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转型时期,以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地区行政垄断扭曲了投入一产出关系,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损害产业效率。本文以转型时期的中国制造业为例,通过构建产业受保护程度指数和产业效率指数等主要变量,实证分析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地区行政垄断对产业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受保护程度与产业效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产业受保护程度越高,产业效率越低。这就说明,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地区行政垄断行为导致了制造业产业效率损失。打破地区行政垄断、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和产业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李真 《山东经济》2012,(5):37-44
以产品市场为例,借鉴战略性贸易政策和区域贸易自由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国内市场一体化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区际贸易中的行为选择机制是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只要地方政府通过行政垄断行为在区域市场间设置壁垒的成本不高,地方政府总是倾向于借助垄断行为追求辖区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行政垄断行为所面临的实施成本取决于中央政府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力度、对地方政府行为有效甄别的能力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同时也取决于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地区性行政垄断、城市化水平对企业出口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研究框架,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Tobit模型以及Heckman选择模型研究地区性行政垄断、城市化水平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以及城市化水平对地区性行政垄断与企业出口规模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地区性行政垄断是导致企业进行出口扩张的重要原因;同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出口规模,并且城市化水平对行政垄断与企业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这说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因行政垄断而导致的企业对出口的依赖。  相似文献   

4.
目前,影响我国市场行为的主要还是具有浓厚行政垄断色彩的市场结构。从微观层面上看政府在不断地退却,市场在不断地挺进.但是在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微观、中观和宏观屡面上,政府职能的转变滞后于市场化进程的要求,所以形成了比较严重的行政垄断,表现为所有制垄断、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等等,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和具有严格等级制的行政组织来维持垄断地位,同时,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又融合为一体,形成了极强的超经济垄断,进行排它性控制,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我国商品市场的分割程度及变化趋势,利用1985--2005年的国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测度了市场分割度,发现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同时,本文考察了影响商品市场分割程度的因素,重点考察了地方保护行为、对外开放程度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国有企业就业比重、进口、出口及FDI皆以不同程度影响着国内商品市场的整合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前,影响我国市场行为的主要还是具有浓厚行政垄断色彩的市场结构。从微观层面上看政府在不断地退却,市场在不断地挺进,但是在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上,政府职能的转变滞后于市场化进程的要求,所以形成了比较严重的行政垄断,表现为所有制垄断、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等等,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和具有严格等级制的行政组织来  相似文献   

7.
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分割、尽快划分自然垄断业务与竞争性业务、改革投融资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是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下一步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中逐步放松市场准入、打破行政垄断、积极培养市场主体、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是改革的重点。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能源综合发展战略、按照现代管理模式对政府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独立公正的行业监管机构、构建以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设定改革过渡期。  相似文献   

