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欣  韩美堂 《走向世界》2012,(20):86-89
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胶州湾以其天然的地域优势,孕育了青岛这座海港名城,并赋予她湾城相依的生命形态。而这片由山、海、湾、城构成的青岛市南区,不仅传承着青岛百年发展的精华,更凝聚着这座城市的神韵。  相似文献   

2.
丰都城颜     
贺煜 《今日重庆》2013,(4):28-31
一张脸,一个人。一座城,一群人。一座城市的面貌如人的容貌一样,决定了它会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一张脸可以识别一个人,而一座城,则造福一群人。如今走进丰都县,宽阔整洁的街道、精致的居民小区、热闹的商场,美丽的农民新村……这一切,俨然述说着这座主城的卫星城是如何崛起—丰都,以雄奇险峻的自然山水,神秘莫测的幽都传说而扬名天下。古老且凝重的文明赋予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今的丰都已成为屹立于重庆版  相似文献   

3.
王欣 《走向世界》2013,(42):80-83
<正>绿色、生态,对于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这也许是每个城市管理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毋置置疑,一座有生命的城市,才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西海岸的生命和未来,就在这片美好的青山绿水之间。呼吸之间,西海岸的绿色自然,让人怦然心动。  相似文献   

4.
刘铁芳 《中国西部》2014,(12):116-119
<正>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个个混沌个体(小孩子)的时候,怎样引导他们,给他们赋予一种灵魂,然后让他们的生命世界拥有秩序。在这个自然的世界里,太阳给我们带来了秩序。那么,我们心灵的世界是什么带来了秩序呢?孩子们的生命世界是如何成就这种秩序的呢?这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如何才能使一个孩子在遭遇困顿的时候不想自杀?让大家在失恋的时候仍然好好地活着?……这些引领着每  相似文献   

5.
重庆是什么?有人说是山。运个城市盘踞在山的脊梁上,所以有了山的性格;重庆是什么?有人说是水。两江环绕,浩荡入海,所以有了水的柔美。那么,如果只用舌头去体验重庆,这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呢? 说到重庆,很多人会直接想到火锅。是的,火锅赋予了这座城市灵气和不屈的性格。火锅甚至和美女一起成为重庆的名片。来过重庆的人都忘不了火锅麻辣鲜香的滋味,没有来过重庆的人也是早有所闻,心向往之。外地人总是惊异于重庆人竟然可以在三伏天里围着桌子酣畅淋漓地烫火锅。但是当你真正来到重庆,开始慢慢地熟悉和融入这里的生活,你自然不会感到惊异。因为, 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城市里,这些都是重庆人自然流露的城市性格。这样的一种性格,古老而现代,因而得以继承和发扬,在重庆成为一种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6.
6000多年前人类酿制出了葡萄酒,而当葡萄酒走入了生活,它就绝不单单是杯酒了。它影响了人的生活方式,它构筑了人的精神世界。如果拿葡萄酒为切片来理解一座城市,同样能得到这座城市价值追求和精神层面的东西。而这个办法就是看它怎样介入城市人的生活,看它驱使城市人在葡萄酒文化的感召下,都在做什么,都在追求什么。我们知道,大连是东北较为开放的城市,它的现代化商业气息浓郁,所以在一些商业谈判和贸易往来之中,传统的白酒文化有着一定的地位。大连又是一个海滨城市,它有服装节、啤酒节等一些狂欢的节日,所以适合狂欢畅饮啤酒文化也有扎根的土壤。那么红酒呢?大连的红  相似文献   

7.
西部的文化遗产面临着什么样的境地?西部人需要什么样的城市,西部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模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依存感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心情在建筑上应该如何体现?带着诸多问题,记者采访了张锦秋院士。“现代化”的误区 记:西部大开发势必会推动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开发也可能带来一些新问题,比如西部丰富的文化遗产可能在开发过程中遭到破坏,您是怎么看待这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什么最有力量且永恒?有人认为是人的生命,有人认为是物质财富,这无疑有其正确的一面:人的生命最宝贵且有无穷的创造力;物质财富能在相当范围内"左右一切",甚至改变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但经历了艰苦卓绝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的中国人民对此的回答则是精神:个体生命有终结,巨额财富可耗尽;精神不但具有令人难以想象的改天换地的巨大威力,而且能够超越时空地域薪火相传达到永远.  相似文献   

9.
一杯咖啡,可以有多少种味道?一杯咖啡,可以消磨掉多少时光?通常,在咖啡馆喝什么咖啡并不重要,和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喝出什么故事,往往才最直指人心。北京:藏在胡同里的咖啡文化了解北京的人一定知道:北京的标志建筑是曲折幽深的胡同,是温馨恬静的四合院。而隐匿在其中的咖啡馆,也大都散发着古朴静谧、内敛似  相似文献   

