对于目的语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各种直观的形象,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综合感官刺激,帮助学生理解、接受词汇、语音、语法等各个语言层级的知识。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对外汉语教学最积极的影响在于它能够提供交互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这样就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积极学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0.
代婉珍  李莹 《魅力中国》2014,(21):248-248
个体差异可以说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的焦点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与讨论向我们不断地指明学习者个体差异与个性不同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句话叫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与此同时一样的道理:个体因其不同而成为独特的个人,个体因素赋予学习第二语言的每个学习者带有其特质的方法。文章讨论了二语习得者年龄、性格、动机、情感等个体差异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应对措施,创造符合个性差异化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1.
当前教师过多注重教学法的改革,忽略了对学生不同个体动机及情感等因素的理解,造成第二语言教学效果、效率不佳.语言学家研究发现,第二语言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本国的具体情况,因此教师对学习者个人因素及学习目的的了解,及对自身的反思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萍 《理论观察》2006,(6):122-123
第二语言的学习一般是指已经掌握了母语的人对另一种语言的学习。S.D.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五大假说”揭示了第二语言学习的机制。这“五大假说”包括:(1)习得-学得假说;(2)监控假说;(3)输入假说;(4)情感过滤假说;(5)自然顺序假说。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有很多有益启示,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起指导作用,使有限的外语课堂教学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习策略在外语和第二语言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不仅能提高成绩,而且能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从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特点出发,探讨如何在外贸函电教学中进行写作策略的培训以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信心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二语习得作为独立的学科,主要是探求人们在掌握母语后是如何习得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就是要系统地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和过程。本文在介绍了二语习得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第二语言习得学习策略模式的培养与教学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汉语"把"字句和话题句的特点,并论述了正确认识汉语"把"字句和话题句特点对教学的指导意义,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僵化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普遍现象,但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针对僵化现象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对比在实验前后的调查结果,探索建构主义学习论能否有效缓解或解决中介语僵化问题,从而为解决语言僵化现象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美玲 《发展》2008,(8):123-124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结果早已证实:师生互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能力。课堂提问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指如何掌握母语以外的语言研究领域.在其学习过程中出现误用是难免的.同时这些误用对教师及研究者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汉语和维吾尔语属于不同语系,民族学生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中,由于母语习惯,常出现语法上的偏误。本文从几个方面归纳出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偏误的类型规律,以便教学时对症下药,使学生能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母语知识与目标语的习得有着诸多关联。本文通过分析母语正迁移作用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与负迁移作用对二语习得的消极影响,指出正确对待母语迁移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