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歌 《开放时代》2002,(3):134-139
正是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中国社会所通行的那个“日本人为什么不认罪”的问题是抽象的和缺乏力度的,因为中国市民并没有把自己的愤怒与日本国内进步人士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相反,却在事实上把“日本”处理成了铁板一块。而在现实中,不仅很多日本人为了揭示历史的真相而付出无法估量的代价,而且当“日本”关起门来的时候,日本人之间的较量并不比“中日之间”的较量逊色。  相似文献   

2.
旅游者成群结队地涌进华盛顿。他们挤满了快餐店,在国会大厦和白宫门外毫无秩序地排着队,购买T恤衫作纪念。这些人在事后也许会说他们在华盛顿过得挺不错。但他们大部分人看来过得相当糟糕。城里天气炎热,他们成群结队,也是暑热难当,汗流浃背地到处游逛。外国旅游者(从他们比较讲究的衣服就可能一眼认出来)秩序井然。日本人都跟在举小旗的导游身后,欧洲人围拢在讲德话或法语的导游周围,而美国人——父母亲穿着无袖衬衫,孩子们把棒球帽反扣在头上——则是三五成群地穿过满是灰尘的草地广场,从白宫向太空博物馆艰难跋涉。 我有时真想把一些拖儿带女的游客拉到一边,对他们讲:“瞧,没必要这么费劲儿。”当欧洲或亚洲的朋友到华盛顿来看望我,要我提供一些有关观光游览的建议时,我的这种希望就可以成真了。 如果来访者是日本人,我便建议他们春季来华盛顿。对任何人而言,春季都是游览这座城市的最佳时节,虽然有学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机、精密机械等日本制造企业,现在赚得盆满钵盈,但其生产一线却使用着大量的低工资劳动者,他们中间有很多是日本年轻人,也有日裔巴西人、中国人。企业没有把他们当成“人”,他们只是一个一个的“廉价劳动力”。在生产一线上,违法现象、悲剧故事堆积成山[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了解日本人的生意佬说:和日本商人交朋友,或是做生意,都“真的要有一套”。日本人坚信“优胜劣败”的道理,他们不会同情弱者;但如果你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并能拿出一套实际可行的办法,则他们也乐意提供最大的协助。  相似文献   

5.
陈言 《经济》2004,(7):74-76
那些在日本经济发展“黄金三十年”时期投资股票事业的人,都得到了丰厚回报,现在,他们认为中国的“黄金三十年”到了,机不可失。他们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投资理念与中国人有别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大多数日本人的性格较为内向,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特别是外国人沟通交流时表现出害羞和与紧张。他们称自己是一群具有“对人恐怖の国民症”的国民。据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有名的社会心理学教授分析,他把日本人需要克服的害羞归结于心理上的障碍,而所谓的“对人恐怖症”也被认为是一种神经衰弱的症状。但与之相反,在商务谈判中日本商人的性格却像是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变,他们在谈判桌上被认为是“很难对付的谈判对象”、“圆桌武士”等等。这都是日本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所造成的。想要和日本商人在谈判桌上获得成功甚至优势绝非易事。这使人们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日本人在日常生活和谈判桌上的性格为何会产生如此大反差?对于这隐藏在日式商务谈判背后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日本民族的文化,使两国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敢怒而不敢言”曾经是许多人在面对权威心中有不满时的状态描写。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在中国文化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所造成的话语权的不平等现象也正在遭受严重挑战。当秘书“无法”对老板的苛刻要求说“不”,当下属“不敢”当面顶撞上司,当个人的声音“敌不过”公司的声音的时候,互联网便成了这些“弱势群体”申诉的渠道,成了他们与“强势群体”抗衡的武器。在这里,他们隐姓埋名,他们躲在幕后,却让他们的“对手”暴露在荧光屏之下,遭受万千大众的谴责。  相似文献   

8.
姜波 《经济》2004,(1):82-84
与田中的滔滔不绝相反,川上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个子不高,眼睛大大的,是个典型的日本帅哥。如果说田中是“土鳖派”,那川上就是“海龟派”了。他曾留学美国,研究国际政治;并且作为留学的重大成果,把一个叫米切尔的“洋妞”带回日本为妻,而且总是挂在嘴上。他刚从美国返回东京时,开始在中曾根的智囊机构——日本和平研究所搞研究,研究军事防务专题。不知是田中的鼓捣,还是中曾根的建议,川上后来投身政治,给已经下野的首相海部俊树当秘书。在他的安排下,我采访了海部。  相似文献   

9.
丁未 《开放时代》2018,(4):F0002-F0002
的士司机大概是城市中最见多识广的一群人,当我走近他们之后,发现他们本身就是一群极有故事的人。石厦村与深圳市福田区区政府只有一街之隔,地处CBD中心,这个只有0.23平方公里的城中村因聚集了几千名来自湖南攸县的的士司机而被媒体称为“攸县的哥村”。  相似文献   

10.
熊丙奇 《商周刊》2012,(15):105-105
《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我没能挣大钱、当大官》。近日,北京大学未名BBS的匿名板块(SecretGarden)上的一个帖子,引发大家纷纷吐槽。有人感慨,“父母跟人拼了20多年儿女,学习都是最好的,他们觉得赢了。儿女毕业工作后他们才知道,生活上还是拼不过煤老板的儿女。”  相似文献   

