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靖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11-13
哲学是人存在的本质特性,哲学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语言是我们遭遇世界的方式,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哲学和语言同在思维的天空里,为人类提供得以栖息和存在的方式。人类哲学地、诗意地栖息于此。 相似文献
2.
何梦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28-29
心智哲学不仅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时代,而且是语言研究的新视角。意向性问题是心智哲学中的核心内容。本文概述了心智哲学中意向性理论的研究进程,然后结合意向性的特征探讨语言如何运作。语言的目的之一是交流,意向性是心灵与世界交流的媒介,基于这点,从意向性角度分析语言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3.
洪玉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维特根斯坦、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及其弟子塞尔都对言语和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哲学探索.尤其是奥斯汀和赛尔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和继续研究,但同时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本文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探讨言语行为理论产生的渊源和发展,以及这些理论的意义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王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6):40-44
意义理论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意义用法论”是影响较大的一个观点,被誉为“现代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奥期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和使用者的关系纳入“意义”之中。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语方理论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提出意向性理论,揭示了意义的能动、积极的一面。语用学研究在意义用法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扩展到宏观层面,将语言在使用中涉及到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纳入其研究范围。人们开始在整个社会活动的大背景中来考察语言的意义,并将其看作是一个动态环境中的动态因素。 相似文献
5.
谢亚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83-84,88
语言与哲学关系密切。从20世纪80年代起哲学家们把语用学作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说使用语用分析的方法来理解语言使用的多样性,使对语言的分析转向语用层面;奥斯汀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语言交流活动,他开创的言语行为理论成为现代语用学理论的基石;塞尔继承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意向性理论。 相似文献
6.
李淑平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5(1):7-10
语言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语言学和经济学逐渐融合形成了语言经济学。回顾语言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历史,探究语言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不难发现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与经济交叉相融的边缘学科,它要求研究者既是语言学的精通者,又是经济学的专家。 相似文献
7.
史玄之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6):78-83
20世纪初期,清政府为挽救民族危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清末新政\".其中以癸卯学制为代表的语言教育政策是清末新政时期语言规划的重要部分.以语言规划理论为研究视域,通过内容分析法等历史研究方法剖析中国近代第一个教育学制——癸卯学制.研究表明清末语言规划者通过癸卯学制对本国语言和外国语言进行本体... 相似文献
8.
黄炎平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4):8-9
什么是哲学?哲学有无存在的价值?“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我思,我在”,这就是全部哲学史所诠释的哲学的真义,也是哲学的绝对命令! 相似文献
9.
曹均伟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1-17,62
本文从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科学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等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论述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之演变,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上,对市场经济平台上财务运行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已经成为理论界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解析、批判、构建财务运作内容论及其财务多元融资论、财务效益投资论、财务激励分配论为内容,探索财务哲学内容论的一般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12.
体验哲学是体验式外语教学赖以建立的哲学基础,它所倡导的语言体验性观点不仅为体验式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对体验式外语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符号象似性:其定义及哲学和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二占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64-165
在语言符号的分类以及语言系统和非语言世界区分的基础上,语言象似性被定义为语言形式和其所表达的概念间的一种相似或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 ,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对社会发展进行了反思和哲学思考 ,探讨了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 ,发展理论与现实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于海量 《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1):36-38
新时期的哲学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加强经济哲学研究,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哲学应当重视一些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家茂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2):116-121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浑厚的哲学底蕴,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高超的实践辩证法艺术。 相似文献
18.
张天圣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9-122
传统哲学家把哲学与科学相结合,虽然他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他们往往陷入困境之中而不能自拔.维特根斯坦把哲学与科学严格区分开,提出"哲学不是自然科学",只有这样,哲学才能走出困境,得到正确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德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43-144
文章探讨了分析哲学社会思潮中的语言学转向问题。分析哲学家们开始关注语言哲学问题,从而使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分析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也促进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言和言语有极其紧密的联系,但它们又有很大的区别。在言语体系内部将语言与言语区别开来,是语言学家们对语言现象进行精密研究的结果,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加精密地研究和了解语言内部结构本质。作为一名语言工作者,认清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