8.
地方保护程度的度量是实证研究国内市场分割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从企业跨省流动的角度测算了各地建筑市场的地方保护程度,并利用2002—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国有建筑企业的产值规模、建筑业对地方经济的劳动就业和税收贡献是影响建筑市场保护程度的因素。这表明,地方政府作为各地建筑市场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具备了保护本地市场的动力和条件。因此,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国有建筑企业改革,是打破建筑市场地方保护主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文章利用相对价格方差均值方法测度了全国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发现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在逐渐上升,但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并未呈同样上升趋势。地方竞争导致的地方保护和分割负面现象、要素市场流动管制行政色彩较重、基础设施缺乏互联互通、疫情冲击是造成我国现在市场分割的直接原因。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内涵。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市场提供统一的基础性制度供给,统筹好安全和发展、全国和地方、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单一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业集中度影响产业工资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熙  彭璧玉 《改革与战略》2009,25(1):154-158
产业集中度是刻画产业市场结构形状和大企业市场控制力的一个标志性概念,系区分市场结构是趋于垄断还是竞争的主要依据。文章以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决定工资水平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工资水平与产业集中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我国的行政垄断对产业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打破行政垄断行业工资水平过高的局面,大力推进企业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丁浩 《山东经济》2006,22(6):10-12
地方行政割据垄断和资源短缺是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从动态角度分析了在我国地方行政割据垄断下对不可再生资源过度抽取的必然性,并为消除地方行政割据垄断,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保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价格法对中国省区市场整合进行了测度,并以此为基础归纳了省区市场整合的四个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场是整合而非分割的,省区市场整合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市场整合程度最高,但省区是否相邻不影响市场整合的测度结果。在省区两两市场整合测度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省区之间的俱乐部整合情况,结果发现在市场总体整合程度稍低的中、西部地区存在大量整合俱乐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1993—2011年间28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市场分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分割并非一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是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先扬后抑。本文的研究样本大部分在该二次曲线的拐点以左,说明中国大部分省份仍然处在受益于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的阶段,这也说明为什么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能在中国一直存在。此外,本文详细探讨了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加入WTO之前,市场分割通过促进固定资本投入和减缓政府消费比重来促进经济增长;而加入WTO之后,市场分割通过减缓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固定资产投入阻碍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地方保护卷土重来,方法手段频频翻新,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以至于国人都怀疑起来,中国真能按照WTO规则建立统一市场?地方政府如此乐此不疲的地方保护真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吗?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垄断损害效率,竞争带来繁荣。这种利用行政手段维持的市场垄断,不过是饮鸠止渴的权宜之计,虽能暂缓地方利益的流失,但却动摇了地方长期发展的根基。从各地实践来看,实施地方保护后患无穷。  相似文献   

15.
杨燕英 《改革》2012,(2):126-132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存的地方保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政府采购制度的健康发展和政策功能的发挥,造成政府采购的市场分割、地区封锁,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治理政府采购地方保护仅从政府采购内部进行是难以真正奏效的,必须通过对政府采购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共同治理,实现内外结合,才能真正消除政府采购地方保护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刘俊  邱琬琬 《特区经济》2013,(10):47-48
本文采用勒纳指数衡量垄断程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方法对浙江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垄断趋势及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显示浙江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与区域发展水平负相关,整体上表现为垄断特征并逐年提高。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垄断定价模型,从市场势力的视角分析房价刚性的根源,发现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吉芬商品特点,开发商有能力和动力阶格合谋,市场垄断是造成房地产价格扭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刊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格局,其市场结构仍属十典型的寡头垄断结构.本文将实证分析论证中国现有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并将中困保险市场和国外保险市场结构与绩效进行参照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保险市场现存结构并未对市场绩效起明显的正效用.因此,中国保险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应是由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过渡,中国保险市场结构的目标模式应为垄断竞争市场.  相似文献   

18.
市场分割的不良影响及打破分割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分割是产生垄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表现为产品市场、投资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地区分割。地方和部门利益为市场分割提供了动力,政企不分和管办不分为实行市场分割提供了能力。市场分割在宏观上阻碍了国内统一竞争有序市场的建立,削弱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在产业发展上,割裂了产业联系,延缓了产业演进;在企业管理上,抵消了企业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的发挥。打破分割必须完善分税制,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实现政企分开,加快市场立法,树立市场执法的权威。  相似文献   

19.
地方保护主义与中国省际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各地区的企业所有制结构以及地区间劳动力市场分割等三类指标,本文分析了地方保护主义如何影响中国的省际贸易。基于边界效应模型,本文的大多数实证结果表明:省际贸易的边界效应较低,地方财政收支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省际贸易,但是地方政府仍然出于保护本地国有企业的目的阻碍地区间贸易。地方保护主义作为一种贸易壁垒确实阻碍了全国市场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吸引外资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外商投资却在不同国家、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区别于以往基于吸收能力的门限机制解释,本文利用2001-2013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将地区的律师数量作为一种制度性要素供给用来测度地区的司法环境的指标,分析了以司法环境为主要构成的东道国制度设计如何调节地方保护影响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司法环境的改善能够降低由于地方保护带来的市场分割效应,同时也能减缓由于地方保护对FDI溢出效应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