11.
覃军  苏辉  李疑然 《新经济》2011,(5):20-21
“中国人幸灾乐祸日本地震之事,的确让我很难为情,但比较起来,今年这样的人还是少多了,而且,有很多人驳斥他们。中国人有进步。” 如同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的资金资本殷实有助于这个企业和国家更好地应对商业环境的变化及风险一样,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充裕,就能够使这个社会具备更强的应对各种不测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长也 《新经济》2011,(4):92-92
3月11日当日本遭遇空前的地震海啸灾难后,部分国人的扭曲心理让他们欢欣鼓舞,理由比较简单:因为近代史上的日本屡次侵华之仇不共栽天,没齿难忘。有人仅代表埋身九泉之下已70余年的几十万南京人表示:虽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那天的日本近海老天是开了眼的。我想这部分人应该跟南京人划清界限,他们不会因为你此时的畅快淋漓表示感谢.要是你能够适时保住600棵法国梧桐的性命,他们应该会发自肺腑地叫你一声:英雄。  相似文献   

13.
(一)在清朝的260多年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艺与学术都发展到一个繁盛的阶段。在广东,这个时期诗人辈出,开首是屈大均,结尾是“我手写我口”的黄遵宪。屈有《广东新语》,黄有《日本国志》,这些著作都传颂人口,有着重要价值。然而,两人第一位的成就都在诗歌创作上。他们的诗歌具有时代特色,并可从他们的诗歌看出他们的为人。屈大均是个自称“少遭变乱”的人,他生于明崇祯三年九月五日(1630)。当他十四、五岁时,正是明清之交的风云变幻的年月。那时朱明中央王朝崩溃,满族入关,反抗异族入侵  相似文献   

14.
姜波 《经济》2003,(10)
这就是神神秘秘、一年里除了会见外宾,只有两三次隔着玻璃罩子露一下面的天皇?这就是年轻时风情万种、入宫后沉默寡言、“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的皇后?眼前这两位文质彬彬、和蔼可亲、一点儿也没有身居高位、甚至有点儿谦恭的人,与我脑袋中固有印象中的日本天皇和皇后,怎么也沾不上边。 当然,我这印象也许有些“大不敬”,我知道在日本人、即使是普通的日本人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人擅长否定。这次,他们又向自己引以为荣的特产——“终身雇佣制”说“不”。“一辈子只捧一只饭碗”将成为父辈的怀旧往事。  相似文献   

16.
乔志华 《经济论坛》2006,(17):28-30
一、心理所有权的内涵 Pierce(1991)将对所有权的心理体验定义为心理所有权,即心理所有权是一种思想状态,是个人感觉目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或者目标的一部分是“他们的”(即“它是我的”)那种状态。心理所有权的核心就是拥有的感觉和与目标在心理上的联系。某人所拥有的就感觉是自我的一种延伸(Dittmar,1992)——“所拥有的(在感觉上)是‘我的’一部分”(Isaacs,1933)——所以心理所有权的状态就出现了。当财产在人的心理上扎根了,那么对个人来说,它就是“我的”。  相似文献   

17.
“我的家通向地狱!”——这句话如果出自东京街头某个流浪者之口,也许没有人会大惊小怪,许多日本记者宁愿不厌其烦地去挖掘为什么皇太子妃结婚三年没生孩子的花边新闻,却鲜见愿意去报道流浪者生活的,这大概与他们司空见惯的缘故有关.只不过此话并非一般流浪者所言,而是一些“沙拉利芒’的慨叹,这就让人感到有些惊奇了.“沙拉利芒”即受薪阶层人士,在日本,“沙拉利芒”一向是收入稳定,生活有保障的阶层,发出如此感叹,反映了当今日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没人找我。就是你们中国的不少人,可能认为我说的话太刺耳,也不理我。”  相似文献   

19.
1、日本的幸运的逆转在八十年代我们常常听到关于骄傲自大的日本的工商业人士在外国为何能仿效日本的经济成功上渴望来向他们的外国对手方给予忠告的笑话。三个工商业人士,一个日本人,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欧洲人,在暴风雨中一起航行。他们的船正在下沉而他们将要溺死。突然地,上帝显现了并问他们,“在你们死之前,你们将喜欢做些什么?”日本的商人告诉上帝,他想要讲讲日本的经济。美国的商人告诉上帝,他对那个题目是真正地厌烦了,他比之必须去听关于经济的演讲他愿意快点死。欧洲商人很惊讶,在像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提起日本的科学技术,不禁使人们想起以制造业为主的日本产业技术。它是日本走“技术立国”之路,在战后短期内迅速走向富裕的根本所在。几十年来,产业技术成了日本人在国际社会中引以自豪的一个名词。1999年12月,当人们正沉浸在辞;日迎新(千年)的喜悦中之际,日本政府却在悄悄制订2000-2010年的“国家产业技术战略”(以下简称“战略”)。今年,是日本“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即科技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目前正在酝酿制订下一个“科技基本计划”。因此,“战略”被认为是日本下一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