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物业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巨大价值被重新认识。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已经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和谐宜居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那么,物业服务企业应该如何参与社会治理呢?物业管理行业参与社会治理的意义、路径、价值有哪些?4月24日,本刊特别策划"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线上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真如物业有限公司是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市文明单位,国家一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员单位,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公司管辖产业260多万平方米,物业类型包括商品房住宅、售后房住宅、公众物业等,其中1个小区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住宅小区,4个小区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几年来,公司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又导入了OHSASI8001职业健康和  相似文献   

3.
目前,住宅小区物业自治在实践中遇到许多困难,集体行动难以达成。自治中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业主积极性不高,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物业自治的解决路径,本文从机制、管理、技术和服务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物业管理自治的思考。物业企业可通过阿米巴经营方式细化经营指标,以提高业务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为加强党对物业管理行业的领导,曹县以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物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推动建立健全物业行业协会、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做到应建尽建。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是群众关切的身边“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环节,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密切相关。山东省曹县物业行业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深圳市罗湖区作为内地首家物业服务企业的诞生地,积极拓宽基层治理路径,将物业服务企业纳入基层治理体系,打造深圳先行示范“治理品牌”。  相似文献   

6.
<正>刚刚过去的7月28日,全国政协第十五次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把主题聚焦在了"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上。物业服务企业是城镇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行政管理手段下沉的有效手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让物业管理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作为社区"科技防疫"的手段,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通"线下+线上"的立体布防和服务体  相似文献   

7.
<正>武汉福星惠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咏梅在12年间不断带领企业成长壮大。她带领团队将物业服务端口前移,成立前期介入小组、验屋交付小组和保修中心,将以往需物业处理问题杜绝了60%,大大降低了后期物业管理的工作压力。从最初10万m2的管理面积猛增至2014年年底的近1000万m2,福星惠誉物业只用了10余年。公司管理的水岸星城从全市1200多个社区中脱颖而出,获"江城十大最美社区"称号,汉口春天、金色华府等多个项目获得"湖北省物业管理示范小区"、"武汉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等数十项荣誉称号,为和谐社  相似文献   

8.
<正>小区的道路和停车场每天应该清扫几次?公示的物业服务电话应该是24小时还是16小时有人接听?你享受的物业服务是什么等级?今年上半年,上海的住宅小区有望实行“菜单式物业消费”,小区业主享受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从此有了可以具体参照的等级标准。近日,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出台的《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试行)中,对普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进行了量化分级,明确了从高到低三个服务等级的具体内容。上海市房地局物业处的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标准》的出台,对全国物业管理行业都具有指导意义,能够促进、完善起步较晚的物业管理行业。而上海正在立项研究的物业收费分等定级课题,  相似文献   

9.
住宅小区是市民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城镇运行的基本单元,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的神经末梢。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基层社区各方力量都积极参与,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但是,在城镇住宅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实践中,相比居民委员会(居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同属"三驾马车"的业主委员会(业委会)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甚至成为城镇社区治理的明显短板。  相似文献   

10.
<正>复盘此次疫情的防控过程,笔者以为智慧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是当前许多物业服务企业存在的短板。新冠疫情把物业管理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当"挑战"与"机遇"并存时,躬身入局的物业人更应开启一段思考之"旅";去探寻、去发现,怎样的能力才能匹配当下业主的要求?复盘此次疫情的防控过程,笔者以为智慧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是当前许多物业服务企业存在的短板。因此,今年的能力建设年,我们唯有"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智慧服务能力建  相似文献   

11.
30年前深圳首现“物业管理”,现已在全国普遍施行,并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对中国的房屋与住宅的管理服务工作做出了贡献。但目前各地不少住宅小区都发生不良物业企业与业主的对抗矛盾,个别严重的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宁。3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冷静地进行反思:难道住宅小区里由物业企业负责物业的管理服务,就是当今中国物业管理的惟一模式?如何才能使住宅小区的管理服务工作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2.
物业管理机构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主体之一,对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基于物业管理主体性视角,运用公共物品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物业管理融入社区治理的理论逻辑,进一步结合案例研究,提出我国物业管理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即通过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四个维度提升物业管理效能和物业服务水平,发挥物业管理机构在服务提供与参与治理方面的作用,实现社区治理的社会性与公共性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国人对物业服务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物业人坚守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为社区居民拉起一道安全防火墙。而在这特殊时期,智能物业体系的运用,让人们体会到了无接触智慧型物业管理的优势。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满足业主的多元服务需求,如何提供更全面、更优质、更健康的生活服务,如何更好地让  相似文献   

14.
虹达物业     
<正>上海虹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物业管理一级资质企业,通过英国UKAS质量、环境认证体系的第三方审核,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公司成立至今,一贯秉承虹达物业服务理念及品牌意识与物业管理市场的融合,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公司在物业  相似文献   

15.
1月5日,住建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从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发展生活服务业等方面对提升住宅物业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出了要求。“十四五”规划建议中,鼓励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城市治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鼓励物企加快创新发展,加速智慧物业转型升级等。  相似文献   

16.
从物业服务企业视角看条例,物业服务企业一方面是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另一方面是物业服务市场的服务提供者。自3月27日《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以来,社会各界非常关注,学习和讨论热情也很高。学习和讨论条例可以有许多角度和方法。笔者倾向于从不同主体的角度来观察新条例的新变化,进而分析未来北京市物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方向,以期为大家研究条例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20年的管理经验使广东华侨物业从最早的单一住宅小区管理服务到能提供各类项目的物业服务,与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宗教机构、运输机构、海关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服务关系,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广东省华侨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全国较早晋升一级资质的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许建华同志,作为前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的副会长、前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协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背景下,城乡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居民生活的共同体,是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中之重。"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蔓延,疫情防控工作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在复杂的局面中,如何有效防控疫情,成为对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巨大考验。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作为专业的服务供应商,在各地政府的指导和组织下,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构建联防联控社会治理机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份,上海东湖物业管理公司等三家物业服务企业被命名为上海名牌服务企业。之后,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主办了"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CEO系列讲座",邀请名牌企业进行讲座。6月23日下午,上海东湖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李风应邀主讲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品牌建设",来自上海市部分物业服务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800多名参加。李风结合东湖物业创品牌的实际操作案例,与行业同仁分享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品牌理念及管理经验。本文节选部分内容,供业界进一步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20.
张茜 《上海房地》2023,(3):40-43
多年来,物业管理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深刻影响着政府基层治理能力、人民生活水平及物管企业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已成为整个物业管理工作的主题。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其物业治理的认知及实践颇具借鉴意义。本文基于上海“三目标,一生态”智慧物业建设模式,通过梳理近年智慧物业建设相关成果,研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智慧物业的建设思路,探索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的共生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