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做为一个产钢大国,需要相应的铁资源来支持。但是,铁资源是有限的,将会越用越少。节省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废钢铁是炼钢的重要原料。充分利用废旧金属回炉冶炼是节省和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重要措施。充分利用废钢铁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节约生铁,降低能耗。传统的炼钢工艺从矿石——生铁——炼钢过程耗用大量能源,生产钢全过程的能耗70%是在炼铁及以前的过程中消耗掉了。每生产一吨生铁耗用标准煤约8O0公斤。废钢铁是一种载能体,废钢——电炉炼钢吨钢一次能源总消耗约为高炉—…  相似文献   

2.
杜贵霞 《冶金财会》2006,25(7):29-29
<正>一、电炉炼钢成本高在何处电炉炼钢成本高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第一是钢铁料消耗。电炉的钢铁料消耗,废钢占60-70%。废钢来源主要是报废的设备设施、机械器件、铁制生活用品等的废旧回收,大量存在氧化和其他物品夹杂,使用中金属回收率低的仅有60%,不但价格贵,实物消耗指标也较高。废钢来源渠道广泛,成份复杂,在冶炼过程中,又需要加入更多的其他辅助炉料,用以消除钢水中磷、硫等有害成份,增加了炼钢成本。第二是能源消耗。电炉钢铁料在普通电炉是冷装料,冶炼的熔化过程靠电能来完成,冶炼电耗成了电炉炼钢中的一个重要成本项目,特别是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电能消耗显得更为突出。通电媒介电极消耗,也是电炉冶炼独特的成本项目。第三是设备维护费用。电炉冶炼工艺复杂,设备结构复杂,故障机率高,维护修理次数多,费用增加,也增高了炼钢成本。  相似文献   

3.
当武钢这座钢铁巨人奏响新世纪前进序曲的时候,金属资源公司迎来了建厂30周年华涎。废钢铁是炼钢不可缺少的重要炉料.充分利用废钢铁资源是钢铁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金属资源公司就是承担为钢厂供应合格废钢炉料这一光荣使命的,金属资源公司的前身是武钢碎铁厂,成立于1970年。30年来,金属资源公司随着武钢改革开放的步伐而不断发展壮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废钢供应量从26万吨跃升为100万吨;厂区占地面积田14.36万 m~2扩展为28.34万 m~2;固定资产总值由1772万元增长为1.95亿元。废钢加工手段发生  相似文献   

4.
钢铁料消耗是指每炼 1吨钢需要多少千克钢铁料,它是炼钢的一个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是炼钢企业晋等升级的依据之一。钢铁料成本在炼钢总成本中占 80%左右,钢铁料消耗指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炼钢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准确反映钢铁料消耗,对于企业了解其在本行业的指标水平,进一步做好对标挖潜,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在,一些炼钢企业报出的钢铁料消耗指标,未能严格按“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口径计算,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钢铁料消耗水平,指标失真,使企业间的指…  相似文献   

5.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钢铁工业起着重大的作用,1984~1987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钢的消费量大幅度增加。因此,尽管同时期的钢产量快速增长,中国每年都不得不进口1000万吨以上的钢材,其中1985年的钢材进口量高达2000万吨左右。这样大量地进口钢材是中国国民经济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了今后制订钢铁工业建设和钢铁生产的计划,应先对2000年以前中国的钢需求量做一预测。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的成就和当前的困难 上海钢铁工业(以下简称上钢,指除宝钢和梅山以外的上海钢铁老企业)历来以发展快、品种多、质量好、效益高而著称于国内。刚解放的1940年,上海只生产钢4500吨,钢材1万吨。到1986年,已年产钢528.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2%仅次于鞍钢;商品钢材产量为462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1.6%,居全国的首位。目前钢的生产能力是500万吨,钢材生产  相似文献   

7.
废金属资源和先进的废钢加工工艺的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的黑色金属对钢铁工业正常的炼钢生产所起的作用难以再评估。由于在先进的转炉炼钢工艺过程中再生金属在炉料中占到 2 5% ,电炉炼钢达到 95% ,经济评价再生金属就必须研究废钢和废料的来源、废料的质量、加工方法和正确利用废料的方针。废钢和废料总资源的结构和变化特点如下 (Mt/ % ) :1 990年 1 995年钢铁生产产生的废料 2 5 .4/5 4 .71 1 .3 /5 6 .2金属加工产生的废料 1 0 .1 /2 1 .82 .9/1 4 .4折旧废钢 8.9/1 9.2 4.6 /2 2 .9加工钢渣回收和其它来源 2 .0 /4 .3 1 .3 /6 .5总   计 46 .4/1 0 0 .0 2 0 .1 /1 0 0 .0   1995…  相似文献   

8.
中国钢铁工业的利税、投资、债务及对策薛传钊,张信传钢铁工业是中国的有功之臣。1949~1994年,它在实物形态上累计为国民经济生产了12.65亿吨钢,9.74亿吨钢材;同期在价值形态上为社会积累了3659亿元利税,并使上百万以至近400万的钢铁职工得...  相似文献   

