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0月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前来中国,把“农民”奖章授予了温家宝总理。温家宝总理在答辞中说到:“不懂得农民就不懂得中国……我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此言,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其实就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大问题。“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富裕农民,而富裕农民就必须组织农民,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河北省唐山市的实践说明,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为了加深理解、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讲话的基本精神,推进建设礼会主义新农村,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从理沧与实践的结合上,回顾思考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不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无法成功地进行新民主义革命;建国以后,实际上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解决“三农”问题,也无法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确认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本国情和建国后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才能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实践的经验教训。马克思恩格斯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从一般规律出发有过不少论述,对未来社会农业、  相似文献   

4.
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如果只是就其中的某一个问题来单独解决,或者是就“三农”来抓“三农”,就“三农”来解决“三农”,只能达到缓解作用,而不可能彻底根本解决。因为“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体制、在制度,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和制度上着手。既要面对、解决“三农”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白洋 《理论观察》2013,(1):90-91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如何提高农民素质问题又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民素质整体偏低,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比较大,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针对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主要在文化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法律知识的普及三个方面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要求,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农村经济,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强调,“县域经济就是‘三农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由此可见,县域经济是一个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直接相关的问题,其提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无论以哪种方式来解决“三农”问题,都必须从农民入手,农民是“三农”问题中惟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农民收入低,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向城市转移困难等,都是由农民的特定素质决定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这一辈子给自己留了个奋斗目标,就是研究农业合作,为农民说话,我要为农民合作呼吁,不寄希望于政府和外界因素,而寄希望于农民自身,我愿意做合作社志愿者,宣传合作理念,让这种理念在农民中生根发芽。对于合作社我们要寄托希望于教育,现在中国的农民和基层干部都不懂什么是合作,很多人‘谈合色变’,其实是‘谈人民公社色变’,害怕再吃大锅饭。现在应该让农民懂得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合作理念,我从1953年以后开始研究合作社建设,一直到今天,我已经80多岁了,我能再活几年,就要为农民再说几年。”这是在2006年6月27日中国合作社沙龙暨第一次讨论会上社科院的王立诚研究员充满激情的讲话。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走出了一条大学、科研、农民“三赢”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0.
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必须全面提高“三农”的综合发展能力,既要在“三农”内部下功夫。更要到“三农”外部找出路。这就要求我们以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利益为核心。一方面要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的带动能力。全面充分地发挥“三化”带动“三农”的作用。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提高“三农”综合发展能力的关键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制约,既有制度的因素,又有技术的成分。“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自身的问题,尤其是农民的思想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业的发展环境,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外部因素。“三农”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还得依靠农民自身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对“三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长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进入新世纪的中国能否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然而,解决好“三农”问题首要的是要解决好8亿多农民的问题。我国农民数量非常庞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总数达8亿多,其中农业劳动力估计在5亿人以上,但是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2,而农民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农民人均耕地的1/3,若按中等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我国现有耕地仅需5000万农业劳动力。显然,在我…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全局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人多地少和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造成“三农”主要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引导农民非农化充分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解决好"三农"问题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荣 《南方经济》2005,(4):48-51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本文探讨如下的内容:(1)指出“三农”是我党执政和我国政府行政的四大基础;(2)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农民的根本利益:(3)我国的“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应抓四项创新工作:反哺、少取、多予、“造血”,形成“五化”长效机制,综合地破解“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三农"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凯雄 《南方经济》2004,3(6):33-35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对我国的“三农”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是毛泽东“三农”思想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提高广大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科技水平是毛泽东“三农”思想的重要内容;为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毛泽东“三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改变农民意识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 《辽宁经济》2005,(5):26-27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已将“三农”问题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农民是农村、农业之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而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是改变农民旧的意识观念,以现代的意识观念引导农民的思想、行动,使其意识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做了深入考察和研究,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解决当代中国“三农”问题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张建平 《发展》2004,(2):9-11
党的十六大制定了新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三农”问题的严峻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显现,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不仅是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中共甘肃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提出“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中心任务,作为各  相似文献   

19.
作为来自基层农业科技界的人大代表,最关注的莫过于“三农”问题了。记者去山东代表团驻地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冠丰集团董事长方才臣反映的问题都是与农民利益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对记者说:“温总理在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壮大农作物种业’,这一点很让人振奋。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广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冰 《南方经济》2001,(12):55-58,54
“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依赖于农民问题的解决。现阶段、广东省不同区域“三农”问题的表现不同。珠三角地区主要是如何实现农业技术跨越问题,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归缩是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