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向海 《魅力中国》2010,(31):197-197
司鼓,也称边鼓,靠两根鼓条在鼓面上打出各式各样的鼓套子来带动打击乐器的演奏,来配合演员的唱、做、念、打及烘托舞台气氛,在河南戏曲没有指挥的年代里,完全靠司鼓掌控全剧节奏,是舞台演出的总指挥。  相似文献   

2.
杨春明 《魅力中国》2010,(14):151-151
“把子”即刀枪把子,是戏曲演出中武器道具的统称。所谓“打把子”,即舞台演出中枪扎、剑刺、棍扫和二人对打、单人挥舞以及众人持械对打等武打和舞蹈动作,常用的套路有“大快枪”、“小快枪”“双刀枪”、“单刀枪”、“大刀枪”、“双刀剑”等,而“把子功”则是训练戏曲演员武打技术的基本功夫。  相似文献   

3.
杨春明 《魅力中国》2010,(3):275-275
“把子”即刀枪把子.是戏曲演出中武器道具的统称。所谓“打把子”,即舞台演出中枪扎、剑刺、棍扫和二人对打、单人挥舞以及众人持械对打等武打和舞蹈动作,常用的套路有“大快枪”、“小快枪”“双刀枪”、“单刀枪”、“大刀枪”、“双刀剑”等.而“把子功”则是训练戏曲演员武打技术的基本功夫。  相似文献   

4.
刘春锁 《魅力中国》2009,(16):97-97
乐队(泛称场面)在戏曲舞台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俗话说:三份演员七分场面。而作为乐队(场面)乃至整台戏的总指挥一一司鼓。在整个演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每台演出剧目都达到珠联璧台、水乳交融的完美境界,司鼓者与演员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田金鹏 《魅力中国》2013,(31):118-118
打击乐是戏曲乐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乐队编制情况下,锣鼓显得更为重要。它那明快的节奏、铿锵的音量和特殊的音色,极大地丰富了戏曲乐队的表现力并成为戏曲乐队色彩的要素之一。锣鼓在板鼓的指挥下共同建筑鼓点的节奏框架。加上其他乐器的配合,能制造和体现出不同的舞台气氛和演员的人物状态。文戏的轻击慢打,武戏的急奏强击,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打击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林斯柏 《魅力中国》2013,(10):80-80
琼剧司鼓亦称掌板。是演出节奏的掌控者,是舞台氛围的幕后推手,其对音乐设计、打击乐设计的深度参与以及在宏观上的布局和微观里的拿捏事关成败。笔者以其担任掌板的新编琼剧〈白兔记〉为例,深入浅出阐述琼剧掌板的本色表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让杰 《魅力中国》2014,(11):84-84
一个成功的剧作和一个成功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少不了一个出色而技术过硬的乐队,而乐队的领奏者则是司鼓。司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掌鼓板”的、“坐大场”的、就是“当家人”。他在乐队中起主导作用,是一出戏的总把握者--总指挥。  相似文献   

8.
黄胜利 《魅力中国》2010,(9X):184-184
<正>凡是热爱戏曲的朋友,几乎都懂得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和知识,那就是戏曲离不开锣鼓。鼓子是戏曲打击乐中最主要的乐器,也是戏曲中的灵魂乐器,它在戏曲中的存在与地位,等同于交响乐队中的指挥,不同的是除了指挥乐队,他还要兼顾着舞台的效果和节奏。这包括舞美、灯光、演员与乐队的协调性。说白了,只要演出  相似文献   

9.
康传广 《魅力中国》2013,(16):92-92
俗话说:“一台锣鼓半台戏.”可见戏曲的打击乐在整个戏曲表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往往一线贯穿到底,紧扣剧情的发展,左右剧情的节奏.制造出不同的气氛.打击乐是戏曲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司鼓、大锣、手钗、小锣、堂鼓、定音鼓,对于这些主要乐器需要四五位专业人士来互相融合演奏,才能在戏曲伴奏中起到重要作用,它对烘托戏曲气氛,刻画人物性格,丰富剧本内容,以及节奏的变化等都起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国旗 《魅力中国》2014,(10):87-87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欣赏一部戏曲作品,目光更多的是集中在演员的表演和演唱上,停靠在剧本结构和导演手法上,停留在灯光、舞美、服装的设计上……殊不知他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乐队的音乐伴奏。对于中国戏曲来说,戏是根本,曲是灵魂,而完成对戏曲灵魂塑造的主体就是乐队,进一步讲在乐队中占据最为重要位置的就是司鼓,所以从某种角度看司鼓不但是乐队的演奏员,还是乐队的指挥者,更是全剧演出节奏的把握者和主宰者,也可以说司鼓掌握着一出戏演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高晓会 《魅力中国》2013,(13):98-98
戏曲舞台装置,是戏曲舞台美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戏曲舞台演出中,装置担负着舞台的视觉定位和演员流动表演支点的重任。随着是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戏曲舞台装置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作为一名从事舞台美术事业的创造者,怎样理解舞台设计的意图,采用各种技术手法去体现舞美设计的创作意图,是十分重要的。舞台场景制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工作,通常会涉及到建筑、材料、照明、科技及美学等诸多方面。它的风格和样式对也一场戏剧演出来说至关重要,它从根本上影响戏剧演出的风格和样式。因而,导演和舞台设计师合作的默契与否,舞台场景制作的是否得当,常常会关系到戏剧演出的成败。怎样制定舞台美术的体现方案,应有具体措施、具体方法、具体规格,要有慎密的计划,采用科学的、艺术化的处理方案,选用哪些材料和采用哪种制作方法去丰富舞台造型。  相似文献   

