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定向增发认购方式为切入点,研究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定向增发以现金方式认购能够提高企业价值,而以资产方式认购会毁损企业价值;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以现金方式认购优于以资产方式认购。 相似文献
3.
定向增发对相关利益体财富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合理假设,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论述了定向增发对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等相关利益体财富的影响。本文认为,定向增发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流通股股东利益损害的情况有所减弱。文中以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武钢股份为例,检验了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定向增发因其方便、快捷、费用低等优势,已成为再融资的主流方式.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统计检验对河南省已实施定向增发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定向增发预案公告产生正效应,具有较强的显著性.非资产重组动因的定向增发公告正效应,延续时间长且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资产重组动因定向增发在(0,3)窗口公告正效应逐日上升,但之后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再融资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已逐步接近尾声,各种法规的修订正促使证券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随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沉睡将近一年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已全面启动,在各种再融资方案中,定向增发一度备受上市公司的关注。本文以最新的《管理办法》为依托,着重分析定向增发再融资的特征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研究了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前后股权结构的变化,以及大股东的认购比例和认购方式等因素对定向增发折价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进行隐性增持,进一步巩固了控制权地位,为将来的“掏空”行为创造了条件;定向增发普遍具有低价发行的偏好;定向增发折价率与大股东参与认购程度显著正相关,与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分离程度显著正相关;大股东以资产认购时的折价率显著高于现金认购;大股东的低价增发和隐性增持侵害了小股东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1991/01-2012/03在深泸两市上市的62家河南省上市公司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公开增发再融资的公司,采用股票市场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其公开增发招股公告事件的发生对股价产生的影响并通过统计检验来确定价格波动的效应及其程度,以期在公告效应分析过程中对河南省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情况加以梳理,对其公告日效应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10.
再融资新规发布后,证监会明确规定了实施定向增发时战略投资者必须符合的条件,股市迎来定增热潮.2020年7月中联重科发布定增预案,将引入包括基石资本在内的四名战略投资者,募资约六十六亿元.然而时隔不久,中联重科于9月宣布采用修改后的A+H综合定增方案.本文以中联重科转变定增策略为起点,描述中联重科自准备引入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以2006年5月8日-2007年12月31日在我国沪深交易所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用事件研究方法中的市场调节模型计算不同投资者36个月的购入持有超额收益率。参与定向增发的控股股东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普通投资者和以及未参与定向增发投资者的购入持有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07.5%、105.52%和26.23%,投资者购买定向增发过的股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定向增发对象对发行定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发行对象将实行定向增发的公司分为三组:完全向大股东的发行、向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的发行和完全向机构投资者的发行.通过对比三组之间的发行相对价格,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显著提高了发行价格.而完全向大股东进行定向增发的发行相对价格最低,这可能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16.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资本市场上"同股不同权"的现象,但其仍未解决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及侵犯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在侵占公司资源和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同时,也扰乱资本市场的秩序。分析定向增发前后大股东行为,对比其在定向增发前后的利益变化,发现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动因、手段及影响,制定针对规范控股股东行为的规则变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短期财富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流方式.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定向增发可以为公司的发展和成长提供资金;对于投资者来说,定向增发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短期财富效应是指证券市场各因素引起股价发生波动而给股东带来的额外收益.因此,选择39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短期财富效应进行研究,其中以2007年10月16日为分界,选取2007年3、4月实施定向增发的21家上市公司及2008年3、4月实施定向增发的1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分析定向增发在牛市和熊市中的财富效应.在实证研究中,通过超额收益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样本公司定向增发的市场变化、股东收益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实施,市场融资功能的恢复,定向增发再融资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所追逐的焦点。近两年,定向增发热情空前高涨,已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从市场参与主体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定向增发的概念及特点,对结构化信托参与定向增发的业务模式进行了着重分析,在分析该业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结构化信托参与定向增发的业务流程,以期对市场参与主体的投资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通过日平均超额收益率、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四个指标来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内幕交易行为进行检验.从整体样本和部分样本两个方面分析在不同的考察期中内幕交易行为的存在与否.经过认真分析得出结论:(1)将整体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定向增发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幕交易行为;(2)在部分样本检验中,结果显示熊市考察期内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而震荡期内内幕交易行为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