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在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被指责为扩大了资产负债表的波动性,即具有顺周期效应。本文通过模拟正常的商业周期以及极端条件下的商业周期,比较了完全公允价值、混合计量属性两种计量模式对银行资产负债表波动性的不同影响。模拟的结果揭示了虽然应用公允价值会计时,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是该波动反映了经济体自身波动,波动也不一定具有顺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公允价值会计并非必然导致顺周期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3.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是否导致了全球经济危机,甚至使危机越演越烈,一直都是相关从业人员至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导致国内经济也出现了一点影响.虽然在金融学和经济学中,关于顺周期效应的研究不少,但是在会计学中,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研究却是不多.本文有鉴于此,给合当前的经济情况,在论述什么是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该效应的传到机制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从而导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是学术界、实务界和监管部门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在综述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公允价值会计诱发顺周期效应的机理和传导机制,最后对准则制定部门和监管部门提出的缓解顺周期效应的应对策略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则是引发这场争论的起源。由于会计职能的客观反应性,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在对资产的客观计量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先天性的顺周期特征。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是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将金融危机的源头和动力直指公允价值会计本身是缺乏说服力的;在经济环境既定的条件下,顺周期效应的产生更多的是主体对利益追求的不理智,以及在利益疏导与危机遏制过程中的主观偏向造成,因此任何有关解决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问题的措施,都不应只关注公允价值会计本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现有文献仅仅从价值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而较少涉及到其他方面的经济后果。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引发顺周期效应。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月29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完善了公允价值定义、计量和披露,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自身利益最大化"假设下的"卖价"(排除了买价争论),在计量和披露中增加了限定条件,目的是增加公允价值会计的可靠性。从全球第一个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产生以来,公允价值准则一直争议不断,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断修改和完善,主要缺陷是公允价值不可靠和顺周期性。本文主要对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进行分析和治理。一、公允价值准则顺周期性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金融证券价格非理性上涨,公允价值计量增计持有收益,增计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使得财务报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评估——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风暴不仅严重地打击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同时也使得公允价值会计产生了顺周期效应。如何抑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已经成为会计界及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力图从资产评估的角度探讨抑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 相似文献
9.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创伤,危机过后留给人们是更多的思考,对于本次危机的根源,公允价值会计因其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在对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机理及传导机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对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外界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扩大了资产负债表的波动性,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公允价值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是否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成为争论的热点话题.十几年间有关公允价值的讨论不断,这对公允价值未来的走向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是否与顺周期效应直接相关,同时对如何避免顺周期效应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会计和金融稳定研究——金融危机分析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公允价值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会计加速器,使风险承担更具顺周期效应,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则下,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想信息框架。通过该框架,市场参与者,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获得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估计、风险轮廓的估计和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信息,而且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获得风险的相关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及其系统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13.
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反思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真正根源是物价变动对会计计量的持续冲击。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是按照各个报告时点上的现行市价调整账面记录,通过动态反映使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始终保持一致,目标是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反映,是"会计的重心是计量"的回归。它与按"目标导向"路径构建的当代会计理论在会计本质(信息系统)、会计目标(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和可靠)等各个方面是冲突、矛盾的。构建于信息系统论和历史成本原则之上的当代会计理论,与公允价值会计着眼于真实反映的思想相悖。公允价值会计的出现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颠覆,因此必须系统反思和重构当代会计理论。 相似文献
14.
会计稳健性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1~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全面引入的视角,考察了会计稳健性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实证发现:会计稳健性显著降低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而公允价值计量显著弱化了会计稳健性对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稳健的会计政策并不意味着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信息.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适度藕合,可以弥补会计稳健性的不足,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论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兼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价值相关性。但是由于公允价值固有的不确定性及确认传统会计中不予确认的未实现的收益等,会对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产生影响。因此,深入系统探讨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稳健性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相关理论及研究文献的回顾出发,通过分析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在稳健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提出通过合理确定两者使用顺序和充分披露等方法,确保公允价值信息在提高信息决策的相关性方面又能兼顾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论公允价值会计的过渡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过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可以扩展到整个会计制度变迁;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公允价值估价技术的发展和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扩展体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过渡性;2006年新准则体系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了实质性的公允价值会计时代;我国的公允价值会计仍然处于过渡状态,将逐步实现从局部的公允价值会计向全面的公允价值会计过渡.为此,应建立公允价值会计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本文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回顾了公允价值会计在国际上的运用及对公允价值问题的实证研究。在评价公允价值运用于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总的来看,公允价值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已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公允价值会计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