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毅  王琦 《改革与开放》2012,(4):143+14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成为高校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实施教育公平政策的重要举措,其中,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是资助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文章就新时期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从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徐海亮 《黑河学刊》2012,(11):162-163,175
经济资助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保障,应该让我省高校学生(特别是新生)及其家长及时全面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让需要资助的同学熟悉资助措施、明白申请条件、掌握办理步骤。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发展战略,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应从资助政策保障、凸显人文关怀、推进资助方式创新等方面入手,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实现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子君 《中国西部》2014,(9):50-5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就是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范婷雅  曾贤贵  龚克 《魅力中国》2011,(2):202-202,197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是高校资助体系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随之所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当前现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进行思考,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改进生活境况的重要举措。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方法。目前,城市困难职工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是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难点。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困难职工家庭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因此,要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就要准确把握城市困难职工家庭学生的群体特征,要给予城市困难职工家庭的学生足够的关注,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从而促进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7.
崔源  薛媛 《改革与开放》2017,(18):101-102
近几年,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加大,受资助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的同时,暴露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界定,德育缺位、资助目标单一以及资助体系不平衡等问题。要实现资助工作从"量"到"质"的转型,精准资助就成为提升高校资助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高校应建立统一、标准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变无偿性资助为有偿性资助和鼓励性资助;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建立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王以雷 《理论观察》2012,(2):162-163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和各高校资助体系的发展完善,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而高等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就业问题与其他类型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比难度更大。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做好受资助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本文从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出发,探索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资助"机制,将资助后的工作赋予更多的育人理念,提出了提高帮困助学育人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新惠 《魅力中国》2010,(7X):69-70
文章通过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实施情况的分析,指出了学校在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做好受资助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本文从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出发,探索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资助"机制,将资助后的工作赋予更多的育人理念,提出了提高帮困助学育人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振江 《发展》2008,(2):134-135
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建立了“奖、贷、勤、助、免”为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这对维护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理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际,从维护资助工作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实施情况的分析,指出了学校在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国的很多高校里都建立了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这种体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状况,对于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些生活或者学习上的资助,让他们能够以学习为主,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去完成他们的学业,但是目前这个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文章将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并且使得高校更好的完善该体系。  相似文献   

15.
资助育人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目标。各项资助政策的实施帮助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大学梦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必然。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实施者,如何实现学生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真正达到资助育人的目标,本文将从辅导员角色职能来探析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作用和可为空间。  相似文献   

16.
如何保证精准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到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文章利用数学建模中经典的AHP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较合理的认定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状况,为改善高职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状况提供依据.方法:自编《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状况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法,以匿名形式填答.通过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从个人身份信息、家庭背景、资助情况等多个维度对学生情况进行描述.结果:对当前S校贫困生情况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估找出问题.结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提升该地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合理规划和分担教育成本,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社保体系;完善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资助措施;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社会性资助和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支持与心理援助6个方面构建新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精准扶贫"政策的广泛落实一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也确实改善了相当一部分经济困难家庭的生活现状。在教育层面,部分高等教育学生受到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不能足额支付接受高等教育应当支付的各项费用,在特殊时期扶贫政策的大力推广下,能否得到更多关注,现阶段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等级认定工作又将在新时期面临怎样的挑战,迎来什么机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如何改革发展才能做到更加透明、公平、公正、合理,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新时期对此类家庭的影响,探究了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贫困认定的新思路、新方法,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工作方法的变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不容忽视的群体。从2007年我国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构建以来,资助资金已经保持连续9年高速增长,制度在不断完善,资助政策所体现的内在动力机制也促进了学生资助政策公平与效率研究的推进。文章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高专学生资助政策的公平与效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