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政策     
煤层气产业政策发布预计发展将快于页岩气作为国内非常规天然气开发领域的"急先锋",煤层气产业的黄金发展期正在来临。随着日前国家能源局正式出台《煤层气产业政策》,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迈出更大的步伐。《政策》提出,要把煤层气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新兴能源产业。"十二五"期间,建成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  相似文献   

2.
政策法规     
国家能源局发布煤层气产业政策 3月初,国家能源局发布《煤层气产业政策》,政策包括煤层气产业发展目标、市场准入条件、勘探开发布局、技术装备研发、资源协调开发、安全节能环保等内容。在产业准入方面,要求煤层气企业具有一定的投资能力和工程技术实力,从事勘探开发相关业务应具备相应资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埋深2000米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达36.81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是10.87万亿立方米,具备规模开发的资源基础。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煤层气产业,特别是地面开发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体制、技术、经济性及基础设施等是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国家能源局出台了《煤层气产业政策》,在煤层气产业技术创新、矿权重叠、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意见,为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步伐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国煤层气产业将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国的煤层气产业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预期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地面开发的产量完成情况与资源不相匹配.从我国的地质条件和煤层气生产规律出发,结合煤层气产业的现状以及外部环境,试图回答“煤层气开发怎么了、还要不要发展、有多大发展潜力”等核心问题.根据沁水盆地D区块大量实际生产数据模拟出中高煤阶煤层气直井典型生产曲线,据此预测2020年我国煤层气地面开发产量约80亿~100亿立方米.建议尽快落实完善煤层气扶持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健全完善煤层气开发利用法律法规,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促进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2000米以浅煤层气资源量居世界第三位。近年来煤层气产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但2012年煤层气产量增速放缓。受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行业管理体系限制、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还没有真正"快起来"。无论从节约能源资源、调整能源结构、保障煤矿安全、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文明等任何意义上,都应坚持把煤层气发展提到能源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蔡廷永 《中国石化》2007,(12):18-21
2007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经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新修订的《条例》第一次明确提出,除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外,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公司也可享有实施对外合作开采煤层气资源的专营权。专业人士指出,这一政策方面的重大改革举措将对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推动。  相似文献   

7.
煤层气开发利用政策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自2006年起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的扶植和鼓励政策,这些政策在过去的几年中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制约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文章对当前煤层气开发利用政策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围绕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话题已经在国内行业内外炒作了多年,但随着今年《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出台和一系列政策推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春天或许将真正来临。2013年5月工信部印发了我国首部《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产干线飞机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达到5%以上,支线飞机和通用飞  相似文献   

9.
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作为煤层气产业的第三个五年专项规划,该规划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我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我国煤层气开发发展较快,但是目前还存在管理体制、资金、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多重障碍,不利于煤矿区煤层气与煤炭资源一体化协调开发。文章分析了影响我国煤矿区煤层气与煤炭一体化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从管理体制、标准规范、财税政策及产业政策等方面,分别提出了促进我国煤矿区煤层气与煤炭资源一体化协调开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历经了三个阶段,由最早的地质探索,再到后来的技术引进,最后到产业化发展。截至2013年底,我国煤层气产量达到了20.5×108亩。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对于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大,加大地球物理技术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地球物理技术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分别分析了地震技术(频谱分解技术、纵波方位AVO技术、转换横波法、数字滤波法)和测井技术(煤层气储层识别技术、煤层气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技术),得出结论:在煤层气勘探中应该综合利用测井技术和地震技术,将它们各自优势进行充分发挥,实现煤层气勘探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国家的宏观指导和开发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普遍存在着不求规模效益,开发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确定我国煤层气开发的合理生产规模问题,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迅速,煤层气地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勘探开发利用规模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对未来煤层气产量进行预测,对煤层气产业发展成为新型能源产业提供政策起到了,通过构建ARIMA (1,0,5)模型,预测了我国2019—2025年全国煤层气地面产量,预测结果表明未来5年煤层气产量持续增长,且增长速度持续加快。建议不断增强煤层气开发技术,深化煤层气体制改革,加强煤层气产业的创新驱动力,从而更好的将煤层气产业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  相似文献   

14.
2013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千意见》。明确提出了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并网管理和服务、完善支持政策等一揽子措施。  相似文献   

15.
煤层气作为《京都议定书》中的六种减排温室气体,对于它的开发利用是集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煤矿安全于一体的新兴领域。本文基于SWTO分析,重点研究了我国煤层气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项目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煤层气CDM项目开发的有关的对策,为煤层气CDM开发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新材料列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也对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提出了任务和要求。为贯彻落实《纲要》与《决定》精神,特编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的目标、重点及措施,旨在引导企业决策,为政府配置公共资源提供依据,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98~2002年,东北煤田地质局一○七勘探队在辽宁省阜新市刘家区煤层气普查工作中,施工的8口煤层气地面垂直钻井均获成功,单井日产量最高达7000m3,平均在3000m3左右,甲烷成分98%左右。2003年3月1日,阜新市刘家区煤层气地面开采(CBM)正式向阜新市区供气,实现了煤层气商业性开发。本文根据刘家区煤层气资源普查及地面开采的实际情况,对煤层气地质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铁法煤业集团(以下简称"铁煤集团")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经过近10年的改革创新,铁煤集团以煤为基础,依托矿区的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瓦斯以及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地等资源,通过研发、引进、应用先进的资源勘探技术、薄煤层开采技术、"三下"采煤技术、难采煤层地下气化技术等,提高了资源回收率;以开发煤炭及煤层气资源为基础,发展电力、煤化工、煤层气产业,构建铁煤集团循环经济产业主链,提高资源利用价值,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附加值;通过对产业主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炉渣、废水等废弃物的利用,发展煤矸石电厂、粉煤灰造纸、建材产业,形成了与产业主链相衔接的若干辅链,构建起了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以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水平为目标,推行清洁生产,建立起了职业安全健康体系.  相似文献   

19.
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发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树立了典范。"2011年中国页岩气/煤层气国际研讨会"探讨了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政策导向和市场前景,为完善非常规天然气产业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煤炭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煤炭物流的发展规划文件,提出了2013-2020年的发展目标、六大任务等,对于煤炭物流产业来说,这是重大政策利好和新的发展契机。随着煤炭行业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煤炭行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加快,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将带动煤炭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煤炭物流仍处于传统物流发展阶段,物流服务主体"小、散、弱",专业化服务水平低,信息整合能力弱,企业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