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奇 《商》2013,(21):129-129
中国的传统元素种类繁多,中国动画的发展根植于中国传统元素以及中国的特有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皮影动画等都细腻动人,表现出很强的层次感和生动的效果,彰显出中国独特韵味。中国动画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民族衰败时期,为了振兴中华,探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我们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则成了落后的象征,被批判和遗忘。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随着中国的大国崛起,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随之增强,要求汲取民族元素重塑中国特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自然就成为民族文化的营养元素,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收。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得以重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时代的文化精华通过不断的沉淀、积累,因而对经济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自近代经济开始发展初期就遭到了很多敌国的欺辱,中华民族为了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向西方经济方式一步步靠拢,学习各种西方的文化甚至再制造武器方面也不断向西方学习,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大折损,更有甚者提出"全面向西方靠拢"这种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的口号。虽然目前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在"中体西用""中西结合""以人为本"的道路上坚持自己民族的根本适当借鉴西方经济文化,当下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始至终都引人深思的话题,也是万人关注的焦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成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价值的发展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东亚地区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对于日本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如今日本的社会习俗、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日本国民社会生活中,而且在较为出名的二次元产业,尤其是动漫及小说角色形象及人设公式书的设计上体现得更为突出,甚至对日本动漫品牌创新和品牌内涵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动画为中国动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启示,即以动画为媒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文化的精神、现代科学技术及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自近代经济开始发展初期就遭到了很多敌国的欺辱,中华民族为了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向西方经济方式一步步靠拢,学习各种西方的文化甚至再制造武器方面也不断向西方学习,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大折损,更有甚者提出"全面向西方靠拢"这种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的口号。虽然目前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在"中体西用""中西结合""以人为本"的道路上坚持自己民族的根本适当借鉴西方经济文化,当下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始至终都引人深思的话题,也是万人关注的焦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成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价值的发展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商》2016,(14)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对于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作进一步分析,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7.
侯丽娜 《商》2014,(48):114-11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以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论争入手,深入分析了各代领导人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命运,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和对待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杨彦哲 《商》2013,(14):90-90
蕴含文化特色的产品设计,是现代设计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具有深厚多元文化底蕴的中国,怎样使中国传统文化和产品设计做到很好的结合,不仅体现产品的地域特色,也传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本文对中国文化产品设计的现状做了一系列调查,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主要探讨怎样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充实产品的设计语言,怎样用产品设计来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积淀,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但同样面临着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为此,主要通过分析文化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挑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去发展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影响不可小觑。中国传统文化在家族式企业当中运用比较成功,但一旦企业扩大,文化对企业影响的弊端便显示出来。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与有机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是相当重视的,动画从很多地方都体观看民族的传统文化。该文主要通过对民族文化传统、动画的发展以及表现形式、民族文化传统与动画表现形式的关系的描述,说明了动画的表现形式与民族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即使在当代的中国文化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所具备的时代的价值方面详细阐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所在,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其中包含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借鉴的精髓,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找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幵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新征程.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为克服时代难题,使中国社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多次强调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夏瑞婷 《消费导刊》2014,(12):160-160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形态,而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旅游文化得以发展的精神食粮,尤其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对我国的现代旅游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在现阶段我国必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幵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新征程.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为克服时代难题,使中国社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多次强调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礼之用,和为贵",礼文化不但奠定了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而且整合并且统领了社会功能和政治、法律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我们正积极努力地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发掘传统文化中有着旺盛生命力的灵魂和精华,传承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礼文化。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利用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规律,结合新的时代背景重新将中华民族特色的礼文化定位,并应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主导,以墨家、法家为两翼,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作内质,是天人合一的多元价值取向体系。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有的文化形态。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以及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化精神和文化情怀。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不仅有着辉煌的过去,同样在未来依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正处在新旧文化的转型期,要求我们要吸收传统礼文化中的教育观、和谐观、仁爱观、爱国主义观等积极因素,把握传统礼文化的发展趋势,使其在当代社会发挥最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实现中国传统礼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20.
唐劲飞 《北方经贸》2011,(3):139-140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当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思想精华。进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必须依靠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