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金融企业上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银行上市预示着中国金融企业上市大幕正在徐徐展开,中国证券市场将真正出现名副其实的金融板块.
一、中国金融类上市公司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共有7家,如果考虑间接控股证券公司的上市公司,那么共8家金融类上市企业:银行三家,即深发展、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证券公司两家,即宏源证券和数码网络,宏源证券2000年3月才改组成证券公司,数码网络之所以可以归为证券类上市公司,主要因为数码网络公司拥有青海证券93%的股权,因此数码网络可以视为青海证券借以上市的壳资源.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WTO的临近 ,中国金融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竞争环境 ,如何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已成为中国金融企业必须解决的主要课题。而中国金融企业以股本融资方式上市 ,可以说是促进我国金融企业和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共生共荣的双赢举措。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企业上市的有关政策 ,然后从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金融企业上市的现实意义 ,并针对现行的资本市场监管规则 ,提出了创新要求与完善措施 ,最后对金融企业境外上市作了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金融企业是指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从事金融业务的法人机构。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我国金融企业到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发行股票几乎是一块空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金融企业上市的政策有了松动。近两年来,已有若干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获准上市,尚未上市的金融企业也在积极筹划,准备挺进资本市场,人们似乎已听到金融企业上市传来的阵阵脚步声。 相似文献
4.
金融企业是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和租赁业等,金融企业具有指标业,垄断业,高风险性和效益依赖性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5.
1990年中信泰富在香港买壳上市,掀开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的序幕,十年后,先后有50多家企业走出国门,到香港、纽约、伦敦等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融资总额上千亿元人民币,这些上市企业中“既有像中华网这样中国概念股风光无限好的辉煌,也有大半股价跃破发行价惨不忍睹的苦涩”,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之路可谓十年沉浮,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6.
海外上市意向的确定是公司内部的决策,主要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和具体运作情况来决策,主要包括:海外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判断:筹集资金的数量;融资工具的初步选择;海外上市公司的初步意向。可供选择 的海外上市的方式包括境外直接上市,买壳上市,造壳上市,存托凭证上市,可转换债券上市。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证券市场上,金融企业通过发行上市筹集资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金融股以其回报有保障、股本规模大等特点,成为稳定市场的中坚力量。国际上一些著名的金融企业,如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美林证券、高盛证券、汇丰控股、恒生银行等均是上市公司,并构成证券市场上的中流砥柱。而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只有屈指可数的7家,其中包括3家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2家信托投资公司(陕西投、鞍山信托)、1家证券公司(宏源证券)以及1家涉足金融业务的综合性上市公司(爱建股份),其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0.6%,市值仅占全部上市股票总市值的1.3%左右,这种局面与金融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加入WTO后,国内金融企业将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进程逐步加快,金融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面对国外金融机构的严峻挑战,我国金融业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加快股份制改造,创造条件争取早日上市,增强自身竞争力,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0.
去年此时,预测银行上市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有观点认为,不仅机制较为先进的新兴股份制银行可以上市,而且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可能民生也比较大。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截止年底,真正走入资本市场的只有民生银行玫家--这是继1991年深发展、1999年浦发展后的第三家上市银行。那么,今年的情形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12.
记者: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和内地进行的A H上市,创造了世界IPO历史上最大融资规模记录,众所周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由来已久,请您简单谈一下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14.
自管理层明确表示支持金融企业上市以来,国内不少金融机构纷纷加快上市步代,争取早日进入证券市场,上市是我国金融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竞争环境变化的需要,对我国证市场的发育成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金融企业上市意味着风险的增加,而风险又主要来自于我国目前市场的缺陷,上市金融企业的经营压力,股介波动风险以及全球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被并购风险等,鉴于我国目前肆市场现状及金融企业的特殊性,信息披露制度的亚格制定圾实施显得尤为关键,近期出台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披露编报规则》对上市金融企业的信息披露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刊评论员 《金融经济(湖南)》2001,(9):5-5
一向步履沉重,行动迟缓的中国银行企业近两年突然加速,改革举措频频出台,银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经济界人士都普遍认为这是国内银行业迎接入世前的一场热身赛。竞争,使整个银行行业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经营效益有了整体的提高,这从英国《银行家》杂志一年一度推出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可以知晓(该杂志历来被公认为评估世界银行业和各家银行实力的度量计),本年度国内共有14家银行进入世界1000家银行之列,与2000年度相比,总数增加了5家,排名总体已呈上升趋势。但银行的规模并不等同于银行实力,单靠自身的努力和本能的冲动,不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组织架构,要想保持长久持续的竞争力是不可能的。因此,银行业的改革急需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国内企业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到海外融资,方式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增发新股、间接挂牌上市、存款凭证、可转换债券、战略投资私募等。仅去年,就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移动(香港)、中国联通等多家大型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而中国移动(香港)公司更是在国内外投资银行的协助下,运用娴熟的资本市场操作手段多渠道低成本融资,包括去年7月份以优惠利率获得当时国内最大的人民币银团贷款125亿美元,10月在美国和香港金融市场公开增发新股融资41亿美元,同时发行5年期6亿美元SEC公开登记的投资级可转换债券等。今年6月份移动(香港)公司再次通过子公司广东移动通信公司发行50亿元人民币担保浮息债券,偿还相比成本较高的银行贷款,发行过程也采用了国际市场发债的惯用做法,如路演和市场化定价等。 相似文献
17.
从有关金融业并购的法律分析,各国对金融业并购的态度有所不同,美国和日本是这两种不同态度的典型。在银行并购方面,长期以来,美国对银行并购按《1993年银行法》的规定一直采取限制的态度,而日本1896年就颁布了《银行合并法》对银行合并行为进行鼓励,并从1916年开始了大规模的银行合并。而在银行对证券机构的并购方面,两国的态度却是一致的,都曾经明确禁止进行金融跨行业并购。 相似文献
18.
19.
伴随着自20世纪初开始的全球企业并购高潮,全球金融业也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并购,到目前已经整整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透过全球金融业百年并购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金融业并购行为演进过程与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经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经济金融化是全球金融业的前提和内在动力;金融全球化是全球金融业并购的外在压力和外部动力;金融自由化为全示金融业巨型并购清除了障碍,而全球金融业购则是金融自由化进程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