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针对智慧高速公路对设备的要求,基于无人化的理念,利用传感器技术,结合物联网和云技术,开发出自动栏杆机的故障自诊断及智慧管养系统。一旦栏杆机出现故障或根据自动栏杆机运行的数据,智能化判断某一零部件将会出现故障,系统可通过短信、微信、监控软件界面跳出预警信息等方式自动发出预警信号,值班人员及时的得到故障信息,并带着相应的工具和备件前往恢复和维修,从而确保收费通道的畅通和安全,实现自动栏杆机全寿命周期的智能化养护,通过基础数据的采集,也能够为智能化养护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5G的智能网联和物联网技术,探索怎样通过高速公路的自我感知、自主组织、自行诊断维护等能力,达到高速公路的智慧化,实现自主智能的智慧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栏杆机市场在国内悄然兴起。伴随着国内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内业外人士对此高速公路配套产品进行了生产研发和经验总结。随着高速公路车流辆的增加.联网收费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外栏杆机产品的强势竞争,市场对栏杆机无论是技术、质量还是服务,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让国内各个栏杆机生产厂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十年磨一剑,2000年注册成立的北京遵信达科技开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速公路车流量的增加以及联网收费规模的扩大,市场对栏杆机的质量、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据估算,高速公路栏杆机市场每年需求量达到6000~7000台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栏杆机制造厂商究竟该如何迎合市场?近日,记者采访了全国最大的专业电动栏杆机制造厂商之一--深圳恒富威电子机械有限公司的总裁卢伟先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基于智慧感知技术的机电运维管控系统的设计,以智慧感知技术获取前端设备工作状态、环境参数等数据,并通过各种组网方式将数据传输到边缘计算平台;边缘计算平台汇聚接入多路业务终端数据,经过分析发现前端设备的故障以及隐含问题,并及时准确推送到运维人员手中,实现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精细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全国高速公路进入智慧化发展阶段,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智慧交通建设的飞快发展,对道路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智能运维系统应运而生。本文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现状、高速公路智能运维系统(AIOps)的建设思路和技术实现方式几方面做了阐述。在技术实现方式中,本文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和海量运维数据的结合,重点从基于知识图谱的故障诊断、设备性能参数趋势预测及故障预警、设备异常检测、设备健康度评价及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一套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的高速公路机电运维系统,为智慧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截止到2015年7月底,全国已有22个省市实现高速公路ETC联网,覆盖高速公路总里程近80%,预计到今年底将实现29个省ETC联网,全国ETC用户将突破2000万。新加坡德亚作为行业内很具专业性的栏杆机制造厂商,在ETC联网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据统计,德亚栏杆机在近年全国ETC车道项目中累计供货数量已超过6000套,比例占全国ETC车道总数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8.
全国高速公路“一张网”收费后,国家启动高速公路视频监测云联网项目,目的是实现高速公路全面“可视、可测”,其中要求实现高速公路智能视频事件的智能分析识别。高速公路事件视频分析识别是目前智慧高速的核心部分之一,是智慧高速公路管控中实现无人或少人化管理的基础,也是高速公路智能事件闭环处理的重要组成。在系统使用中,发现冰雪环境下,一方面高速公路事故事件、拥堵事件的发生几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事件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却有所下降,产生大量误报信息。针对此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冰雪环境产生的视频识别误报的原因和现象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智慧高速及机械视觉相关技术发展,分析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分析了高速公路多维度全息感知智慧信息服务对象、服务需求及智慧管控与辅助决策需求,并建立依托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的智慧道路、智慧隧道、智慧服务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从而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安全水平、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问题与需求由于目前高速公路收费车道的操作流程由车辆检测器及其车检线圈触发启动,车牌识别采用线圈触发后一次抓拍识别技术,对已通车的高速公路其安装受到很多限制,即使是新建高速公路,车牌识别设备安装也同样受到严格的限制。首先为了防止抓拍图片中出现起落的栏杆挡住车牌,以及抓拍时前面大车可能挡住后面小车的车牌,车牌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必须放置在自动栏杆机前,距离触发线圈中心线仅4-5米。  相似文献   

11.
收费站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窗口,其智慧化管理可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针对高速公路收费站及各车道通行情况的信息发布实时性差的问题,本文基于5G、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介绍了覆盖收费站车道通行状态感知、发布和控制的系统,以实现对收费站及各收费车道通行状况实时准确感知和对外发布,必要时进行主动干预,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增加收费营收。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隧道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主要以"人"为本来设计安全设施。随着智慧高速公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隧道交通安全保障技术有向智慧隧道方向发展的趋势。智慧隧道引入传感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智能管控技术等,实时监测单一隧道内部以及隧道群的交通运行状况,在路侧或云端及时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处理,通过多种方式服务出行者和管理者。智慧隧道可以有效提高隧道占比高、局部路段或区域恶劣气象长发等山区高速公路隧道通行舒适性、安全和效率,提升隧道内交通运行状态的管控能力,对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内外对高速公路智能化、自动化的应用探索,立足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分析智慧高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通过"边-云"计算、物联网、GIS+BIM、4G/5G、卫星导航等新兴技术,构建以公路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的智慧高速体系,明确其建设目标、架构、内容及预期效果.通过"智慧+"促进企业盘活自有公路...  相似文献   

14.
正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于2012年6月在全省率先使用自助发卡设施,笔者作为一名直接使用者,对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经对许多案例的认真分析及与发卡机生产厂家的沟通、探讨、研究,总结了发卡机使用管理和特情与技术故障处理办法。经反复实验,表明该办法行之有效,可为完善发卡机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上的应用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车辆通行费拆分需求出发,研究并分析了高速公路路径识别技术的实现与发展过程。本文还对可应用于自由流路径识别的各种技术进行了多维度比较,并对相关技术的实现方法与系统组成进行了阐释。理论分析与实践检验表明,基于ETC(5.8GHz)与基于RFID(433MHz)的自由流路径识别技术远远优于其他技术,在高速公路现在与未来的智能化、智慧化管理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2018年交通运输部开展智慧公路试点以来,全国各地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自由探索,新场景、新应用层出不穷,为后续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全国高速公路“一张网”运营的统筹背景下,智慧高速建设碎片化现象亟需解决。川渝两地作为交通强国试点省份,在智慧高速公路典型范例的建设经验下,联合发布全国首批智慧高速公路地方标准,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指导。本文介绍了智慧高速公路地方标准的基本内容,对标准后续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行业内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成熟的视频监控、隧道内人员定位技术和不断稳定的3G无线网络,对高速公路重点施工点进行监控,是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手段信息化的体现。江西吉安至莲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吉莲高速公路)探索性地在全线15个重要地段设置视频监控设施,并在隧道施工路段设置人员定位系统,对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减少现场监管漏洞、提升事故防控及应急处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数字技术无疑成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关键要素。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5G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日渐成熟,人工智能技术为智慧高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流量日益增大,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已经很难满足智能化管理和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因此,以数字底座和时空融合计算出发,创新赋能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成为改善出行,提升效率、保障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平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高速公路设备的统一接入、集中管理,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多源数据的融合管理与AI分析。根据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需求,整合原有分散的业务系统,重新梳理、设计了平台功能模块,实现了全路网监测、智能预警、指挥决策、智慧管控等多项功能,涵盖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对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撤销省界收费站后,收费站机电设备处于无人值守环境下,准确、快速找到故障点十分重要。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高速公路收费运营状态智慧监测平台,实现收费站车道、门架、机房、拥堵检测等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及故障远程监测运维,最终将监测数据、收费数据、收费站院区车辆及人员出入数据统一在数据大屏平台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