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形势下,台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合作互动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2001年底大陆与台湾先后加入WTO, 使两岸经济交流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台湾扩大在大陆投资的地域范围提供了机遇。东北地区因具有沿边和沿海的双重优势,与台湾经济互补性较强,对台商有较大吸引力,有可能成为新一轮两岸经济合作的重点地区。研究台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合作互动是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的现实要求,符合2006年4月14~15日在京召开的“两岸经贸论坛”提出的“要加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间的经贸合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对推动两地区经济转型与发展,提升两岸经济合作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广西投资环境概述 1.区住条件 广西位于我国大陆南部沿海,地居西江上中游,南临北部湾,与海南、香港、澳门隔海相望;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与云南接壤,西南与越南毗邻.西江穿境而过,在我国实施沿江沿海沿边发展战略形势下,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区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前10年,西部地区凭借其特殊的沿边沿海区位优势,各方面建设获得了较大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第二个10年,西部地区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西部地区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保资源、保发展、保民生“三位一体”的客观要求,探索创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时期广西对东盟贸易快速发展。2010年广西与东盟贸易双边额达65.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东盟继续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继北部湾经济区之后,东兴的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我国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打造沿海沿边新一极,对于探索我国沿边对外开放新模式、新机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与东盟国家的战略合作,密切中越两国经贸往来,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丹东沿海、沿边、沿江、沿线(沿大陆桥),象这样的“四沿”城市在中国可能唯独丹东一处。丹东占有了“四沿”地势,便占有了比其他开发城市多的开放面。沿海,可以以自己的出海口直接与海外各地进行广阔的贸易往来;沿边,可以进行边贸、建设边境自由贸易区等独  相似文献   

6.
朱晓俊 《北方经济》2013,(11):18-19
一、"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是落实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 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是完善国家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重大举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我国必须更加深入地参与世界分工和国际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内陆开放、沿边开放和向西开放.内蒙古是我国对外开放口岸较多的省区之一,充分发挥内蒙古开放优势,加快向北开放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建设,将为我国构建海陆并进、沿海与沿边优势互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布局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为此,我国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我国沿边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模式.位于桂越边域的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具有多民族聚居和“一区跨两国”等特征.合作区辐射多重次区域合作,弱化沿边民族地区的“边境效应”并创造贸易机遇,推动了民族特色产业的集聚和沿边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应充分利用区域合作机制和平台,加强建设规划对接,创新机制以推动经济区发展.  相似文献   

9.
进入中国大陆的FDI主要来自日本、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入中国大陆的香港FDI主要有港商投资、在港中资机构投资和“假外资”投资等三种类型。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是香港FDI进入的优先区域,并向内地呈梯度分布。我们以1980—2008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香港FDI进入中国大陆的决定因素。本文结论显...  相似文献   

10.
继沿海开放后.我国又在沿边实施了开放战略,更大规模地和周边国家开展贸易活动,这对加快我国经济改革步伐,推动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并逐步幅射到内陆,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物资再生利用事业无疑也要受到影响,并随着整个经济建设步伐发展。笔者就沿边开放与物资再生利用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全国同行业的专家。  相似文献   

11.
原倩 《开放导报》2023,(6):55-62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沿边开放内涵和功能不断丰富,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开放布局——西南、西北、向北、东北四大沿边开放带放射状对外合作联动布局,新的空间尺度——以沿边省区为主要单元的“大沿边”开放格局,新的政策体系——以“1+4+3+X”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体系和新的战略定位——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交汇的“5+2+4+X”的战略布局,构成了沿边开放新的历史方位。需要重点关注沿边开放发展中的区域协调配合、开放平台功能发挥、产业带动发展、沿边开放政策的适配性等问题,坚持以培育内生动力为重要目标,以打造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任务,以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良性互促为重要动力,统筹沿边开放与沿海沿江内陆开放,优化沿边开放平台体系,强化沿边开放通道建设与产业落地,提升沿边开放政策体系适配性,推进沿边开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广西沿边、沿海、临近粤港澳区位优势及其战略地位的凸显,作为广西首府创业热土与创新高地的南宁高新区,正迎来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情国力》2000,(12):38-40
一、结论 1.发展速度。2000年以后的近10年时间,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不会有大的提高,但仍然会保持高于每年经济增长速度1-2个百分点的增速和投资2-3万亿元的建设规模。 2.热点地区。建筑市场仍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中西部地区的建设规模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地区是目前经济发展和投资规模发展最快的地区,西部地区建筑市场的特点是以国家投资带动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3.建设领域。以国家投资为主的建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由沿海地区优先开放走上沿海、沿江和沿边地区协调推进、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一、扩大开放给郴州带来的新机遇一是我国对外开放向高层次、宽领域和沿海向内地推进的趋势,为郴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目前,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区域开放总体态势正在发生重大战略转移,即对外开放由沿海转向沿线、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区域发展由东部地区率先突破转向东中西三带协调发展;投资重点由地区倾斜转向产业倾斜。在这种战略转换的影响下,国家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劳动密集型项目正在向内陆地区梯度转移,引导外资开发利用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成为区域发展战略。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形成,经济运行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区域政策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战略,首先推动了沿海城市开放。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实行了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1999年开始实行了西部大开发,鼓励外资投往中西部地区。2003年正式推动东北振兴。2005年正式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政  相似文献   

17.
广西利用外资现状及提高利用外资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处于我国东南沿海与大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综合优势,也是西部地区的唯一沿海省份和出海通道。但总体来说,广西利用外资的水平还较低,引资规模小,资金来源地单一,资金投向不合理,外资企业成活率不高。为此,必须营造一个依法办事、诚信高效的投资环境,而其中转变政府职能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关键。我们必须大力拓展利用外资的途径,从以外商直接投资与政府借贷为主,逐步向以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和吸收国际金融资本为主发展,形成多种投资方式、多种融资渠道有机结合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为繁荣边疆经济,促进沿边地区经济发展,1992年,国家对沿边地区实施开放政策。经过短短的几年开放,沿边地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开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说,沿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这里既有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差,对外开放时间晚,政策优惠度低和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等客观原因;同时也有受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影响时间长,改革、市场经济意识差,不能很好正确认识沿边地区自身经济发展特点的主观原因。沿边地区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其地位、作用和发展的路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部悬念     
来自中部的忧思 从建立经济特区到西部大开发,从振兴东北再到"三极论"的提出,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期.这期间,中部地区与全国开发重点失之交臂,成为唯一被忽略的地区.据有关资料显示,近10余年内,中部与东部的经济发展差距一直在扩大,两者GDP差额比已经增加了6倍.而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又将使两地的投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便面临这样的发展窘境:搞市场经济的环境不如东部,国家资源按计划分配则落后于西部.  相似文献   

20.
刘一文 《魅力中国》2010,(17):16-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适应经济发展内外部约束条件的新变化,我国提出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要求。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外部条件不断成熟,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城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重庆除了面临着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所共有的机遇外,还拥有非常优越和独特的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