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胡小晶 《财务与会计》2021,(4):49-52,56
本文对现行政策下承租人、出租人的税会差异进行分析,认为:承租人对租赁业务涉及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折现,使用权资产应按不含税应收租赁款进行折现计算,对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部分的进项税额通过“其他应收款——**公司(待取得进项税额)”核算;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计提的折旧支出、利息支出与税法认可的租赁支出、融资租赁资产折旧支出产生的税会差异建议通过在《纳税调整明细表》中“资产类调整项目”下增加专项的“租赁资产项目”进行调整;出租人会计处理时对融资租赁资产处置的尚未开票增值税销项税额部分通过“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科目核算;出租人会计确认的资产处置收入、确认的融资收益与企业所得税认定的各期资产处置收益形成的税会差异,通过《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分期确认收入”项目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2.
李文  万敏 《财会月刊》2013,(6):121-121
一、自用兼出租无形资产摊销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时所取得的租金收入按照收入的确认原则予以确认,同时还要把摊销的费用确认为成本。通常的做法是:把每期的租金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同时把无形资产摊销的费用确认为“其他业务成本”,对于出租时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则列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相似文献   

3.
周强  刘丽萍  栾洪胜 《活力》2006,(7):50-50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与谨慎性原则 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界定财务收支期间的一种方法。它是现代企业必须遵循的最可行的原则。企业收入支出期间的准确界定,对于收入归集、成本的分配以及最终财务成果的形成和计税所得的确认至关重要。为了使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企业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只能在所有企业间选择唯一的收入和支出确认原则,按照收入和支出实际发生的时间确认收支期间。按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收支期间,虽然简便易行,但它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因而只能适应单纯计划经济和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企业经营核算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多种信用形式并存的今天,实践反复证明,权责发生制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已经发生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种会计处理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负担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这一确认计量基础与收付实现制比较,主要是从时间选择上确认的标准,其核心是根据权利责任对应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费用和收益,既不预见未实现的收益,又充分估计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消除生产经营中的虚假成分,充分体…  相似文献   

5.
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总的来讲会计准则与税法对于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是趋同的,两者在收入的确认上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但因税法与会计准则的目的有所不同,二者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会计处理上,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主要体现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6.
一、收入确认的纳税筹划 通常情况下,收入会增加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如果能合理、合法地降低收入额或推迟收入确认时间,则有可能减少企业的税金支出或推迟纳税发生的时间从而获得资金时间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1.租赁期满行使优惠购买权。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在租赁期开始日计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未实现融资收益=租金+购买款+初始直接费用一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一初始直接费用,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其在租赁期内进行分配,确认为各期的租赁收入;对于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对以经营性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改良工程,由于租入的固定资产,承租单位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其改良工程支出,不能作为购建固定资产处理,而应作为递延费用,在租赁期内的有效期限分期摊销,计入成本。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单独核算,改良工程的全部支出,首先通过“在建工程”帐户反映,发生支出时,借记“在建工程”帐户,贷记“银行存款”等帐户。改良工程的所有权归承租单位,工程竣工,作为该单位的递延资产入帐,借记“递延资产”帐户,贷记“在建工程”帐户。在租赁期内分期摊入成本时,借记“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9.
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和费用的配比为标准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而计算出利润,不管是否在本期已收到或支出现金。原来的基本会计准则把权责发生制作为一项会计原则。2006年2月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把此项会计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把权责发生制作为一项会计基本假定来对待。本文就权责发生制的性质和归属问题,及权责发生制退出会计原则之列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会计核算基础失准,导致经济核算欠妥 1.费用与收入不配比,成本核算困难重重 费用与收入不配比体现在学年制收费与跨年度培养成本不相匹配。众所周知,全日制高校实行秋季入学,按学年收费,其收取的学费跨越两个会计年度,但核算上所有收费均确认当期收入,全年收入与支出相抵后为结余。事实上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其相关支出一般在下年度才发生,年度间缺乏收入和支出的配比,从而掩盖了高校各个时期业务的真实情况,并影响院校收入、支出、结余核算的合理性、科学性。结果只是简单地计算教育经费支出,不能生成教育成本数据,  相似文献   

11.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事项的记帐基准,是会计确认的某种标准方式,是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确认的标准。对会计基础的不同选择,决定单位取得收入和发生支出在会计期间的配比,并直接影响到单位工作业绩和财务成果。本文结合  相似文献   

12.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属于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范畴,是指企业为了维护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而对资产进行维护、改建、扩建或者改良所发生的开支,如生产设备的日常维修、定期大修,房屋进行装修等。《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是固定资产核算中的一次重要变革,也是第一次在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概念、范围和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一、研发费用处理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人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规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各项支出应通过“研发支出”科目进行归集,并区分“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期(月)末,应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相似文献   

14.
一、新准则下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 (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新准则应用指南规定,企业设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企业发生长期待摊费用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时,  相似文献   

15.
对于稳健性原则的另一重要体现是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时劳务收入和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原则。对于劳务收入,若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已发生并预计能够补偿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成本,即不确认利润(或利润为零);若预计已发生的成本不能全额补偿,则应将预计能够补偿的部分确认为收入,已发生的成本结转为成本,差额部分确认为损失。对于建造  相似文献   

16.
所谓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和费用的配比作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而计算出利润,而不管其是否在本期已收到或支出现金,至于权责发生制是一项会计假设还是一项会计原则,会计界历来颇有争议,本拟就权责发生制的性质和归属问题,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7.
罗丹 《财务与会计》2016,(15):68-68
相较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在准确反映物权转移、合理配比收入和支出,更好反映企业收益等方面表现出其优越性。在权责发生制下,须从收款开票、广告核查、财务销账等环节予以保障广告收入的确认。  相似文献   

18.
一、“小金库”的特殊表现形式1.“账外账”形式。这种形式的“小金库”一般设在财务部门,也有的设在“小金库”资金相关收入和使用的部门。其特点是在单位内有一定透明度,收入和支出均有账簿记载,有的还比较规范。其资金来源既有合法收入,也有非法收入,其支出中也多存在合理支出和不合理支出并存现象。不少审计人员在定性时往往被其看似规范的核算方式所迷惑,  相似文献   

19.
为系统、明确地反映医院承担科研和教学任务所产生的相关收支,强化科教经费的管理,新医院会计制度专门设置了“科教项目收入”、“科教项目支出”和“待冲科教项目基金”科目。明确了科教项目收入是医院取得的,除财政补助收入外专门用于科研、教学项目的补助收入;还明确了科研项目支出,是医院使用除财政补助收入以外的科研、教学项目收入开展科研、教学活动发生的支出。并提出由国家财政补助的相关科教项目收入和支出不在“科教项目收入”和“科教项目支出”科目核算。这既充分体现了医院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要求,也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目标。  相似文献   

20.
收入的确认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确认原则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确认金额,对成本利润的影响较大。本文着重从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的角度分析"收入确认"这一基本会计要素确认的具体运用、以及对于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对可靠性、谨慎性等原则新的诠释,最后提出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收入确认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