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河北省就业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文章在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比较、类比、系统分析以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深入总结和挖掘河北省就业形势现状、问题和就业结构特点,科学分析就业结构性矛盾的表现,剖析产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源,提出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对策建议。文章紧紧围绕河北省就业质量提升,解决就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完善就业创业支撑体系,优化就业结构,拓展就业渠道,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  相似文献   

2.
非正规就业:城镇就业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国有企业减员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城镇就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将会进一步下降,传统的就业空间相对缩小。面对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和有限的就业岗位,单纯依靠正规就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已很难取得明显成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转变就业思路,另辟蹊径,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努力拓展城镇就业新领域。一、非正规就业领域具有安排就业和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源于国际劳工组织,主要是指城镇中组织水平…  相似文献   

3.
崔宇  范芹 《经济问题》2023,(9):52-59
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当前稳就业和保就业仍然是“六稳”“六保”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助推器,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对实现高质量就业产生了较为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在把握数字经济的内涵及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扩容就业“蓄水池”,使就业机会推陈出新;能够筑牢就业“压舱石”,让就业生态千姿百态;还能旋转就业“魔方块”,令就业结构革故鼎新。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劳资关系或日益紧张;对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替代效应,收入差距或逐步扩大;对不同产业行业产生差异化影响,经济效率或受到影响。数字经济视域下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包括:依靠平台经济,扩大数字就业岗位,创新就业形式;改善教育体系,注重数字人才培养,优化就业结构;关注青年群体,拓宽数字就业选择,增强就业信心;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数字就业服务,提供就业保障。  相似文献   

4.
杨洁 《时代经贸》2013,(10):130-130
一、打造坚实就业保障体系,为毕业生保驾护航 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践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依照我院统一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提升毕业生就业理念,健全法学系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促进和规范就业工作,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的活动,加大就业工作力度,拓展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现毕业生自主择业,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与非正规就业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时代经贸》2006,4(10):33-37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非正规就业的理论研究,通过宏观上对非正规就业与经济发展程度在国际国内差异的比较,认为我国非正规就业与现今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就业数量和比例方面具有较大就业岗位创造的潜力,并且,与国际普遍认知不同,中国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之间存在替代而非互补的关系,同时指出非正规就业重要性和其就业现状的不匹配,将在未来对经济发展产生瓶颈式的制约,并提出相应的微观和宏观建议,以促进我国的经济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金莉 《时代经贸》2012,(14):231-232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就业的一部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起点难和财税措施的缺失以及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对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支持和配套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08年以来,崇左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队伍逐步壮大。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第二、三产业就业规模明显提高。在当前形势下,正确认识全市就业形势,探索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意义重要。本文重点就崇左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法人单位及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进行分析,提出了扩大就业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指标,也是对就业形势进行判断和预测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十一五”时期的就业形势进行预测和判断,进而从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出发,提出了促进就业增长的发展战略框架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测2004年就业总增长量和非农就业增长量,就必须知道2003年就业总人口、非农就业总人口和GDP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数,并通过对2004年GDP增长率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来测算2004年的就业总增长量和非农就业增长量。本文对就业量的时间数列、就业回归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未来就业岗位新增量。  相似文献   

10.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更关系着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经济转型。《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针对这组数据及目前媒体的相关报道,教育部近日对“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进行了驳斥,称今年学生就业形势与往年比持平,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针对就业现状,有的官员认为学生就业形势与往年比持平,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高校就业率存在“注水”现象,而且就业率高,质量不高,不可一概而论。带着各种疑问,《经济》记者走访了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各大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采访相关人士。  相似文献   

11.
熊芙蓉 《时代经贸》2007,(6Z):183-184
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的今天,中国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在增加,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同时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然而,由于某些历史和现实原因,高校毕业生往往在就业中会忽视中小企业。但是面对目前就业压力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为自己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2.
李琳 《发展研究》2006,(9):96-98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就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诸多体制、政策性障碍还没有消除。本文深入分析城乡二元就业制度的特点和弊病,提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政策建议: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准入机制、就业投入机制、就业培训机制、劳动保障机制及就业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就业状态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提高及其波折,与经济大环境是紧密相关的。改善就业环境,目前的焦点是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就业培养机制,提高劳动力素质,强化就业能力;优化就业结构;加强就业保障制度,营造农民就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师专科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已基本确立,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高师专科毕业生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机制的影响,就业面临困境。突出师专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导向,进行相关的体制变革和观念更新,是缓解师专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就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李俊江  侯蕾 《经济纵横》2006,(11):37-41
经济快速增长会拉动就业水平,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呈正相关。但近年来,吉林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弱化。吉林省经济的高速增长没有带动就业的显著增加,这一现象可称为经济增长的低就业效应。  相似文献   

16.
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的突出矛盾及治理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这一主要矛盾,从理论与实际、因素与特征、现象与本质的结合上阐述了深层多元因素,研究了结构性就业的概念及其必要性,提出培育、健全结构性就业体系的整体思路,即培育和健全产业结构型就业机制、地区结构型就业机制、城乡结构型就业机制、所有制结构型就业机制、素质结构型就业机制、企业组织结构型就业机制、市场结构型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结构型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就业形势与新就业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六大前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新就业政策,新就业政策的现实针对性和实施有效性令人关注。本对新政策尝试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并且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的就业方面所面临的关键性困难,即如何实现就业体制和机制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型的情况,评价了新就业政策在促进劳动力的市场需求总量扩大和改善劳动力的供给条件、环境和地位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出,中国就业政策设计上需要注意的就业本质、就业核心、就业目的和就业促进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思想。最后,提出应通过强化组织明建设促进就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充分利用财政政策的扶持作用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中国下一步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8.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增长预测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边疆民族地区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相关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就业增量,分析就业再就业目标的缺口,并提出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腾  李丽 《经济师》2023,(11):12-13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面对工科发展的形势,引导工科院校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与时俱进地转变就业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才能实现高质量就业。文章通过厘清当前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研究影响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韩宇 《经济师》2023,(8):167-169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构建稳定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对于整体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们必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最基本的就业问题,高校大学生是当前社会就业难题的主体,更应当加以重视并妥善解决。文章基于就业优先战略思想,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推动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必然性、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