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业板即将在中国推出,本文针对《管理办法》在发行条件、发行程序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总会计师》2009,(8):10-11
据中国证监会消息,日前,第一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第一届创业板发审委的成立,标志着创业板发行工作即将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3,(13):168-170
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推出以来,一直存在发行价格定价不合理问题。本文分析了在创业板估值中常用的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对创业板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估值特点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创业板发行定价中发行人和承销商在财务数据采集、发展速度设定、类比公司选择、无形资产评估等四大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创业板监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改革发行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超募现象的制度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  崔毅 《财会月刊》2010,(8):31-33
本文根据创业板上市以来出现“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高募集资金”的“三高”特征和超募现象普遍、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低和盲目投资等问题,指出其根源在于现行股票发行机制和定价机制的不完善,并提出了完善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创业板上市以来出现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高募集资金的三高特征和超募现象普遍、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低和盲目投资等问题,指出其根源在于现行股票发行机制和定价机制的不完善,并提出了完善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业板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上市融资途径,但准入门槛和监管要求依然较高,发行审核制度不尽合理,应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新股发行制度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从而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在创业板上市的28只股票为研究对象,以网上发行中签率、首日换手率、网下发行中签率、首日交易金额等作为投资者情绪的衡量变量,通过检验投资者情绪与创业板上市股票初始收益的关系,发现投资者情绪变量中只有网上发行中签率与首日初始收益高度相关.通过构建投资者情绪与首日初始收益的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在创业板上市的股票其首日初始收益主要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在创业板进行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齐忠恒 《英才》2009,(5):36-36
一种观点正在业界蔓延:今年证监会必定会修改发行规则,引入存量发行政策,而且肯定会在创业板市场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9.
康庄 《中国企业家》2010,(10):35-35
已荣登创业板“第一神奇股”的碧水源(300070.SZ)也许并不知道,自己正在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碧水源是今年4月21日登陆创业板的5家公司之一,发行价格为每股69元,  相似文献   

10.
IPO抑价是股票市场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是过大的抑价则反映了股票发行定价机制的失灵,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将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2009年10月30日开市以来至2010年10月26日为期一年的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共134家上市公司首日IPO抑价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上市首日换手率和IPO抑价率正相关;发行价格和IPO抑价率负相关,即发行价越低,IPO抑价率越高;每股收益和网上定价中签率的高低对创业板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此外,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相关制度,笔者认为我国创业板较高的IPO抑价水平还主要受发行、定价制度和交易制度改革割裂的影响,对此我国股票交易制度应做出必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至今已经有几十家公司在其上市,且都以高成长性著称,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及相关方面等具有别于其他市场的特征。本文结合创业板IPO的抑价率、市盈率、中签率、发行价、每股收益、发行规模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比较,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陈晓丹 《价值工程》2010,29(28):36-37
本文对创业板在中国的设立背景以及在中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创业板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从而能够正确认识创业板市场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探寻降低创业板市场风险的手段和措施,促进创业板市场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3.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4月13日说,今年将修订创业板首次发行上市(IPO)管理办法,创业板再融资办法也正在制定中。  相似文献   

14.
严睿 《英才》2009,(7):102-105
创业板的推出会从根本上改变创投行业的发展,同时为创投公司带来巨大的资本增值空间。谁能复制“甲流概念股”的彪悍行情?或许创投概念忮可能做到。6月中旬证监会成立了“创业板发行审核办公室”,酝酿多年的创业板似乎终于迎来了鸣枪开跑的倒计时。实际上,近一段时间关于创业板的各种细则也在紧锣密鼓的出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创业板市场IPO的发行定价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利华 《企业经济》2005,(10):223-224
确定我国创业板市场股票的发行与定价方式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即我国创业板的功能定位和特点、我国主板市场及海外市场有关的经验和教训等。通过分析,建议创业板发行方式采用上网发行与向机构投资者配售的方式;创业板定价方式可在考虑机构投资者参与定价方式、保护中小投资者定价方式和公司股票内在价值估值定价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公司自身实际情况予以选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经历了近十年的磨砺后,创业板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证监会自7月26日起开始受理创业板发行上市申请,9月1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审会审核首批7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申请,7家公司全部通过审核。自此,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国创业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惠琦 《企业导报》2009,(5):12-13
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筹备十余年之久的中国创业板市场于5月1日起正式开启。业内人士认为创业板公司将有三大来源,即排队中小板的拟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和部分新申请创业板的公司。此外,一些与创业板定位契合、对创业板情有独钟的新兴企业也有望首批亮相,其中大批是从事新经济、新商业模式、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近十年的磨砺后,创业板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证监会自7月26日起开始受理创业板发行上市申请,9月1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审会审核首批7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申请,7家公司全部通过审核。自此,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9.
创业板的设立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本文首先介绍了创业板推出的意义,分析了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的区别,然后结合广西的实际,分析创业板的推出对广西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以及提出促进广西中小企业到创业板融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助推力一直深受融资问题所困扰,创业板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饥渴的现状。本文从困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以探讨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创业板融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