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成钢 《新财富》2009,(8):48-51
在去监管化、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推动下,出现了“破产风险外部化”、“挤兑风险全面化”、“金融机构巨型化和全球化”等新现象。产生了“大得垮不起”的金融机构,整个金融界由此陷入“无责任性金融”状态,最后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此,新时代金融监管制度的核心是回复金融责任性,封堵“破产风险外部化”的渠道、监管金融机构的规模、加强东道国对跨国金融巨头的监管,并立法规定金融机构需要政府挽救时其高管必须受罚,以此作为破产的替代。  相似文献   

2.
美周《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以下简称“法案”)是对美阂1938年颁布实施的《联邦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案》的重大修正。该法案包括四篇共42节。涉及的内容较多,整体上理念先进,科学性和操作性强。笔者认为,其预防为主理念、深入应用风险分析理论指导实践、详细规定企业如何履行主体责任、强化进口食品的境外检查监管、注重政府部门问的协凋合作和监管能力建设等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3.
浅议美国《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简称《法案》)条款浅析 1.关于“第111节掺假、假冒食品通报、禁止销售和召回”。该节《法案》对行使通报、禁止销售和召回等公、私权力(利)的程序要求作出了补充明确。其立法原意在于通过扩大行政官员的自由裁量权,以达到进一步强化对进口食品监管力度的目的。由此联系第132节“行政扣留”中相关修订情况,  相似文献   

4.
此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内容庞杂,条款众多,我主要择其重点进行分析。
  首先,防范系统性风险。历来各国金融监管法案对此均不曾涉及,美国作为法律第一次正式提出,并给出了很详尽的规定。
  决定建立金融稳定监察委员会。该委员会委员包括财政部长、美联储主席及七家金融监管机构的高级官员,主要职责是找出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因素和监管上的漏洞,向各监管机构提出调整建议。比如,当委员会认为一些金融企业太大或太复杂而有可能威胁金融稳定时,就会向美联储提出建议,对这些企业实施更严厉的监管;经委员会同意后,美联储可要求贷款机构提高资本金,限制金融企业的合并和收购等扩张活动,并有权拆分那些被视为对金融市场稳定存在威胁的企业。  相似文献   

5.
2001年年底,美国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安然(Enron)突然申请破产保护;2002年6月,世通公司(Worldcom)被发现虚构了近百亿美元利润。一系列丑闻使美国资本市场陷入阴霾,给美国经济发展蒙上了深深的阴影。为了重建投资者信心,恢复资本市场活力,2002年6月布什总统签署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对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作了不少修订,在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新的规定,又被称为“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布什总统在签署“SOX法案”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这是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  相似文献   

6.
6月17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公布了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金融白皮书”。这份长达88页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报告从机构、市场、消费者保护和国际合作等多个角度,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做出了全面彻底改革的安排,其中包括将美联储打造成为“系统风险监管者”、设立全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gency)监管金融消费产品,对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实施监管。  相似文献   

7.
2008年爆发了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后,人们更加关注自由市场、政府监管以及二者之间的消长关系.经过多次讨论和各方博弈后.旨在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提供消费者金融保护的2010年版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于7月份正式出台。本文主要采用归纳和总结的方法,阐述了美国2010年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出台的背景、目的、内容,并浅要分析了该法案对美国金融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管制放松、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金融监管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金融衍生工具是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从《格拉斯-斯蒂格尔银行法案》到《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的放松呈互动关系。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了金融市场的监管重构,认为金融市场的管制重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与金融技术创新重复博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金融市场变化多端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与时俱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后安然时代董事及高管人员的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饶艳  刘泉 《江苏商论》2005,(12):157-159
“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虚假案暴露了包括董事及高管人员监管制度在内的美国现行法律的诸多不足,从而促使对其进行变革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就是这场变革的产物。该法案就董事及高管人员监管提出了许多新的举措,这些举措对我国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韩云 《商》2014,(10):118-118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以及中国入世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使当前的金融控股公司日益成为了当下社会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在如此耀眼的光环背后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风险。本文将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分析,对其所将会面临的风险进行监管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元年”,那么2014年就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年”。2014年互联网金融创新,不仅在投资理财、产品服务创新上层出不穷,更重要的是在各种模式的创新上更加多元化。除了P2P、第三方支付、电商金融和大数据金融外,众筹模式获得长足发展。本文比较了国内外众筹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态势,着重剖析了我国股权众筹融资存在的法律风险、监管措施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蔡恩泽 《沿海经贸》2003,(11):23-25,51
2003年上半年,有关市场监管的传闻特别多、特别玄,一方面是审计署等监管部门对四大商业银行的各种“体检”日趋升温,银行、建设部等也出重拳治理房地产泡沫,另一方面是各种违规违法事件的频频曝光,问题富豪落马,腐败官员挂靴。一时间,银行业、房地产业好似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监管风暴”。在这场“监管风暴”中,从审计署、银监会,再到财政部、建设部,“管家婆”们都是冲着市场违规游戏而来,风头之猛,声势之大,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前所未有的,但这一切才仅仅是个开始。  相似文献   

