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企业适应现代社会实施科学决策的需要;是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保证企业正常经营运转的需要;是现代企业向传统企业挑战,重构企业产权关系的需要。平煤八矿通过推行民主管理.不断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煤矿呈现和谐、快速、持续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从本质上讲,企业形象建设是塑造企业个性,表现本企业与众不同的差别的。如果在实施这种突出个性区别的经营策略时忽略了对构成形象的要素的分析,忽略了对差别性的关注,则可能减弱企业形象的个性,使个性化的初衷带来形象雷同的结果。另一方面,企业形象建设是一个包含多个子系统的系统工程,其必须运行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必须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必须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吻合,它既需要企业长期苦心经营、苦练内功、自我完善,也需要企业审时度势抓住与已有利时机进行持续有效的信息传播。其中任何企业都要遵循一些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没有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也不可能健康、快速地发展,这是被中国和世界历史所证明的。不和谐就会造成动乱,历史上的每一次动乱都给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破坏,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历史的教训。在党带领我们奔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4.
卞华舵  吴云海 《董事会》2005,(12):34-36
和谐发展的挑战 企业发展需要有一个和谐的内外部环境,员工、股东、客户、政府、社会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和谐相处。长期以来,国内许多企业的发展以牺牲利益相关者利益为代价,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导致矛盾激化,使企业失去了和谐稳定的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徐志邦  蒋坤 《中国石化》2013,(11):91-91
企业维稳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应强化维稳无小事、小事也要当大事的理念,抓紧、抓细、抓苗头。企业要想长久地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发展环境,企业的稳定关系着社会的安定与否,是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条件,也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梁业林 《广西电业》2011,(12):22-24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及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通过透明和合乎道德的行为,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承担的责任.通俗地讲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责任.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经济变幻莫测,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完善的企业管理应是理性与人性的融合。企业战略管理正是企业管理中的理性因素,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管理中的人性方面,两者的互动优化成为企业在多变的环境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采购不讲成本,储备不讲效益,消耗不讲定额是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物资供应的通病。企业的物资供应是通过国家行政调配的方式完成的,企业物资供应的目标具体则明确: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生产、科研等材料,器材有效供应,保证企业的再生产顺利进行。但随着社会土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石油企业重组改制、分离、分立  相似文献   

9.
重视员工心理和谐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是员工的生存载体。构建和谐企业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员工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企业不仅要与政府、社会、协作单位等保持良好关系,建立和谐的企业外部环境,尤其要下大气力建立和谐的企业内部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作为电网企业,安全不仅牵涉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更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全体员工参与。只有在安全认识、安全责任、责任落实、安全监督以及安全考核等方面做到“五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安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安全稳定可靠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公司作为电网经营企业,要想向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王次勇 《化工管理》2014,(25):79-80
企业稳定工作是整个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企业的稳定工作对于创建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破难阶段,在这个阶段,新旧思想在碰撞、新旧机制在更替,新旧矛盾在交织。各种利益的调整,势必带来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在事关企业关停、破产、重组、改制等工作中,不仅和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更和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稳定问题。稳定工作是压倒一切的工作,是保证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伟大纲领,也是推进新世纪工会工作的指南。作为企业工会,能否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促进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速先进文化的进程,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讲,必须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造就一支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先进文化、全力维护权益、保持大局稳定的工会干部队伍。 一、充分发挥“建设职能”,促进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工会干部增强现代经营能力和技术创新素质 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一切科学发明创造,都要通过企业转化为现…  相似文献   

14.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吸收、稳定和激励人才的能力;人际关系和沟通;企业的地理位置和工作地的环境。如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现代企业管理者所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吸引、稳定和激励人才,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激发其积极性。那些成功的企业主要做法如下:创造条件,增加职工收入。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搞了流水线和生产标准化后,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为了激励职工,福特把工人工资提高到5元/天,是当时平均日工资的2倍,这样吸引了美国当时许多优秀的人才。满足一个人发表创…  相似文献   

15.
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社会中,企业“满足需要”不仅仅从顾客角度出发,还要考虑供应方自身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等。因而,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质量的受益应包括顾客、业主、职工、企业和社会多个方面,追求广义的满意质量。一是顾客满意,即满足顾客的需要,既包括顾客明示要求的满足,即在合同、图样等技术件及其它件中做出规定的要求的满足;也包括习惯上隐含的要求和期望的满足,即不必规定却被人们公认的基本要求的满足。同时还包括标准、规范、法律等规范规定的必须履行的要求和期望的满足。二是供应方满意,即作为供应方的所有业主、企业经营以及个体职工都较为满意地提供。三是社会满意,即提供一定的质量,在满足顾客、供应方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做到符合政策法律要求、资源有效使用、促进环境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等。因此企业在执行标准的前提下,应以提供满意性质量为己任,把满足综合性需要放到质量管理的首位。国外有句行话:符合标准的质量容易做到,符合市场需求的质量很难达到。说的也就是满意性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牛牛 《现代班组》2014,(3):39-39
发达国家企业的“大蛋糕”制度,通常讲就是就把企业的利润比作是一个大蛋糕,让企业内部职工按照一定程序和要求,有条件持有企业部分股份参入企业利润分配的制度。这种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并逐步为全球日本、英国、法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美国的劳资矛盾激化,工人罢工频繁,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明确了和谐稳定的内外环境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保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成员,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与国家经济发展命脉密切相关的供电企业,如何顺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在构建自身和谐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共建和谐社会行动之中,并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最高的价值追求.企业自工业化以来,在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日益加剧.新时期,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也是企业被赋予的新的时代使命;加强教育与培训,完善环境保护立法,开发激励机制.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企业践行环境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石化集团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日益提高,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是在这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变革,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各类矛盾复杂交织,企业内部矛盾和热点问题增多,影响企业和谐发展的因素大量存在。这些不稳定因素不仅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消除,而且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逐步解决这一人民内部矛盾,从而最终形成和谐社会。因此营造和谐的企业环境是一项涉及全局性的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一些企业的国有资产,以明的暗的形式造成大量流失,经济犯罪现象频繁,职工议论纷纷,严重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究其原因,有外因和内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企业内部缺乏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氛围,监督机制弱化。 一、企业监督机制弱化例举 1.专职监督机构弱化。有的企业领导人,民主法制意识弱,总想摆脱监督,借口机构改革,借口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将企业原有的纪检、审计部门的人或并或撤。即使有幸能保留编制的,也形同虚设。企业生产经营及用人的重大事项很少或不能参与。职工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