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商》2015,(40):165-168
本文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了公用财政支出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发现公共财政支出促进了民营企业投资,并且公共财政支出上升增强了利润率增加时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发现政府补贴显著的促进了企业的投资,并且减少了资产负债率对企业投资的负面影响,提高了利润率对企业投资的正面影响。因此,公共财政支出以及政府补贴不仅是政府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基层财政支出配置模式是影响低收入人群福利水平和贫困发生概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构建财政支出结构效应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面板Logistic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检验村财政各项支出项目对农村家庭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效应.全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村财政人均教育投资对农户的扶贫效应最大,其次是农业水利生产投资,而村财政对村民的转移支付和行政费用支出的减贫效应较弱,其中直接拨付给村民的支出助长贫困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降反升.此外,村财政各项支出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年份具有显著差异,且随着家庭中户主受教育年限、性别、年龄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异质性.有鉴于此,在制定扶贫支出政策过程中应注重各类家庭的个性特征,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同时,适度增加基层财政的教育支出、农业水利生产投资等生产性支出的比重及规模,杜绝简单粗放、大水漫灌似的单一直接补贴或非生产性支出模式,提高贫困农户的“造血”能力,切实缓解农村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湖北、山东和吉林3省178个县(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辖区人口和面积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与人均财政支农、教育、卫生、社会管理及总支出呈U型关系,辖区人口规模为100万左右时,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相对最有效率、人均公共支出最少;面积的扩大将引起人均财政总支出、支农支出、教育支出的增加,且面积与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呈倒U型关系;而辖区面积对人均财政卫生、社会管理支出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这对确定最佳县(市)辖区规模,促进地方公共品供给及公共支出的效率化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估是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管理公共支出的间接监督管理方式和手段,是提高教育支出效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阐述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现实意义,分析推进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有利条件,提出公共财政教育支出评价的基本思路,设置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时磊 《财贸研究》2010,21(4):62-67,74
利用苏北农村家庭数据,检验政府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是否会因农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实证结果表明,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政策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家庭消费支出,但对农民家庭教育支出和生产支出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意味着,在现有条件下,对农民家庭而言,家庭收入用于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的边际福利意义小于消费支出,农民家庭没有教育投资激励。农民家庭教育投资激励不足,可能是由于农村教育回报率过低所致,而农村教育回报率过低则是由一系列问题造成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教育回报率,提高农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2014到2018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不断加大,逐渐凸显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例如,教育投入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研究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不仅对于推动财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还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教育支出比重与财政教育支出比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对于我国农村居民教育支出比重与国家财政教育支出比重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均将导致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占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并且长期下降幅度比短期下降幅度要大。建议增加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发挥其"挤出效应",减轻居民教育负担,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教育消费公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分析了不同的养老保障类型对城镇家庭消费量及其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的家庭相比,参保家庭的消费支出将增加19.2%,拥有退休工资的家庭将增加20.7%;从不同家庭类型来看,社会养老保障对低收入、老年组的消费促进作用显著;而在消费占比上,家庭用品的消费支出占比相比没有社会保障的家庭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95—201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探寻分权体制下地方财政自主性、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动态影响机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地方财政独立性增强和社会性支出增加具有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经济性支出在短期内会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维持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财政支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财政支出中,财政投资具有生产性,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说明如果今后增加教育、科研、卫生等支出,优化投资结构,增加基础设施等制约经济增长瓶径等方面的投资就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消费与经济负增长相关,这说明我国的财政消费规模已超过了合理的界限,如行政机构人员过多等问题,政府应该结合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合理界定公共支出范围,削减财政消费规模。本文通过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府在促进文化消费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和2016年的家庭经济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对家庭文化消费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在城镇和农村家庭、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中表现出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增加有助于提高家庭文娱支出占比,且在缩尾处理和更换关键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中,核心结论仍然成立;但是,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对文化消费的挤入效应主要局限于城镇家庭及中低收入家庭,对农村家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家庭的刺激作用不显著。应继续扩大文化事业财政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重点扶持农村文化娱乐消费,同时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12.
曾淑婉 《财贸研究》2013,24(1):101-109
通过构建财政支出、空间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析框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考察1998—2010年中国大陆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分项财政支出中,教育、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就业支出与技术进步均具有正相关性,而农业支出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显著;一个地区的财政支出,尤其是教育和公共服务支出对相邻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会产生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纵观全球,世界上大部分的经济强国,同时也是教育强国。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国家要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专门提到,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1]。截至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共有4002万在学人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在国际上通常认为,精英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以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毛入学率在15%-50%,从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我国已经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等学校数量不断增加,专任教师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招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对教育经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何能在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当前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浅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就是对公共部门财政支出作为评价对象的评价工作,也就是对公共部门财政支出的绩效作为评价内容的工作。财政支出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要遵循全面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统一领导与分类管理等原则。常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综合指数法等。  相似文献   

15.
孙慧玲 《商业研究》2005,(3):136-138
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目标的确立 ,公共支出呈上升趋势是一种必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运行状况是公共支出增长快于公共收入的增长 ,财政收不抵支 ,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公共收入是公共支出的前提和条件 ,公共收入不足直接影响到国家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而公共收入的状况主要取决于国家财源状况 ,因此加强财源建设 ,优化财源格局是整个经济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腐败侵蚀与财政支出扭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95—2006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腐败对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腐败激励了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促使支出结构变形;腐败显著地推高了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但降低了社会文教支出的比重。  相似文献   

17.
Multidisciplinary innovation is the main engine of growth fo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conomies. Innovation requires the participation of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all economic agents. It also requires public spending o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frastructures. Our main goal is to emphasize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a growing innovation economy. Developing a non‐scale, idea‐based, one‐sector growth model with complementarities and productive public expenditure, we analyse theoretically the growth effects of an increase in productive public expenditure, which we find positive in the short, medium and long run.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人民生活福祉和社会稳定。为了让企业吸纳更多就业,政府对企业进行了大量补贴。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本文聚焦政府就业补贴、劳动保护政策与就业这个主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政府补贴有助于推动企业吸纳更多就业,劳动保护能够协同政府补贴促进就业,政府补贴通过“政治许诺效应”和“融资效应”影响就业,地方人力资本积累强化了政府补贴对就业的正向影响;与资本密集型企业相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政府补贴强化就业的效应更明显;政府补贴增加了企业产生冗余雇员的可能性,冗余雇员在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years.China's public finance put social construction high on the agenda and 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on livelihood insurance and improvement.The 2003-2007 public financial expenditure reflects a fact that the government isputting more emphasis on livelihood andissues concerning the peo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