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辖以来,虽然渝东南地区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但是全区经济社会仍然处于“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阶段,一些困难和问题相互交织。通过分析这些困难和问题,利于理清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制定在建设区域发展平台、培育输血和造血机制、发辉相对经济优势等方面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如何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中各主体持续增收,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以现有文献资料为基础,对于当下现代农业产业中利益联结机制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指出其发展困境,提出完善思考,以推动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继而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户与龙头企业主要利益联接机制的优缺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是决定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否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该文对目前我国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五种主要的利益联接机制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订单农业的突出问题是违约率高,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的问题.本文猪肉加工企业出发,分析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问题,为龙头企业建立稳定供应链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公司与农户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利益连接机制.[方法]以武汉小蜜蜂公司与农户之间在蕌头加工中中形成的利益联结为例进行分析,寻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关键点.[结果]武汉小蜜蜂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比较紧密的企业化利益连接机制,促进了该地区蕌头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文化产业的渝东南民族文化产业市场,迄今为止处于开拓阶段,文化事业的体制机制管辖下,直接面对的却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区域民族文化品牌开发,当下市场化的规律认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提;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渝东南,具有先天的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区域民族文化品牌开发,依托资源、"政府主导模式"的选择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既要让企业"有利可图",又要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关键要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包括利益分配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对乡村振兴的不同领域而言,工商资本与村集体、农民的利益联结形式不同,政府参与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的作用边界和重点也有所不同。建议按照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不同领域划分,构建差别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应由市场机制在利益分配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着眼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等利益保障机制和工商资本激励的利益调节机制建设;在乡村资产运营领域,应强化政府对增值收益分配的总体导向作用,重点强化产权制度基础、集体资产监管及防范失地失房等负外部性问题;在乡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重点应强化利益调节,创新政府引导扶持方式,建立保障工商企业合理收益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龚愉森  徐君  范云峰 《时代经贸》2009,(7):32-32,39
重庆市获准设立城乡综合配套试验改革区以来,经济的发展速度令人称叹,但渝东南却日渐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从渝东南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所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指导当地人民早日脱贫致富,推进区(县)域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开发渝东南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东南地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赵世炎烈士故居、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二野司令部旧址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多数尚处在初步开发与利用阶段.针对开发中存在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分布不集中、产品缺少吸引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整合相关资源、加强对红色旅游管理人员的培养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稳固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抓手。J企业以合作社为载体,通过微笑曲线两端的农资销售和产品精深加工“外”的利润弥补中间农业生产环节“内”的收益不足,并采用股权联盟二次分红的核心模式让生产环节“内”的农民得以分享销售环节“外”的利益。借助“职业农民代表制”和“农事宝”管理服务软件,让“外”农民有效参与企业“内”事务,用系统自动生成“内”的数据破解熟人社会拉不下脸面“外”的农业生产管理监督困境。通过“互利共赢”的村企合作方式淡化“外”企业与村庄“内”的边界,夯实下乡资本的乡土社会基础。以“内外兼具”的形式将各合作主体凝聚起来,形成稳固的利益联合体,建立多元参与、多层次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夯实多主体合作利益基础,促进了资本下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姚茂华  杨波  冯佺光 《经济师》2007,(11):276-277
"渝东南"地区特色农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释放与延长它们的特色效应,对于该地区的"三农"工作和全面小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品牌战略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基于农产品品牌经营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对渝东南地区特色农业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化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徐全忠 《经济论坛》2008,(10):121-123
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了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正在形成中的产业化经营组织联结着越来越多的农户,这不仅仅是经营方式的转变,而且是产业组织形式的演变。产业化经营组织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衔接为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机制,这是解决农业规模经济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组织支撑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重庆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扎实。随着三峡库区发展建设的逐步深入,渝东南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逐渐凸显,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部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基于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探索渝东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策,走出以旅游文化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新农保的试点过程中,采取的是政府与农民共同缴费的筹资方式,政府扮演农民雇主的角色,构成类似于社会保险中的劳资缴费格局。这一内嵌式的缴费模式,使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利益制衡机制内嵌入了雇主与雇员的利益制衡机制,改变了政府与农民对公平与效率的认知。在新农保未来的制度整合过程中,必然出现公利与私利之间的冲突,使参与群体福利受损。因此,应当尽快改变新农保碎片化的试点改革方式,提高统筹层次;将具备劳资雇佣关系的农民尽快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将自雇佣者尽快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制度的对接;建立监督机制,实现参保农民在决策过程中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2)
针对民族地区旅游景区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治理为案例,引入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试图设计一个既具有经济合理性又能体现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特色的治理模式,进而为利益相关者参与景区治理提供路径选择。研究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中利益相关者顾问委员会在促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认为完善产权制度,实行产权保护以及实行股份制经营是共同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不仅拓展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景区领域的应用,也为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治理模式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破坏(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在让部分人受益的同时,势必影响到部分群体的利益,因此,旅游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的触角从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郭素玲 《经济论坛》2006,(3):123-124,129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全国各地普遍兴起,它是农村改革的产物,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这一创新是以各参与主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同时以维护农民利益作为出发点,甚至可以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是否能够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呢?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平衡机制可以对此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结合1978—2020年现实经济数据的测算结果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刻画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动态演进的过程与利益关系、生产要素构成相互作用的演化机制及其规律性特征。不同演进阶段的产业融合面临制约融合深化的关键性瓶颈,但伴随我国土地三权分置、集体经济所有制等农村和农业改革,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并将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内在地联系起来,历经"流通性利益联结"到"生产性利益联结"再到"分配性利益联结"的嬗变,构建起更为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在此基础上,不同类型的利益联结驱动生产要素突破区域与产业的界限,带动要素的配置效率和集聚程度逐步提升,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与产业融合横向扩散。为此,首先,要因地施策地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继续突破各地区制约要素集聚的瓶颈;其次,要促进利益关系的平衡发展,探索"生产性、流通性、分配性多方利益结合型联结",依托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城乡要素的流动与融合;最后,在产业融合过程中,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供给、基层治理领域,要更加重视"有为"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和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20.
洪绮 《生产力研究》2023,(4):118-123
基于贵州省赤水市“竹链贷”案例,分析农业产业链金融中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及其利益联结。研究发现,“竹链贷”契合了现代乡村产业融合融资需求新特点,满足了农户组织化程度提高与产业链扩展深化带来的农业金融需求;“竹链贷”通过利益联结将小农户纳入农业产业链,不仅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也有助于实现农户可持续性增收。加强党建引领、培育优势产业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是“竹链贷”得以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