12.
李让杰 《魅力中国》2014,(15):99-99
打击乐是我国戏曲艺术独有的一种乐器产物,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四种不同的乐器组成:大锣、小锣、手钗、鼓板(板鼓)。它们组合到一起,演奏出多种多样的锣鼓点,在伴随的每一出戏的演出中,其作用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如缺任何一个,就必然影响演奏效果,就失去了我国戏曲的特点与特色了。  相似文献   

13.
张为刚 《魅力中国》2013,(32):91-91
打击乐是戏曲音乐中最独具特点,而不可缺少的民族乐器,在戏曲舞台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在节奏音响带动全局、贯穿全局、而且在统一整个舞台节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庄文铁 《魅力中国》2013,(29):93-93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千年古艺,代代传承。角色以行当划分,各有特定面谱。表演以唱念做打为手段,体现角色的形、声、神三大元素。[傀儡调]音乐属泉腔曲牌体南管系统,打击乐以“压脚鼓”为主,鼓帮独特,自成一格。故是戏曲型的珍贵古稀剧种。  相似文献   

15.
黄岩 《魅力中国》2011,(21):103-104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在我国表演艺术历史的长河里渊源流长,它是表演艺术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在历代无数的戏曲作者和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下,至今已形成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程式化表演体系,在戏曲舞台上,无论是唱、念、做、打、都有它很规范的表演形式,而这些规范的表演形式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它经过艺术的加工提炼,又高于生活,至今已经形成我国传统戏曲所独有的一种舞台表演模式。传统的程式化身段表演套路“起霸”就是戏曲程式化身段表演的典范,同时它也是传统戏曲最具代表性的程式化表演身段套路之一,它是传统戏曲身段表演艺术魅力的最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刘美 《环球财经》2011,(2):116-117
他的一生也正如舞台上的一出戏,现在戏已落幕。但只要舞台尚在,其他出色的演员们仍然会粉墨登场,继续演绎“战争与和平”的经典剧本  相似文献   

17.
林凤锦 《魅力中国》2013,(25):111-111
自从有了电。世界就变得五彩缤纷。也就是在有了电之后。灯光艺术也就被运用在了传统的戏曲舞台上。在灯光刚被运用到戏曲舞台上的时候,主要起的是一个照明的作用。后来。在演出神话戏和鬼戏的时候,灯光开始在舞台上变幻莫测,营造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仙境或者异常恐怖的地狱,使戏更好看、更刺激。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灯光艺术也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为戏曲舞台上—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张玲平 《魅力中国》2010,(22):58-58
化妆造型不是单纯的技术性劳动,而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形象设计的科学,它涉及心理学、美学、人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涵盖着服饰学、色彩学、化妆造型设计、身势学等领域的内容。戏曲舞台化妆是舞台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戏曲舞台上.程式无所不在,唱念做打、人物造型、服装和道具以及布景,乃至角色行当都是程式化的,没有程式就没有中国的戏曲。戏曲的形式美的总体要求为“比例对称”、  相似文献   

19.
张斌  孙炳乾 《魅力中国》2014,(25):85-85
“生、旦、净、末、丑”是戏曲舞台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净行是戏剧舞台上不可缺少的的一个表演行当。传统戏曲的净行俗称“花脸”,又分为铜锤花脸、架子花脸和武花脸,主要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武花脸”又称武净。和架子花脸有些相像,是在架子花脸的基础上,着重表现打、翻、摔,重视腰腿功、把子功和身段功,代表人物比如鲁智深、李逵、张飞等。铜锤花脸代表人物徐延昭、包公、曹操、尉迟恭等。我主要以铜锤花脸为主,下面就浅谈一下戏曲中的铜锤花脸行当。  相似文献   

20.
谢易霖 《魅力中国》2014,(9):102-102
舞台美术作为一种具有观赏性和空间性特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舞台演出的重要一部分。而舞台美术设计本身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艺术性特征,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要求。现代戏曲舞台美术设计作为舞台造型的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过程同时也是艺术创造的过程。本文将在对于戏曲舞台美术设计概念内容分析基础上,对其设计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分析,以促进我国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