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并把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十五大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虽一字之差,确反映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法制,一般是指法律制度,相对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而言是涉及与法律相关联的各种制度,如立法制度、司法制度等.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在立法,突出的是有法可依,强调的是如何搞好法律制度的建设.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法商融合",是指将法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全面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将追求效率的经济价值观与方法论,同追求公平的法治价值观与方法论有机结合,以实现主体权益均衡发展和企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企业法治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企业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首要的就是要推进全面依法治企,提升依法治企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法商融合。所谓"法商融合",是指将法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全面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用法的思维和理念制定规则,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因此,正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前提。那么,应当如何更好地理解"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困扰"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的两种错误认识目前来看,无论是在思想认识领域,还是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凸显了党中央对法治国家建设的高度重视。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企就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来治理企业,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为加快建设法治企业,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将按照全员守法、全面覆盖、全程管控的要求,实现依法治理、依法决策、依法运营、依法监督、依法维权。本期"话题"栏目的主题是"依法治企大家谈",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实现国家法制化的管理是现代国家管理工作最终目标,近些年来,我国也在不断的完善我国法治,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我国社会和企业的管理活动都纳入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实现我国企业社会综合治理法制化,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依法治校对学生管理的要求就是依法管理,实现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校。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的所在。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顶岗实习管理和处理、预防高职生意外伤害事故方面,提出了依法管理的建议和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欧阳萍 《冶金财会》2022,(12):43-46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20年以来,中央要求把“过紧日子、节约为民”落到实处,精打细算深化预算管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内部控制是依法治国在基层单位治理层面的具体体现和工作抓手。本文以J省属高校K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预算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和问题,提出完善高校预算业务内部控制的建议。旨在指导高校提高预算业务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竞争、依法发展十分必要。电力企业国际化发展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在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由于法律问题影响业务进程甚至折戟沉沙的案例比比皆是。此前,国资委专门  相似文献   

9.
一、人治和法治既是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也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 1.人治和法治的基本概念:人治是指依靠执行者个人的贤明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法治即依法治国,是一种以法律法规来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 企业管理中的人治是指:以管理者自身素质所决定的个人行为代替企业行为来实施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法治是指:管理人员按照法律法规、合法契约和制度代表企业行为来实施管理。在这里,法治的“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国家法律、条例和地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先后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政策通过法律程序成为国家法律后,我们实施法律就是贯彻党的意志,依法办事就是执行党的政策。各级党委要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理解法治思维是规则思维。法律规范是普遍的  相似文献   

11.
法治是现代社会最核心的价值、最突出的标志,也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最基本方式、最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清醒、深厚、高度的历史自觉,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法治理念、治国方略、治理体系、执政方式等方面都实现了重大突破,为我们党更好担负起治国理政这一伟大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治理走出了一条新路,国家治理也走上了一条新路。这“新”体现在很多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重要战略部署,这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改革中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依法治国是社会有序、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中国石化而言,法治中国是中国石化兴旺发达的根基,法治石化是每一名中国石化人幸福安康的基石。傅成玉同志在集团公司党组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直接关系到国家在各个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特别是国家的行政执法管理,依法行政是建立法治国家和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的方略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依法行政。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得国家的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进而达到法制化的标准: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在全国宣贯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国家专门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结合到军工企业,合同特别是军品合同契约意识的加强也将是一场深刻革命。军品合同是指在导弹武器系统和航天运输系统等军品型号或项目科研生产过程中所签订的合同,它在性质上大部分属于科研合同。目前,科研合同制度在国内外都比较盛行,如美国的核反应堆、波音747飞机、星球大战计划等都是通过签订国家科研合同的形  相似文献   

17.
微博     
<正>@王哲天天申论要实现大气环境质量达标,依赖于三类群体的作用:政府、企业和公众。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是题中应有之义。就大气环境治理而言,企业是污染治理的主体,政府是监管企业的主体,公众是监督政府和企业的主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公路客货运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公路客货运输灵活、方便的优势得到发挥。与此同时,由于利益驱动、市场不规范、法制观念淡薄、管理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三超"问题日益严重。经过多年治理,"三超"现象有所缓解,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超"被认为是造成道路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多发的公路安全事故则将治理"三超"工作推上了快车道,国家治理"三超"的手段也  相似文献   

19.
论依法行政     
一依法治国是一项重要的建国方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说,“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方略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所以法制工作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企业在确保国家战略安全和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且经过几代航天人奋斗拼搏、凝聚而成的航天精神也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