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25):14-16
高原湖泊滨湖城镇建设同湖泊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本文通过调查澄江县和抚仙湖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认为云南高原湖泊滨湖城镇可采取强化中心城镇职能、撤村并点、集中治污和发展生态旅游等发展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8月29日上午,在2009第五届中国(苏州)太湖开捕节开幕式上,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携手发表《五湖宣言》,呼吁全社会善待湖泊,珍惜湖泊,保护湖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五大淡水湖合计面积达1.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淡水湖资源的14%。湖泊犹如颗颗璀璨明珠,把祖国大好山河装扮得婀娜多姿,雄伟壮丽。五湖同心,保护生态,促进人与湖泊和谐相处,并且在保护的同时开发好湖泊旅游,打响我国湖泊旅游品牌,这是8月29日下午举行的《五湖旅游合作论坛》上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国土经济》2008,(5):39-41
湖泊(包括水库,下例)是我国饮用水的重要来源,兼有防洪、发电、航运及维系流域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安全,关系到区域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九五”以来,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尚末根本转变,工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等问题,不少湖泊的水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4.
水患变水利——江汉平原湖泊湿地型村镇聚落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湖泊众多,江汉交织。文章在研究江汉平原地区特有的农村聚落特点,社会生活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低湖平原地区农村聚落如何适应洪涝灾害的影响,并变水患为水利,从而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经济、旅游的发展,为华中湖泊湿地型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5.
河川湖泊生态脆弱,发展传统旅游对她的破坏极大.本文就如何有效利用山川湖泊,提出发展生态旅游是她的优势选择.本文对传统河川湖泊旅游的弊端进行阐述,提出了湖泊发展生态旅游的势在必行,对河川湖泊生态旅游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于莎燕 《活力》2010,(17):4-5
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探索滨水城市规划建设,开展了绿化和公共空间营造、建筑立面整治、景观建设、防洪设施建设等工作.为滨水城市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哈尔滨市确定“以水定城”、建设“滨水城市”的发展方略,通过充分利用松花江天然丰富的水资源.建设人工水系湖泊,打造规划区完善的河湖连通河网体系。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愈加强烈,同时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水为主的湖泊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大热点。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梁子湖作为江汉湖泊群的典型湖泊,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优势,目前却仍处在湖泊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将日内瓦模式和梁子湖湖泊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经典的日内瓦模式在梁子湖湖泊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得到了一些湖泊旅游开发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城市湖泊滨湖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城市湖泊的开放性和可进入性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结合相关湖泊保护控制指标和实地调研成果,以拥有丰富湖泊景观和漫长滨湖岸线的武汉市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城市中心城区典型湖泊,分析了湖泊开敞程度现状和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规划管理的缺失和盲目的房地产开发严重影响了湖泊保护和滨湖空间的开放性,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相关问题的反思和总结提出,滨湖空间利用必须坚持公共性原则、空间正义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协调湖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湖泊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本身具有价值,而且参与生产、生活活动创造价值。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扩大,加大了对湖泊资源的利用以及加剧了对湖泊的污染,使湖泊水资源逐渐转化为经济资源,目前急需加强对湖泊水资源进行管理,以达到节约利用水资源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目前所收取的费用远远低于水资源本身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供求反映出其稀缺性,使  相似文献   

10.
在对武汉市山体、湖泊资源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保护措施和系统规划研究,提出以生态城市为目标,以规划管理为手段,加强区域山水资源联系和主城景观规划建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湖泊环境会计构建的必要性 (一)湖泊环境的现状我国是一个湖泊众多的国家,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与湖泊环境的关系由被动顺应发展到主动改造,由于20世纪以来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对湖泊环境的影响已超过湖泊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生活污水和工农业污染引起的营养物质(N、P)富集以及过度用水等正在引起湖泊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2.