13.
陈涛 《商》2013,(22):199-199
近年来,金融理财产品发行火爆,不仅仅是拥有了巨大的资金规模,也拥有众多的机构参与且各机构之间的合作越加频繁。而我国当前对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是实行的“机构监管”的方式,这不利于对具有混业经营趋向的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应该引进“功能监管”,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促进他们之间的协作,完善监管机制。本文将对我国的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机构监管”在金融理财产品中的不适应性,提出构建“功能监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多事一体化与金融自由化是国际金融领域最引入瞩目的两大成就,春独特的“双刃剑效应”即给跨国银行带来发展的机遇,也对跨国银行的监管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指出了传统跨国银行监管方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研讨了跨国银行监管的新方式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以来中美对会计行业跨国监管法律合作的需求凸显。美国会计行业法律监管体系主要包括(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1995年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和(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美会计行业跨国监管合作的现状.强烈要求双方尽快签署共赢的合作协议。本文通过对《美-德跨国监管合作协议声明(sop))条文6个方面的分析.明确了美国在跨国监管合作中基本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中国在国内法是否完备之考察、合作协议中“拒绝请求”规定之构造、“联合检查”中主导权利及报告义务之反思、第三方转移之决定权及沟通机制等4个方面需要自主思考.力求构建维护中方利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徐迪 《中国电子商务》2014,(18):186-186
作为新兴的金融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扮演着传统金融体系拓展者的角色.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掀起了一轮“互联网金融热潮”.但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作为新兴金融模式,也还存在政府缺乏全面监管、行业缺乏有效自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制约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及特点提出构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两大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从而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全面、精细的监管服务.  相似文献   

17.
刘晓军 《商》2013,(14):163-163
1.金融创新与适度监管一直都是困扰着金融界的一大难题,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强金融监管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致呼吁,以金融自由化著称的美国也在着手制定加强金融监管的相关法案。金融风险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政府对金融的宏观审慎监管将是大势所趋。巴塞尔协议Ⅲ作为全世界最先进和最被认可的银行业风险监管标准。正在全世界进行应用推广。各国都陆续排出了监管达标的时间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不是巴塞尔银行协会的成员国,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爆发了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后,人们更加关注自由市场、政府监管以及二者之间的消长关系,经过多次讨论和各方博弈后,旨在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提供消费者金融保护的2010年版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于7月份正式出台。本文主要采用归纳和总结的方法,阐述了美国2010年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出台的背景、目的、内容,并浅要分析了该法案对美国金融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佳 《北方经贸》2014,(7):178-179
金融危机爆发后,影子银行监管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关注的重大议题。美英等国以及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已经出台了关于影子银行的界定和监管举措的法案及政策指引。我国也应结合国情,在借鉴国际实践基础上,推进相关监管法制构建并积极参与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变革,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20.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应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改变的必然选择。“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针对我国金融监管现状与制约因素,基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视角,对加强和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本文研究提出:应加快立法,确立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地位;明确主监管职能,实施功能监管;运用并表监管等工具,加强集团监管;重视内部控制监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严格“防火墙”和客户利益保护制度;强化有效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复合型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