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现代教育教学论对美的教育也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能显示其教育美的威力。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语文老师应以美的品行、情感、语言启迪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这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语文是教育美的园地。  相似文献   

2.
王怡 《魅力中国》2009,(36):112-11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之一,也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了,也是语文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姚桂琴 《魅力中国》2014,(20):206-206
审美教育是以提高审蔓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和要求来塑造自己,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放到更高的一个层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用教材培养学生感受美的情趣;第二,开设阅读课,培养学生鉴赏美的情趣;第三,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要通过吟咏诵读,培养审美情趣;创设情境,加强审美情感;细品课文,提高美的鉴赏能力;训练想像,发挥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达到从感受到创造美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周兴峰 《魅力中国》2010,(31):311-3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的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隋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文学是人学,它表现人性、人道和人生,表现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情。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说明,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符合《大纲》对语文的要求,又体现了重视个人感知的人文精神。为什么审美教育应该受到如此重视呢?这与美育的根本宗旨有关。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  相似文献   

8.
邢秘 《魅力中国》2014,(12):134-134
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9.
董俊霞 《魅力中国》2011,(12):335-335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审美观点与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是一个重要阵地.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观察方法,表现技巧的训练,而且要加强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的培养,以发展他们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璐 《新西部(上)》2009,(9):221-221,215
审美教育贯穿于一切学科及其教学过程中.本文针对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分析了英语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的问题,提出通过具体的审美手段,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创造美的能力,以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刘建萍 《魅力中国》2010,(31):219-219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审美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审美情趣和爱好,识别美丑的能力,艺术才能和特长等。  相似文献   

12.
李莹 《魅力中国》2010,(31):352-353
在语文学习中在语文学习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到寓教于美,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材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合情合理的形式,多样的结构,对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美学的高度去领会、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受到高尚理想、情操、品德的陶冶.这对培养少儿健康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司瑞 《魅力中国》2014,(23):202-202
语文课程是高中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语文课程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并通过加强文学经典著作教学,积极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策略,积极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等,强化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切实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情趣,提高基本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优化教学过程,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陶冶审美情感和实践审美创作 ;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拓展审美情趣 .  相似文献   

16.
康晓民 《魅力中国》2014,(4):266-266
当今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情感的教育地位大大提升,而人文教育本身又应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我们应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强化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综合概括来说教材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包括形式之美,形象之荑,风格之美,主要三种形式。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各自起到不同的作用.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文素养,给人以心灵的愉悦从而获得一种不可言语的精神享受,还可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宣泄与升华。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上受熏陶、受教育的过程,面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读者总是与自己生活,思想相对比,从而唤起心中的是非感与道德感,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变的高尚,思想境界获得提升,人也在一定意义上变为新人。  相似文献   

17.
蒋望 《发展》2009,(12):140-140
一、在美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世界续纷多彩.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对一篇美的文章,如果缺少审美知识,那么他会视珍珠如瓦砾。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教点美学知识,让学生能运用审美知识去发现美、欣赏美。比如,教课文《荷塘月色》时,我们通过分析“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让学生领会这是一种淡淡的、有节制的、含蓄的美,  相似文献   

18.
孙艳玮 《魅力中国》2010,(31):303-30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9.
杨军 《魅力中国》2013,(6):12-12
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也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一新的理念说明语文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哲理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  相似文献   

20.
李艳丽  赵志勇 《魅力中国》2013,(13):155-155
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道德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通过挖掘审美资源、创设审美情景、分析词句篇章等方式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