9.
一、世界电炉炼钢生产现状在钢生产流程构成中,短流程电炉炼钢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985年西方世界电炉钢产量达到1.4亿吨,占西方钢产量的1/3,到1997年其电炉钢产量达到2.28亿吨,上升至4O%。在西方世界中美国电炉炼钢发展最为迅速,1985年电炉钢产量占钢产量的34%,到199?年电炉钢产量为4130万吨,占钢产量的42%。同样,加拿大1985年电炉钢产量占钢产量的27%,到1997年电炉钢产量达到6O0万吨,占钢产量的38%。到90年代,北美地区掀起扩大电炉炼钢能力和建设新电炉的热潮,如美国纽柯钢铁公司、北极星·布鲁肯希尔钢铁公司和契…  相似文献   

10.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最新统计,最近几年该组织成员国的炼钢生产能力基本情况如下:(1)日本炼钢能力,1993年为14030万吨,其中转炉炼钢10880万吨,电炉钢3151万吨;(2)美国1992年炼钢能力10250万吨,1993年减少到9970万吨;(3)欧共体,1992年炼钢能力194  相似文献   

11.
1 充分认识连铸在冶金工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搞好连铸人员培训 连铸是一项在世界普遍应用的钢铁工业生产新技术,也是我国炼钢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措施。连铸的发展不仅取代了模铸,还带动了炼铁、炼钢、轧钢等方面生产技术的革新,对于提高钢质量、钢的成材率,简化生产工序、降低能源消耗、改进整个钢铁生产工艺流程、改善劳动强度和条件、实现冶金生产自动化以及提高钢铁工业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94年,我国钢铁工业经受了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取得了新的成绩。钢产量以突破9153万吨而载入史册,全年产钢约9200万吨,钢材量约8003万吨,一些短线产品增长幅度较大,产品质量也有提高,连铸比达到40%,比上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技术改造也有新的进展,出口钢材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3.
1武钢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1.1现行承包方案,武钢难以完成1000万吨钢的改造任务武钢是我国重要的板材基地。目前,武钢正在进行钢1000万吨能力的技术改造和配套建设。发展1000万吨钢,能够充分利用老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潜力*增加钢材供应量,尤其是板材系列产品,改善我国钢材品种结构,满足国民经济急需的短缺钢材品种的需要,从而发挥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和品种质量优势。经过多万论证,武钢I000万吨钢建设项目包括新建三炼钢、第二热轧和第二冷轧、四烧、硅钢扩建、一冷轧、大型、轧板厂改造等11项,现正着手规划.…  相似文献   

14.
<正>在炼钢成本当中,钢铁料消耗占炼钢成本86%。因此,优化炉料结构、提高冶炼工艺水平,是降低炼钢成本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济钢转炉生产实践,拟对影响钢铁料消耗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寻找降低钢铁料消耗、不断提高冶炼工艺水平乃至最终降低炼钢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 当前,钢铁工业面临的一项任务是搞好总量控制。全国冶金工作会议确定,2000年钢和钢材产量分别控制在1.1亿吨和1亿吨水平,与上年相比减幅在9%以上。这不仅是国务院和国家经贸委从全局出发对冶金工业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钢铁工业自身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由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从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出发,从钢铁工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钢铁料结构是炼钢工序中按一定比例入炉的各类钢铁料资源的组合,即成本核算时钢铁料资源吨钢单耗的组成明细。钢铁料消耗是炼钢成本的主要部分,占85%以上。钢铁料资源的分类,各钢厂大同小异,一般分为铁水、生铁、废钢、块矿和回收资源等,由于其使用价值的一致性(都是通过熔炼方式从中获得钢水),在满足热量平衡等技术条件下,各类资源在一定额度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如用生铁替代铁水,以废钢替代生铁,以块矿替代废钢  相似文献   

17.
1987年,钢铁工业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生产建设各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绩。 1987年钢铁工业的回顾 钢铁生产夺取了新的胜利。1987年,钢产量预计可以超过5550万吨,比上一年增加330万吨;铁矿石将超过1.57亿吨,提前3年完成了“七五”计划;钢材质量有较大进步,按国际标准生产的钢材达到800万吨,比1987年增长了一倍;市场紧缺的钢板和无缝管也都有增长;以低合金钢为重点的高效钢材和合金钢产量稳步上升;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成绩,预计全年可节约标准煤180万吨;全年实现利税可超过155亿元,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上缴利税的大户。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确立了世界钢铁大国的地位中国近代钢铁工业从张之洞兴建汉阳铁厂开始,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1949年钢产量只有15.8万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钢产量高速增长。从1978年3178万吨,增加到1999年12370万吨,连续4年突破1亿吨,居世界首位,使中国钢铁工业成为世界钢铁大国。1978年中国钢产量占世界钢…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钢铁工业经过建国以来30多年的发展,无论在产品数量、品种、质量方面,主要产品和原料、辅助材料综合配套方面,都已有了雄厚的基础。我国已成为世界钢铁生产大国。但现有的生产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对钢铁产品在数量、品种、质量方面的需求,每年仍需进口钢材近2000万吨。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国内钢材需要量约为9000万吨,加上铸钢约相当于1.1亿吨钢。考虑保持一定进口量以调剂品种,国内需产钢1亿吨。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金,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确实需要认真加以研究。本文仅就今后若干年内,我国钢铁工业建设和技术改造的一些方针性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姚庆云 《冶金财会》2012,(12):24-25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钢铁工业迅猛发展,钢铁产能不断增加,钢铁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不断增加。特别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钢铁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原料成本高位运行,钢铁企业大面积亏损,降本增效已成为国内钢铁企业目前最紧迫的任务。铁合金作为钢铁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产品价格较高,其成本所占钢材成本的比重大小,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