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服务企业来说,如何有效利用无形营销资源培育和提高企业动态营销能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基于无形资源视角,揭示无形营销资源转化为动态营销能力的机理、动态营销能力产生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及动态营销能力向企业竞争优势的转化机理,进而提出培育企业动态营销能力的路径就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资源基础的营销能力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基础观认为,特异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基于资源的企业营销能力分析框架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营销化、营销战略与营销运作,它是企业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三个构成部分的有机整合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营销能力、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丹丹  陈立军 《江苏商论》2010,(11):57-58,70
在IT能力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动态视角下IT能力是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和超竞争的市场环境,在IT资源、组织惯例、行业环境基础上建立、整合和重构组织资源,从而获得持续竞争力的能力。进而针对纺织企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分析动态视角下IT能力在组织惯例,IT资源和行业环境三个维度上对纺织企业供应链整合的影响,提出相关假设和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4.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之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淳鸿 《现代商业》2007,(23):132-134
笔者认为动态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它整合了企业能力理论与动态演化理论。本文介绍了动态能力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从动态能力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及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创造性地把动态能力归纳为整合观、惯例观和资源观三类,并认为动态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动态能力配置的资源、惯例、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随着web2.0浪潮席卷整个互联网,社交网络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将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割裂开来,削弱了营销效果。文章从整合资源、实现企业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的圆融结合角度出发,论述了企业利用社交网络进行线上营销,以及配套线下营销的途径与方式,提出了整合线上线下营销资源、实现组合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动态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它整合了企业能力理论与动态演化理论.本文介绍了动态能力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从动态能力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及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创造性地把动态能力归纳为整合观、惯例观和资源观三类,并认为动态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动态能力配置的资源、惯例、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基于营销资源的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营销能力是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企业往往侧重于从绩效角度来分析企业市场营销能力,而忽视了营销资源及其利用能力对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影响的主导作用和事前评价的重要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结合层次分析法,从营销资源及其利用的角度,准确地预先评价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可寻找研究改进企业的薄弱环节,争取开发新的市场切入点,吸引目标消费者,最大限度地达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与品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商场现代化》2008,(1):187-188
<正>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院长托马斯.格瑞说过,企业家当然必须拥有足够的企业经营知识能力,包括营销、财务、人际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能够整合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整合的知识运用到市场竞争中去,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事件营销是一种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借助具有企划力和创意性的活动或事件,迅速造势以实现营销目标的营销利器。消费者的“口碑”,媒体的“助威”是事件营销与传统营销在本质上的最大不同之处。文章认为制造话题、关联性、渗透性、持续性是成功事件营销的四大要素。事件营销通过事件来整合媒体、公众、企业乃至政府的资源,实现了广告效应、宣传效应、促销效应和公关效应。  相似文献   

10.
袁玉坤 《商业时代》2006,(14):24-25
渠道冲突日益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有效的整合、利用渠道资源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关系型营销渠道运作的基本模式和企业实施关系型营销渠道的对策,以期能够为国内企业整合渠道资源,开展关系型营销渠道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叶礼东 《现代商业》2011,(14):188-189
顾客资源中心时代已经来临,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基于产品的竞争,而是基于顾客资源的竞争。如何占有和优化顾客资源,充分挖掘顾客资源的潜在价值,实现顾客价值持续贡献,已成为企业营销的核心问题,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鉴于顾客需求的层次性和多项性导致顾客资源价值具有多样性特征,及顾客资源的自然转移和共享。本文认为,顾客资产管理必须有效整合顾客资源获取与顾客资源开发,并通过顾客资源共享战略实现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从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根据这一思路,本文提出基于顾客资产理论的顾客资源营销框架,并进一步阐述了顾客资源营销的思维逻辑与战略逻辑,及实践中如何实施顾客资源营销战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资源营销是一种典型的战略营销,它是以资源作为研究导向,基于企业内外对资源的整合,将其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营销模式。本文在解析资源营销和资源集中内涵的基础上,对资源营销战略中资源集中的两种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营销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中国市场经历了两个时代:广告力时代和营销力时代.营销力改变了原来单一的营销手段,是对企业各种营销手段的一种整合与提高,是企业综合营销能力的体现.本文中我们利用双因素理论,从一个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营销力.  相似文献   

14.
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企业能力理论──信息披露理论和资源基础论为基础,建立了以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创新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组织整合能力、价值识别和分析能力、价值实现能力、价值管理能力信息体系核心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核心管理能力信息体系。由于对核心管理能力信息体系的具体分析,所以为构建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的框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事件营销是一种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借助具有企划力和创意性的活动或事件,迅速造势以实现营销目标的营销利器.消费者的"口碑",媒体的"助威"是事件营销与传统营销在本质上的最大不同之处.文章认为制造话题、关联性、渗透性、持续性是成功事件营销的四大要素.事件营销通过事件来整合媒体、公众、企业乃至政府的资源,实现了广告效应、宣传效应、促销效应和公关效应.  相似文献   

16.
曹雁翎 《北方经贸》2014,(9):200-202
并购是重新配置资源有效机制,而并购后的整合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并购后整合是否能实现价值的创造是决定企业是否进行并购的重要决定因素。基于广义资源观,探讨了并购后整合的价值创造机理,认为在企业并购中资源、能力和知识的转移是可以实现的,但因要素特性不同和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影响因素不同使得其转移的过程和难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全渠道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本质上体现为以全渠道营销逆向驱动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过程。推进全渠道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整合,一方面应结合全渠道模式发展对供应链的影响,并针对全渠道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运作特点,从组织层面、资源层面、信息层面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深度变革与重构,推动形成以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全渠道能力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农产品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和生态系统。另一方面,还必须建立一套以需求分析与反馈 机制、物流配送与追溯机制、信息共享与管理机制、利益协调与分配机制为核心的运营保障机制,以确保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活动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8.
王艳  刘明菲 《商业时代》2013,(20):32-33
云营销是对消费者行为数据的洞察、分析、挖掘、整合,将营销资源用社会化、网络化的方式有机集成起来,借助足够丰富和量化的数据模块来进行营销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按消费者的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进行资源匹配与调控。本文提出了云营销的概念,通过对云营销交互性、定制化、协同性等特征的探讨,提出了云营销模式并对未来云营销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SIVA理念强调顾客为本,以顾客的角度阐述动态市场下企业应具备"顾客控制"的营销理念,目的在于解决顾客问题的营销新思维。从动态能力整合视角出发,对SIVA理念及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探讨了解决方案的可行化、信息支持的多样化、价值创造的最大化和接触途径的最短化。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环境对资源型企业营销渠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资源型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对营销渠道进行创新势在必行,而资源型企业营销渠道创新却面临着传统营销模式、成本控制、企业制度不完善和专业人才缺乏等制约渠道创新的问题,本文借助移动互联网络为资源型企业营销渠道创新带来的机遇,通过利用广域的泛在网加强渠道沟通、建立移动营销渠道模式和强化资源型企业营销渠道整合来实现移动互联时代资源型企业营销渠道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