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聚经济影响不同规模城市间收入差距的同时会加剧城市内部劳动力工资收入不平等。本文基于拓展的双层三要素嵌套CES生产函数,构建分析城市规模对技能工资差距影响机制的模型,从劳动力技能溢价的角度对城市规模导致的城市内部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CHIP2013微观数据,实证探讨城市规模是否存在劳动力技能偏好从而影响城市内部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可观测的劳动力个体特征、城市特征以及行业和省份固定效应后,城市规模对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缓解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偏误,以及在改变技能划分标准、工资计算方法和城市规模划分方法后,结论依然稳健。本文为中国技能工资差距的扩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院文章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既分析了中间产品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整体高技能劳动力工资份额的影响,也考察了中间产品贸易对基于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分部门高技能劳动力工资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来说,中间产品贸易会拉大我国制造业整体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分部门来看,中间产品贸易对劳动和资源密集型部门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的正向影响要大于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部门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Susan Zhu和Trefl er(2005)提出的出口商品比重累积法对我国制造业行业在1992年到2002年,2003年到2009年两个时间段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测算,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同时还对该变化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工资差距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利用工业行业数据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FDI的溢出效应和技术的进步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从而带来了工资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居民数字化能力与收入水平的提升,数字化消费方式对家庭消费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基于CFPS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能力显著促进家庭消费,通过提高家庭收入促进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化能力对家庭享受型消费的影响仅在农村家庭中显著,数字化能力在促进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中城镇比农村更显著;数字化能力明显促进中老年户主家庭的消费和消费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5.
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差距的重要因素。通过对1980-2010年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和收入差距增长率数据的平稳性检验,以及两者之间结构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预测检验后,最终确立的结构模型揭示,河南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变化对消费差距有着直接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每增加1个百分点,消费差距会增加近0.6个百分点,除此之外,收入差距以外的因素,也会对消费差距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可以通过提高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来增加农村居民的生活费支出,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6.
选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家庭房产财富与家庭消费的关系,理论上区分了家庭房产财富的存量与流量,分别从存量的住房资产价值与流量的住房资产价格两个方面来探讨它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思想,将家庭消费按层次划分为四大类,同时充分考虑家庭异质性,按家庭住房产权归属、家庭拥有住房套数和家庭所属地区对样本进行分类,详细对比分析了家庭消费与家庭住房资产价值与价格之间关系及其存在的结构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家庭住房资产只存在微弱的“资产效应”,而作为住房“负资产”的住房负债则会带来较强的“负债效应”;另外,家庭所在社区商品房价格上涨并不存在“财富效应”,但房价上涨较快地区,房价上涨会通过“替代效应”增加非自有住房家庭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袁志远 《经济界》2013,(5):41-48
以1993年以来农民的收入变动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差异。在此基础上选取GDP、城镇化率等指标实证分析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因素,得出GDP、非预期收入以及城镇居民在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对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较大的正向作用、而城镇化进程与物价对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反向作用的结论,并提出城镇化进城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合理规划城镇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生产网络化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广泛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劳动收入分配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外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为例,测算了浙江26个制造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并就垂直化专业分工对浙江制造业工资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浙江制造业部门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总体上提升了行业工资收入水平;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制造业工资收入的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更大。本文最后就如何提升浙江制造业工资水平、缩小行业工资差距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公共财政支出入手,分析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传导机制,建立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异质性面板协整模型,并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PVECM)考察短期动态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中国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除了少数省份外,绝大多数省份增加教育财政支出、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支农支出,以及少数省份增加卫生财政支出,有助于缩小其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在短期内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增加,有助于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但这一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7,(11):81-88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的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计量模型,从实证的角度重点考察家庭各项主要消费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居民幸福的影响。研究发现,幸福效应的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汽车消费、餐馆聚餐、家庭人均年收入、住房消费,而高档耐用品消费、品牌商场购物对于居民幸福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分区域、分户籍的分析说明了消费结构的差异性对居民幸福的影响。基于此,研究认为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共同作用才能产生更好的更持续的幸福效应,并且提出从消费观念和模式来控制"幸福成本",本文为政府逐步引导和改善居民消费水平、增进居民幸福感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不同技术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为研究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各国不同技术劳动力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本文采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以及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作为刻画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的指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参与度及地位指数的提高均缩小了不同技术劳动力间工资差距,服务业参与度的提高缩小了工资差距,服务业地位指数的提高扩大了工资差距;发达国家制造业参与度的提高扩大了工资差距,地位指数的提高缩小了工资差距,服务业参与度和地位指数的提高均缩小了工资差距。选取在全球价值链所处位置不同的五个国家(中国、印度、墨西哥、美国、日本),对这些国家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的中国和印度,参与度的提高缩小了制造业的工资差距,扩大了服务业工资差距;对于处于全球价值链中游的墨西哥和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美国和日本,参与度的提高扩大了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的工资差距;而地位指数的变化对制造业及服务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在这五个国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2018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居民被动储蓄增加,家庭杠杆率显著上升,而这其中消费贷款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数据搜集与处理,以计算基础设定形式中各因素与消费信贷之间的相关性大小,并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探寻存在强相关性的变量与消费信贷之间的潜在联系,为消费信贷的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家庭商业保险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商业保险资产对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收入效应,且随分位点数的增加,收入效应越大。控制变量中的家庭收入、城乡类别、家庭规模及受教育程度均正向显著地影响着家庭消费支出,且在各个分位点下系数呈现递增的趋势。考察商业保险对于不同类型消费支出的影响情况,发现商业保险对家庭设备支出以及居住支出等大额消费方面的支出存在显著的收入效应,而对于食品支出等生活必需品消费的影响微弱,对医疗保健的支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消费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是公民福利增加的源泉,如何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城乡消费结构比较的视角,就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较小的重要原因;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差别,主要原因在于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别,持续强劲的居民消费需要以居民的收入持续增加为基础。为此,应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合理的消费引导等方面来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以真正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0~2012年沪深两市中央管理企业的经验数据为样本,系统分析了高管薪酬、在职消费、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经过研究发现:央企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单纯限制高管薪酬实际上并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整体提升;在职消费与高管薪酬负相关但不显著,仅仅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角度分析来看,薪酬的增减会影响在职消费,但是当纳入其他可能影响在职消费的因素做整体回归后,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变得不再显著,这说明薪酬的增减并不是诱发在职消费的主要动因;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负相关但不显著,缩小高管与一般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但对于企业绩效提升在短期内没有实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与居民消费有关的一些因素,认为能刺激消费需求的根本原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并用实证研究证实了居民当期消费在80%的程度上依赖于当期收入,这与传统的消费取决于能力的理论是吻合的.而有限分布滞后模型则验证了当期收入对后三期消费的抑制作用,这异于传统理论,本文对这一现象从消费意愿及消费品结构的角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因。根据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河北省1995—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对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最终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保持同向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却不是最终消费的格兰杰原因;从短期来看,最终消费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因。根据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河北省1995-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对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最终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保持同向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却不是最终消费的格兰杰原因;从短期来看,最终消费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商业健康保险对促进消费升级、维护经济平稳运行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大多数研究没有深度剖析商业健康保险对不同消费层次的影响。基于此背景,采用2017、2019年CHFS(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研究商业健康保险对不同结构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健康保险对发展和享受消费的影响更显著;此外,从城乡、不同区域、不同收入的家庭进行比较,发现商业健康保险主要促进城市高收入以及中西部家庭消费,但是并没有降低预防性储蓄率。因此,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不仅可以缩小贫富差距、带动内需,还可以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