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酒由冠生园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上海冠生园华光酿酒药业有限公司荣誉出品。冠生园创建于一九一八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名牌老字号企业。  相似文献   

2.
想必大家一定不会忘记今年4月26日到5月3日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连战大陆行.这次60年来的历史性的会晤为海峡两岸带来了和平的愿景。然而,就在连战的“希望之旅”上海站中.有一个小小而意义深远的元素,更加烘托出这个以“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的历史事件.那就是上海台商协会宴请连战一行的“助兴”用酒——和酒。虽然只是细节.但是作为上海本地企业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和酒产品.此次能参与到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就连央视的主持人白岩松都在跟踪报道之余.都无不感叹“上海商人真是精明啊!”作为广告类专业杂志,《广告导报》首家走进冠生园.走进和酒.深度探究了“和酒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3.
黄保啤信息     
《糖烟酒周刊》2005,(43):36-36
北京黄酒市场近况,石家庄黄酒市场逐渐升温,会稽山携手央视,椰岛鹿龟酒宣传主题即将全面更新,莲花山当归酒上市试销,燕京继续南扩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前三季度青岛啤酒利润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正> 山东威海金猴集团改变了过去看样订货的营销方式,将开发的产品先小批量生产,投入到全国一些大商场进行试销,然后再依据试销情况有选择地投入大批量生产,这样便减少了产品的积压。1995年该集团开发了1000多个品种款式的凉鞋,经试销确定了200种进行大批量生产,上半年共生产了120万双,产品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7,(7):107-107
2006年对于津酒集团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是2006年初职代会的主题,一年过去了,是否实现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2006年的津酒集团,如果用最少的文字来描述,就是“突破”。经过我们的奋力突破,2006年是辉煌的,壮丽的,令人难忘,值得回味。可以预言,在打造百年品牌的漫漫长路上,2006年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年,津酒人将永远铭记。因为在这一年我们突破了几十年来没有达到过的销售额。我们突破了几十年来形成的主观障碍,让津酒人看到了我们可以走得更高、更远。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档酒市场经过几年的拼杀,逐渐实现了第一轮的淘汰,除了国窖&;#183;1573和水井坊外,大部分新开发的高档产品都很难形成气候。许多经过一番炒作后,或者萎缩到区域市场。或者偃旗息鼓了。但与此同时,一些前期开发的高档品牌并没有在这些强势品牌的面前撤退,而是以全新的方式不断进行调整,秦唐金箔酒即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国保健酒产业,除中国劲酒一直保持了比较快的发展速度,2006年总体销售额突破14亿之外,保健酒市场的传统格局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除椰岛、致中和、张裕三鞭酒、等传统保健酒品牌之外,五粮液一系列保健酒产品和冠生园华光酿酒有限公司得力劲酒作为新生力量都以比较大的声势入市,企图成为产业格局的颠覆者。旧有格局相对稳固.新生力量成熟尚待时日,保健酒产业目前在总体上风平浪静。  相似文献   

8.
旺旺的危机     
《糖烟酒周刊》2004,(30):B012-B013
以休闲食品和儿童食品著称的旺旺集团对白酒发生了兴趣。不久前,旺旺集团在湖南推出了一款健康概念的白酒——神旺酒,称该酒口感独特、酿酒工艺及反传统的饮酒方式将受到年轻人的追逐,旺旺推出神旺酒,就是要改变中国传统的饮酒习惯,引领健康消费潮流。  相似文献   

9.
阮竟成 《国际市场》2009,(12):50-52
提起享誉海内外的旧时上海四大食品公司之一、有“月饼大王”之称的冠生园,“老上海”便会想起奶香浓郁的大白兔奶糖、风味独特的牛肉干、陈皮梅和厨房里的佛手调味品、生字牌营养保健食品系列、华佗酒系列。然而,对于冠生园的传奇故事,却知者甚少。  相似文献   

10.
马来 《糖烟酒周刊》2005,(18):15-15
最近,茅台集团推出了一款高端茅台酒,该酒是三斤三两包装,目前市场价定为每瓶2580元左右。用茅台方面的话来说,这是茅台集团实施“一品为主,多品开发”战略、紧跟市场步伐的又一举措。事实上,在2004年茅台先后开发了神舟酒、名将酒、青铜酒等新产品,还针对个性化团体消费,为东盟博览会、贵阳烟厂、南京军区等开发了专用产品。  相似文献   

11.
郝志杰 《糖烟酒周刊》2007,(32):104-104
作为上海食品行业整合的一项重要内容,海派黄酒企业的重组目前已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但从持股情况来看,上海烟草集团持有冠生园55%的股权,而大光明集团仅持有其余45%的股权,因此双方重组在程序上将比较复杂,但冠生园和酒业务注入第一食品大势已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大酿酒企业在“四个转变”方针的指引下,改变了改革开放前白酒产品“高档质量、中档包装、低档价格”的落后面貌。但从开征从量消费税之后,许多企业为了生存和提高经济效益,竞相生产、开发高价酒,把优质产品同高价酒等同起来,把提价、换包装当作调整结构的主要手段,忽视了中档酒,放弃了低档酒。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3.
枸杞酒兴盛源于2002年宁夏红的全国招商!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宁夏红的销售额达到了3个多亿。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枸杞酒的蓬勃发展,宁夏的很多企业都推出了枸杞酒,江中集团西夏王酒业推出的杞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杞浓的销售额仅有几千万,但是其品牌知名度较高,而且其运作模式、市场定位都已经成了行业内所津津乐道的话题。现在,宁夏红和杞浓成了枸杞果酒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宋铮 《成功营销》2008,(8):85-85
市场上本无女性酒的区别概念,酒也本无男女之分.只因竞争激烈的原因.一些生产酒的企业另辟蹊径开发了女性酒这一细分市场,锁定单一、明确的女性目标消费群体.成就了另一种酒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5.
孟跃 《糖烟酒周刊》2007,(36):90-92
所谓“七销法”,是指产品成功上市要经历准销、试销、铺销、动销、旺销、长销和赢销这七大环节,这七大环节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6,(3):156-156
当“酒文化”这一概念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后,中国酒界经历了作坊酒、工业酒、广告酒和品牌酒为特征的几轮演义后,又进入了文化酒时代。于是,接连上演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文化酒战,让市场风起云涌,令千百酒厂唯文化是瞻,令消费者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糖烟酒周刊》2006,(23):52-53
五粮液国壮酒强势登陆陇原;杜康集团有望赴美上市;“枝江酒”喜获国家原产地保护;高原魂葡萄烈酒——-2006广东国际酒饮博览会大放异彩;剑南御酒隆重上市。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以黑土地为首的东北酒在华北、中原等地突飞猛进,让人们感觉到了东北酒势力越来越大。不过现在来看,尽管龙江家园和老村长依然操作不错,但与前几年相比,东北酒的影响毕竟小了许多。东北酒“断层”现象正变得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9.
卫星 《糖烟酒周刊》2006,(12):79-79
酒因时间的酿造而醇,情因光阴的累积而深。众所周知。国酒茅台集团在开发新产品的思路上一直是比较谨慎。茅台人有种理念:决不乱开发新产品,要开发就开发经典产品。  相似文献   

20.
日前,记者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旗下的一款文化战略品牌“老泸州”酒,已于2004年底成功完成了产品包装升级换代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