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名相丙吉有一次外出巡视,在路上遇到一宗命案,他毫不理会.后来看见一头牛在路边不断地大口喘气,却立即停下来,找来乡亲刨根问底,细究缘由.  相似文献   

2.
大约两百年前,纽约有一个"经营有道"的牛贩子,名叫丹尼尔·德鲁(Daniel Drew).他这样记录自己的"生意经":在出售菜牛的前一天夜里,他偷偷(不让手下人知道)给每一头牛都喂一些盐.之后任凭这些牛口渴难忍,就是不让它们喝水.直到次日抵达肉市附近,他才一面和卖牛的屠宰商不慌不忙地套近乎、谈生意,一面吩咐手下人让那些渴得要命的牛喝个痛快.他夸口道:"相信我,那些牲口真出分量……现在可以看出,我的灌盐术真走运.一袋盐才值几美分,每头牲口的重量却增加了将近五十磅.要是你使一头成年的牛口干欲裂,它能一口气喝光五十磅水.就这样,跑上一趟,我赚了一大笔."按照当时菜牛的价格,每磅毛重大约三美分.  相似文献   

3.
在路上,我见过无数牛人,也见识过无数装牛的人,还见识过无数羡慕牛人并正努力成为牛人的人.在旅行者眼里,成为牛人很简单,谁不停止地漂在路上时间长,到过的地方多,谁就牛,反之则是“菜驴”. 作为多次走过间隔年旅行的人,我不赞成鼓动所有人忘记一切去间隔年旅行.我还认为不能为了卖书赚钱或赚取名气,而不负责任地夸大间隔年旅行对人生的意义.我遇到过几位已近不惑的男旅行者,他们出发在路上已经几年,从旅行者角度看来,他们是大牛人,然而从普通人观点看,他们的人生实在乱七八糟:没有工作,口袋里永远只有很少量的钱,没有结婚,没有正常的家庭,只有父母无奈的操心.网上曾经讨论一位长年累月骑行全中国的牛人,他几近赤贫,只有老母相依为命,母亲生病,他都掏不出医药费,即使如此,他依然骑行中国,经费一般就来自心生敬意又怜悯他的网友捐助.有网友评论,他吃亏在读书少,不能写,没法拉到赞助,或写下经历变成书换钱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4.
为改变命运,我们需要学习的不是励志书里边如何致富的动人故事,而是要学会:怎样积攒下人生的第一笔社会资源。"穷人为什么穷?"从微信朋友圈里流行的段子里转来一段作为答案:有一个穷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起了善心,想帮他富起来。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地开荒。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谁知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穷日子比以前过得还艰难。这时穷人就想了:一头牛吃我家三口人的口粮,这事不能干!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救救急,剩  相似文献   

5.
写生,不管以什么材质,在美术圈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但是,在我看来,它不只是为了搜集所谓的素材或者寻找艺术的灵感,其远涉他乡的过程就蕴含着某种情趣和兴致.广州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张振江以《在路上》为题出版其近期的油画写生作品便别具深意.毫无疑问,"在路上"直接对应的是他那些奔赴国内国外各地的写生,然而,"在路上"也引人无限遐想.中外文学和电影里不知有过多少有关路途的作品,常被人道及的就有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JackKerouac)所创作的《在路上》(On the Road),这不只是一场公路之旅,它还包含着精神领域的寻找目标.而"在路上"远方"也经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旅途.我并不是要将张振江的作品赋予这样的惯常的"哲意",而是想说,"在路上"的激情或许给了他思想上更大的自由,也使得他在赋形上更加地随性奔放.  相似文献   

6.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给创业的年轻人建议:要掌握四个“钱”。他说,让我们拆字分析。第一步,挣钱。就是说用劳动努力拼搏,争取财富,积累原始资本。第二步,生钱。“生”,就是一横上面一头牛,  相似文献   

7.
不少人都知道霍英东先生的大名,他的轶闻趣事,不少人也都了解不少,如他的捐赠,他创办的霍英东集团,他第一个在内地的投资,他为中国的体育事业的贡献等,……但对其家庭生活显然知之甚少.这里介绍3件事,以飨读者.随从及生活秘书问题霍英东生活之简朴,实在令人难以想象.笔者有幸拜访过他几次,其中有的时间是在机场的贵宾厅.记得那次见面,我看到他是去北京开会,原以为会前呼后拥一大群.我左看右看,只看到3个人:霍英东本人及夫人,还有一个就是他那位留法且精通英法语的秘书.我悄悄问送客人,难道还有人没有来?他们说,哪里会没来,全都在这里呢.我仍然表示疑惑.后来一件事证实了霍英东的随从问题:有一位很有身份,且与他来往密切的人说,即使去国外,至多加上一位生活秘书,国内就一肩挑了.霍英东的秘书介绍说,霍英东本人晚年生活愈加节俭,不愿意铺张,也不呼啦啦惊天动地,即使在家里,他也是很随便的人,对生活没什么要  相似文献   

