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从观察到表达的桥梁。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而小学语文教材则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资源,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加强想象训练。  相似文献   

2.
何浩英 《魅力中国》2010,(26):157-157
想象是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备条件。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刘秀珍 《魅力中国》2013,(11):258-258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乔秋叶 《西部大开发》2010,(9):59-59,77
当前,在小学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想象力的高低正是学生创新精神强弱的关键因素。想象力生成和提高的过程,正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强化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渠道,是强化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应该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承担更为重大的责任,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神奇丰富的想象,富有诗意和创造因素的语言时,我们应该鼓励、呵护。当孩子缺乏想象时,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活他们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6.
沈卫宁 《黑河学刊》2009,(4):119-120
语文教育是基础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上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意义尤为深远。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教师、权威的不同见解;最后,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崔旭虹 《魅力中国》2014,(27):111-111
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对孩子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培养想象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趋势的迫切需要,现有语文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笔者试从创设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创设新情景,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等几个方面着手探索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9.
浅谈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一般方法及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借助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用关去吸引学生,使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谢海英 《魅力中国》2011,(4):163-163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不再限定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上,同时还进一步提出:要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的培养呢?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陈祥伟 《魅力中国》2010,(10):139-139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但语文工具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对于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它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假若语文教师冷若冰霜,又怎能使学生动情?不能以感情滋润学生的心田,则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语言知识训练,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翟英姿 《魅力中国》2009,(24):165-165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但语文工具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对于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假若语文教师冷若冰霜,又怎能使学生动情?不能以感情浸润学生的心田,则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语言知识训练,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在时间中发展的艺术。音乐是抽象的,需要感知和想象。丰富的想象力与稳健的心理素质对于音乐教学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想象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音乐教师要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汲取各种艺术,努力培养自己和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杨金荣 《魅力中国》2009,(19):128-128
创造发明离不开想象,学习同样也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的积极参与,任何知识都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依靠想象才能把它们的生动形象捕捉到,进而经过思维掌握其规律性。在语文学习中,想象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想象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和动力。想象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能满足青少年好奇心与追求美的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5.
崔青 《魅力中国》2009,(22):272-272
在钢琴学习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多路径和多手段的,既可通过作品的本性特征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视觉想象和听觉想象,通过对作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与其他相关文化作品的参照,使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又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听觉图像的想象,使学生在弹奏乐曲的过程中,以想象为中介,达到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器官的协调运动,更好地塑造作品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想象力是智慧的"翅膀",一个人只有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会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地发明创造。想象在艺  相似文献   

17.
蔺志红 《魅力中国》2010,(18):156-156
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是富有想象力的阶段,怎样让他们在作文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写作文离不开观察,但观察要讲究方法,要有序,这个序就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然而,是否一开始教师就要把观察方法告诉给学生呢?记得有这么一句名言:“一个差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相似文献   

19.
刘佳 《魅力中国》2010,(9):83-83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想象力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学生想象力提高了,就会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从阅读艺术角度探索了想象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0.
聂艳 《魅力中国》2013,(5):259-25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利用课程内容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