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核心能力刚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制约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核心能力刚性是制约成熟大型公司发展与管理突破性创新的深层次原因。从探讨核心能力刚性的产生入手,研究了成熟大型公司内核心能力刚性如何制约突破性创新的发展,并提出了超越核心能力刚性以发展突破性创新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突破性创新:概念界定与比较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从渐进性创新向突破性创新转变的历史趋势,指出突破性创新是后发国家和企业实现经济赶超与跨越的根本途径,在对国内外突破性创新定义综述与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比较的基础上。总结给出了突破性创新的根本特点,做为进行突破性创新识别与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分析战略柔性、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合法性分别在战略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以36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战略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突破性创新直接显著影响企业绩效。市场不确定性正向调节战略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技术不确定性仅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组织合法性正向调节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了研究结论的管理启示以及未来的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选择。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包括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环境、发展要素三大重点领域。为此,可以采取如下对策:加强顶层设计,为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提供指导;加强宣传培训,提升对绿色发展新动能的认知水平;创新管理模式,保障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有效性;强化科技创新,为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提供支撑;加强资源管理,为培育绿色新动能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突破性创新是实现技术跨越的关键要素。知识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来源,有效的知识治理对实现突破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知识治理能力与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知识治理能力可以通过研发需求不确定性、研发技术不确定性和研发开放度来推动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提升,而知识整合能力在突破性创新绩效提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构建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机制,破解创新体制约束;强化研发团队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治理机制,加快创新扩散速度;提升研发创新网络化机制,推进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步入休闲时代、大产业时代、全域化时代,对旅游发展提出了转型、大旅游和用旅游激活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因此,厘清旅游发展的新旧动能与转换路径,对助推旅游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业演进视角阐释了旅游发展的动能涵义,研究表明:深化内涵、创新业态、增强外溢是我国旅游业获取新动能并成功转型升级的三大主要任务。基于此,提出了现代旅游新动能的基本架构,即由旅游创业者、消费者、从业者和管理者共同打造旅游新理念、新体系、新方法和新模式。充分发挥好政府、社会与企业的作用,激发、释放和强化新动能,以实现新旧动能的渐次更替。  相似文献   

7.
战备转换中的组织惯性形成及其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营环境的变化可以迅速地改变企业的竞争地位和战略地位。战略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研究企业的适应性,以对竞争和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大量事实表明,当战略转换成为必要时,企业必须克服组织惯性和维持与内部一致性的现有管理逻辑。本文探讨企业组织惯性形成过程,并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管理者抵制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克服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需求侧、供给侧两个方面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动能的内在构成要素,测算1992—2018年农村经济发展动能指数,分析各阶段形成农村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内在驱动力;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驱动,提出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六个子动能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促进动能转换和新动能培育,需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结合、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支农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9.
随着创造力被细分为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二者的影响因素成为国内外创新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该领域当前缺乏突破性/渐进性创造力影响因素差异的综述研究,无法系统厘清二者的影响因素在整体上具有何种差异。为了系统识别并明确突破性/渐进性创造力影响因素的差异,本研究首先对二者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与编码;其次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 ,分析组织、团队和个体三个层面因素对两种类型创造力产生影响的差异;最后对41项研究45个独立样本中的172个效应值进行元分析,将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影响因素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并试图解释其中存在差异的原因,最终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中总结了组织惯性的概念、成因、影响因素、克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组织惯性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王卫星  杜靖 《会计之友》2021,(24):33-39
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以及新冠疫情困扰的形势下,民营中小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驱动、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聚焦民营实业企业,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2015—2019年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量化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研发投入惯性、现金持有量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发投入惯性与企业竞争力显著正相关,现金持有水平对企业竞争力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企业现金持有量较为充足时,调节研发投入惯性更能对企业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民营中小企业需要关注研发投入惯性,强化现金管理,着眼长期稳定发展,提升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2.
不断涌现的突破性创新对在位企业及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已经引起企业界及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抽取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中动态性特点较强的部分建立分析模型,并以结构方程为工具进行验证性检验,对我国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3.
创新性思维是人们从事创新时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活动,而思维定势经常会成为创新性思维的严重障碍。TRIZ理论提供了更多的、独到的克服思维惯性的创新思维方法,包括智能小人法、STC算子、金鱼法、九屏幕法等。  相似文献   

14.
创新性思维是人们从事创新时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活动,而思维定势经常会成为创新性思维的严重障碍。TRIZ理论提供了更多的、独到的克服思维惯性的创新思维方法,包括智能小人法、STC算子、金鱼法、九屏幕法等。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发展中会遭遇各种风险,其中管理者往往会忽视组织惰性风险。文章从企业文化这个方面分析一些落后企业产生组织惰性的原因以及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通过组织惯性和组织惰性的比较研究,提出克服组织惰性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组织资本能够促进并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会形成惰性,阻碍企业创新,因此有必要对组织资本的惰性及其克服进行研究。文章介绍了组织资本的概念形成及其内涵,从认知及学习角度分析了组织资本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别从惯例、结构及文化三个方面阐述组织资本惰性的来源,并探讨其克服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组织变革常态化的时代,组织惯性不容忽视。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惯性的内涵、成因与管理对策等方面,理论相对丰富,但研究视角与深度有待扩展。价值链模型是用于分析组织自身优势与劣势的一种有用工具,同时组织惯性的根本来源是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因此,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构建组织变革中的组织惯性价值链模型,一部分为管理者惯性和一般员工惯性,另一部分为认知惯性、结构惯性和行为惯性。管理者通过调整认知模式、重构组织结构、塑造创新氛围,一般员工加强个体与团队学习、积极参与变革,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组织惯性,积极推进组织变革。  相似文献   

18.
新旧动能转换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创新驱动、推动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从世界范围看,新旧动能转换不仅是世界经济演进的客观规律,也是新技术革命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发展看,新旧动能转换是中国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进入经济发展新时代的根本出路。本文通过考察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和模式,进而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二维视角分析新旧动能转换的动态演进。新旧动能转换包含要素、企业、产业和社会四个层面的着力点。新旧动能转换存在从政府主导走向政府引导、从经济领域走向社会领域、从重点示范走向全面推进、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从渐进式革新走向颠覆性创新等多条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牛顿力学认为外力能够克服物体惯性,并且人是力的主体,进而这运动为人力的作用。对牛顿力学进行了介绍,并从力的价值、人力的价值、人的价值三个方面对牛顿力学所蕴含的价值观分析进行了总结,使人们了解到牛顿力学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魏嘉淇 《价值工程》2019,38(34):60-61
产业融合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产业融合的内涵和方式,结合河北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和基本内容,给出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改造和培育经济新动能,提出来通过存量优化、增量扩容、创新驱动、制度供给和农村三产融合等建议来实现河北省新旧动能转换接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