8.
数月前,新闻媒介曾报道了山东肥城市数牛的新闻,说的是肥城市委对下面上报的养牛数字不大相信,怀疑本市的“牛口增长”速度掺有水份,派出几百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户一头一头去数,挤出了若干水份.于是,这种反对弄虚作假、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一时被人们传为美谈.然而,报上又爆出新闻,肥城数牛得出的数字仍然有假!原来,基层听说上面要下来数牛,乡村两级干部紧急动员,下达“牛口”指标,数量不足,各乡镇相互“通融”,本市“紧缺”,又到邻县“拆借”.浮夸风是何等猛烈,又是何等狡诈?  相似文献   

9.
马启元的名字与中国芯片业的自主创新息息相关. 1999年离开美国之前,他已经在为中国政府相关决策高层出谋划策;回到中国以后,他更是一手参与了中国芯片业的系列政策出台;之后,便一头扎进建立芯片公司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0.
鲁万鑫 《经贸实践》2016,(4):301-306
"赛文格致学堂"是赛文多年自主研发的致力于帮助企业从根本上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动力问题——人"能"的问题,使企业人才能够从"摆脱困境"到"自觉",从"个人觉"到"大家觉",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调动人的能动性.使企业员工养成寻找事物本源主动性.使企业团队真实感受到凝聚力.正是这种"格物致知"的培养方法,让赛文节能永葆"创新"初心!鲁万鑫重新发明"格物致知",并且多年来实践经验也证明这个方法是可以为企业解决人才难题.他希望以自己的所见所得,去帮助更多需要解决人才管理问题的企业家们!  相似文献   

11.
俗是干粮     
媚雅"是从王小波那里知道的.他去听严肃音乐会,好象是布鲁克的作品.他被迫穿三件套西装,把自己装成雅的样子.王小波在美国时比较胖,马甲、领带箍,把他的腰以上勒成了三节棍状.听到中段,恨不能一头碰死算了.所以他说:"媚雅这件事情是有的,而且对俗人来说,有更大的害处."  相似文献   

12.
江善颂是个谦虚的人,他喜欢用"学习"来描述自己的工作迁徙. 出生于台湾的他曾经在日本、美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工作过.大学毕业后,他到了日本东芝工作. 江善颂回忆说:"1986年的时候,日本的半导体业很强,到那里去也是学习."  相似文献   

13.
董国良的JD模式研究,始于现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他一头扎进去就是30多年,成立深圳维时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可谓倾注了个人全部的心血和感情.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公园里的命案去年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发现一具东北豹的尸体,尸体部分被啃食,周围有东北虎的脚印和打斗痕迹。东北虎吃了东北豹,东北虎是数量稀少的珍稀大猫,而东北豹的数量甚至比东北虎还要少,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可真令人心痛。广大网友还表达了很多的担忧,是不是地方不够大?是不是猎物不够多?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解决虎吃豹的问题?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一起纯粹的自然事件,而不是一个保护问题,所以不需要人去解决。  相似文献   

15.
欧洲的疯牛病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 1月底,德国已发现 24例疯牛病,东、西、南、北部都有,以南部的巴伐利亚州为最。预计德国今年将会发生 200~ 500例疯牛病,其规模和英国相当。目前德国牛的屠宰量已减少 90%,牛肉销售减少 80%。欧盟和德国处置疯牛病的办法一样:一头牛得疯牛病 (BSE),满圈牛被宰杀。欧盟共有 200万头牛因疯牛病被宰杀,其中德国有 40万头。萨安州最近一天宰杀 1012头牛,发生了 1000多名愤怒的农民和警察对峙的场面。石荷州 6000名农民游行,抗议政府批量宰杀的政策。巴伐利亚州一屠宰场场主几天来未能卖掉一头牛,他认为疯牛病把他的一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谁在屠杀牛市 2007年5月16日才刚刚出版的、还散发着油墨味儿的总第323期<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上,画着一头牛眼圆睁、怒气冲冲、在作困兽之斗的公牛,它的身边围着一圈神态各异的人,手中似乎都拿着红布,在斗牛.  相似文献   

17.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2003年的这一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重要声明,希望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加强合作,解决饥饿问题。他说,世界上每天有8.4亿人吃不饱穿不暖。联合国粮食问题特别报告员齐格勒说:12亿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中,有70%是收入很低的农民。平均每7秒钟就有一名不满10岁的儿童死于饥饿。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但马克思在不同的时期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表述,人们对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理解也有差异,甚至片面的强调其中某点表述,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对此,我们应该了解他写作时的不同历史背景和前提;认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全面系统的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北大的周其仁教授来了,我和他聊得投机,得去和他多聊会呀!"肖志国讲起话来,总是面带微笑的样子,而他笑起来的时候,面容更显憨厚,使人一下想起那位把"爱国主义"营销得如火如茶的中关村冯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古语:“不怕县官,只怕现管”,对这句话,一般人通常解释为:不怕官大,只怕恰管。我认为,这一解释只说出了“县官”和“现管”的一个方面,“县官”和“现管”应该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解释。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是个主张“法治”的政治家他认为“现管”就是“法治”。他说;“释法术而心治,尧不能正,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轮,……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这意思是说:不搞法治,只凭意志办事,英明的尧也无法治好国家;不按设计图纸做工,奚仲那样优秀的工匠也造不好一只轮子。治国要立各种法,定各种规矩,大家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