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92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也明确化了,那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公司制。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途径就是公司制改造,公司制改造的重要一环也就是要改革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所谓“内部人控制”,是自90年代国际经济学界在研究中国和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经济体制转轨问题时所提出的一个范畴。意指原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掌握公司决策、管理大权并拥有信息优势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称“内部人”),在委托代理制尚不健全并存在漏洞的前提下,由于与股东的目标函数不同,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或家族利益,往往偏离股东利益要求,产生过分的在职消费、行为短期化、工资侵蚀利润等行为,甚至把国有资产当作自己“寻租”的猎物,侵吞、蚕食国有资产。这种“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理论界在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研究中大量使用“内部人控制”命题的问题作了分析。并且指出: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并不存在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等所分析“内部人控制”问题,人们所说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实际上是我国国有资产的“代理人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内部人控制”现象与会计委派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客观存在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可以看作是一组契约的结合。在广泛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者与代理人(管理当局)存在着效用的差异。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所有者和管理当局都力图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所有者追求剩余索取权,而管理当局追求...  相似文献   

6.
7.
“内部人控制”现象是国有企业的一大特征。人们通常认为这是导致国有企业经济绩效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超产权论模型出发,强调了产权激励和竞争激励共同作用于企业治理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竞争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试图在运行机制上全面描述内部人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
9.
“内部人控制”与会计委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需要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 ,培养这种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 ,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日益“凸现” ,严重制约国有企业长足发展。如何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推动国企改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一、“内部人控制”的由来“内部人控制”(InsiderControl)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座教授、日本政府科学与技术顾问青木昌彦 (MasahikoAoki)在分析了 2 0世纪 70年代和 80年代中欧、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上提出的一个概念。目前 ,学术界对“内部…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已成为经济生活中常见且严峻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以企业“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出发点,从“内部人控制”的角度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从而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 ,大多企业逐渐建立了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施展手脚提供了广阔空间。全球范围的“经理革命”证明 ,两权分离的治理结构对促进企业发展起了巨大作用。然而这一结构日益暴露出“代理成本”问题。两权分离的治理结构存在委托和代理关系 ,而这种由代理关系产生的股东或公司债券人与公司董事、经理之间的利害冲突衍生了“代理问题”。代理成本过高和“内部人控制”制度紧密相连。所谓内部人 ,是指企业内部掌握了企业监控权的经理人。随着“经理革命”的影响 ,企业资产所有者不再经营企业的运…  相似文献   

12.
一、企业内部人控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现代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前提下形成的,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不一致,由此导致了经营者控制公司,即“内部人控制”的现象。筹资权、投资权、人事权等都掌握在公司的经营者手中即内部人手中,股东很难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股东利益与经营者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如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过度投资、过分的在职消费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股东的长远利益,提高了代理成本。而权利的过分集中又使得“内部人”控制着会计信息的诚信程度,在经营者利益的驱动下势必会制造出诚信程度低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认为"内部人控制"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并相应提出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首先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防治"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内部人控制和内部人控制问题 内部人控制(Insidercontrol)这一概念是由青木昌彦教授(Masahiki Aoki)在研究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企业状况时提出的.因此,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就决定这概念具有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隋锡灿 《会计之友》2004,(11):13-14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产生了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了“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又使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引发全社会整体福利的下降。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制度创新,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必须控制和防范“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讨论了企业中"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从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提出,"内部人"控制的成因及在当前企业转制时期"内部人"控制的种种具体表现,最后提出了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尽快规范改制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经营者业务活动的监督;建立名符其实的经营者劳动力市场,只有这样,才可能将这一现象限制在最小影响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所谓“内部人控制”(insider control,inner member control),是指在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企业经理人员事实上或法律上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他们的利益在公司战略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内部人控制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股权分散或所有者缺住,经营者事实上或依法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内部人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产物,具有充分的合理性。本文利用现代企业理论、从法理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内部人控制将会产生消极后果。但可以通过改变经营者的选择方式及赋予其一定剩余索取权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由"陈同海案"引出对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思考,文章主要围绕"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主要表现、原因的分析,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内部人控制是指在步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企业失去外部所有者(主要是国家)的监督和约束,致使、“内部人”(企业经理和职工)利用所掌握的经营权和部分产权,为谋取私利而控制企业,以致严重侵害外部所有者利益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