高原湖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城市化必须控制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土地,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和绿色空间,才能维持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滇池流域为例,通过生态约束下的城市扩张与土地集约利用情景模式的理论构架,设计了自然发展、生态约束、集约利用发展和生态约束下的集约利用发展四种城镇村用地模式,运用SLEUTH模型进行了CA情景模拟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约束下的集约利用发展模式是高原湖泊流域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的最佳模式,并给出了滇池流域城镇村发展相关政策建议,从土地利用角度探索了高原湖滨城市化地区经济发展与湖泊生态保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田鏖 《价值工程》2021,40(16):46-47
"富营养化"是指营养过剩.就湖泊富营养化而言,湖水通常是比较封闭的,当大量的无机营养物,如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进入湖体后,又受到外界的影响,一些藻类和浮游生物过度繁殖,耗水溶解氧气,然后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湖泊富营养化是世界各国湖泊管理实践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湖泊管理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许洪有 《价值工程》2011,30(18):328-328,F0003
本文通过对湖泊特点及地位的分析与讨论,阐述了湖泊保护对于实现湖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以港口湾水库为例,对其区位条件及水环境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育水培源,保林护林、造林、育林、砂防、治山等措施;以湖水治理、污水源治理、湖内水质治理等湖泊保护的对策为分析基础,指出了港口湾水库以生态旅游为方向,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行政管理为手段,以公众参与为保障,以生态湖泊为目标的综合治理对策,对于保证港口湾水库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借鉴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人类就习惯于择水而居。而今,水域周围依然是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是人类休闲、旅游、度假的重要选择。随着我国旅游业逐渐由观光向休闲度假时代转变,湖泊资源依托其湖光山色的怡人风貌,开始成为旅游开发,尤其是休闲度假区开发的重点。但由于湖泊水体的敏感性,成功的湖泊旅游开发必须十分重视对湖泊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利用。本文以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总体规划为例,介绍了创新型湖泊旅游开发模式一共生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城市河流、湖泊整治中,注重清淤、堤岸、绿化和截污等工程,而不重视底泥和水体生物原位修复,更不重视河流、湖泊生态体系建立,这样导致城市河流、湖泊整治中边治边黑、边黑边治,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河流、湖泊水质和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文章结合新开河示范段生态治理工程,探讨了生态恢复、泥水同步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8,(8):200-201
湖泊的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而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根本办法就是对污染源的控制和生态的修复。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水生态动力学模型,以太湖为对象,将耦合湖泊生态模型SALMO和水动力模型SELFE,最终对主要的营养盐和产生"水华"的主要蓝藻,绿藻,硅藻这三种藻类进行模拟,准确而又能及时的获取整个湖泊的蓝藻的时空分布和繁殖变化。从而为水华爆发的范围和强度进行预测,在水华管理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达  郭海秋 《价值工程》2010,29(24):151-151
镜泊湖风景区是黑龙江重要的旅游和度假圣地,具有丰富多彩的湖泊环境,奇特壮观的火山熔岩特点,国内罕见的地下森林景观以及历史悠久的人文经济。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镜泊湖风景资源正在承受到潜在的危机,应亟待解决镜泊湖生态环境保护,并制定开发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9.
姚璐 《楼市》2011,(Z3):22-27
人类的祖先早就懂得,濒临江河湖泊之地,最适合颐养生息。城市的初始,何曾远离过湖泊?如大明湖之于济南,瘦西湖之于扬州,太湖之于无锡,洞庭湖之于岳阳……湖泊与城市,原本亲密无间。"大野既潴、东原底平",她调节径流保一方平安;"热岛"燥热下,是她送来清凉;车水马龙中,由她拂去聒噪……湖泊不仅是城市物质的承载,更是城市文化灵魂根结之所在。湖泊对城市来说,犹如佳人的一双秀目,一抹笑靥,举手投足间展现城市的气质。一座城市若没有湖泊,性情总难天成,水光潋滟的西湖让杭州平添诗意,而武汉三镇在颗颗明珠的点缀下神采飞扬。今天,杭城以东,再次以湖的名义,于城市内核掘一明眸,两年后,当我们走进下沙新城中心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将是一个水域面积达36公顷的湖泊,而以这个名为金沙湖为中心开启的城事,将在东部正式上演。  相似文献   

20.
李晓飞 《科技与企业》2013,(15):134+136
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这就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屏障,才能永续发展。而大西北的湖泊萎缩、沙漠化、沙尘暴,在逐年加剧。从而召唤人们必须大幅度地强化生态建设。以树木为生物泵,去吸吮土层的潜水,做到免灌而长高效节水,才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现就有关情节思考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