10.
于一座城市而言,名片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儿,更何况济南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显然,城市名片不单单是一座建筑体或一个地标所能替代,更当是城之灵魂。而这种灵魂气质,非文化莫属。有人说,文化是水,动则波澜壮阔,静则水波不惊。于一动一静之间,济南的曲艺、民俗、节会等一系列的精神大餐将城市文化诠释得淋漓尽致。先说静。若提"静"文化,不离民俗。如果,你对济南的"静"尚不了解,不妨抽一日闲暇,去一趟济南的老街——曲水亭街;又或春节,带着全家来济南过一次元宵节,赶一次济南味儿的年会。如此,你便会懂得,为何济南的皮影会如此的惟妙惟肖?济南的泥塑人会如此的执着?兔子王又会如此的痴迷?济南人缘何会如此迷恋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当然,这一切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  相似文献   

11.
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文化》 一书为认识城市提供了别样的视角,城市"就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所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聚体".城市不仅是文明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容器.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产生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又通过城市的规划、 建筑物等形式物化表现出来.城市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把人的生物和社会需求艺术化地综合到一种多元共处和多样化的文化模式之中".近代以来,技术的发展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技术给城市带来了什么?城市的变化又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作者在书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否需要经营?城市是否可以经营?是经营城市?还是城市经营?经营城市和经营企业有何区别?经营城市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经营城市的主体是谁?谁来经营?城市市长?城市政府?城市市民?政府与市民共同经营?经营城市的客体是什么?经营什么?经营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全部都能经营?部分能经营?经营城市和城市建设投资融资体制改革是什么关系?筹集资金是经营城市的唯一目的?经营城市土地?城市土地可以经营?如何经营?经营城市在城市土地供给方式上有何变化?经营城市土地的误区和风险是什么?怎样防范?城市的“软件”能否经营?怎样经营城市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城市空间形象?经营城市和城市管理、城市管治有何区别?经营城市是否可以代替取代城市管理、城市管治?经营城市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是什么关系?经营城市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第一资源是什么?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说:是"人力资源"。但是,在举国上下一片"开发"潮中,究竟又有多少人想到开发这一资源呢?谁又算过,第一资源的可利用率可以达到多少?现在达到了多少?一切都象谜一样,中国的第一资源在不断再生和不断浪费的低水平循环中,潜伏着失去资源属性的可能。上海,这座中国头号城市,由于浦东的开发开放,在雄风尚存无几的  相似文献   

14.
李明 《上海国资》2007,(2):77-77
生活在21世纪的每一个人,到底以什么方式生存?以何种态度参与社会竞争?“厚黑学”鼓吹的生存竞争法则是“脸皮要厚心要黑”,而“狼道”则鼓吹人要像狼一样地“不择手段地活着”。伴随着相关文化产品的汹涌泛滥,“厚黑学”与“狼道”竟成为许多人安身立命的“葵花宝典”。这一现象的确使我纳闷:人还能像人一样活着吗?  相似文献   

15.
湿地之失     
这或许不如突发的灾难那样引人注目,然而,这一切倘若被忽略,也许就是灾难的前兆。这并非危言耸听。因经济快速发展,短短几十年间,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土地利用大格局正发生着变化:大量的城市扩容、高速公路兴建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占用大量耕地,中国的粮食生产基也由此发生着变化,而这也正改变着湿地,更多的湿地被开垦成耕地。这既是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也是生态布局的变化。在这样的格局中,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的湿地,劣势难扳。有识之士呼吁:要像保卫耕地红线一样保卫湿地红线。然而,我们问题的起点是:为什么要保护湿地?失去了湿地,人类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6.
服务是什么?人们众说纷纭,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服务就是文化,而作为现代企业的服务应该是高品位的文化。当前,服务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构成了特有的喜人的服务文化,推动和引导着各行各业的服务不断迈向新的层次。就社会主义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抓优质服务就是抓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文化建设。只有  相似文献   

17.
人是关键     
当前正在进行的这场社会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为全国人民所关心、世界各国所注目。这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人态度的总和又影响着这场变革的成败。人们注视着价格体系改革、工资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这一项项改革,千头万绪。那么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纽约是世界知名的大都市,是美国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这里终日人流滚滚、脚步匆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出入华尔街、驻足百老汇,为这个城市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而深深赞叹。然而,你能否感觉到在白天的喧嚣和夜晚的繁华后面,是现代化城市强大的管理机器和健全的制度支撑?曾在纽约生活多年的谢芳是一名外交官的妻子,她以女性的细腻和学者的深刻,为读者提供了这一方面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9.
昭君,一名西汉的"良家子",因肩负"胡汉和亲"的使命而笑离皇宫来到塞外,从此,她的形象穿过漫长的历史隧道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艺术舞台上的王昭君是悲剧人物,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却是自愿和亲的"友好使者"。两千多年过去了,现代人心中的王昭君是什么形象?昭君缘何受到人们的广泛热爱和推崇?她的人格魅力究竟何在?从她留下足迹发展到今天的昭君精神和昭君文化,这其中又有怎样的内涵和底蕴,它反映了什么?又代表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城市文化是指城市人类群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着城市活动中的一切事物和城市人的行为方式、心智状态等等。广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新资源,本文从齐齐哈尔市广场文化的现状、不足和发展展望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对齐市广场分布、使用情况、基础设施建设与辅助设施等进行了调查,针对现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探讨其发展的途径以及其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使广场文化在城市文化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