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加强本外币政策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关于人民币汇率及外汇储备问题的讨论频见媒体,从而使人民币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理论界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观点主要可归结为人民币升值论、人民币稳定论和人民币自由浮动论三种,其中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舆论有升温之势。对此,文章首先阐释了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制度性原因和客观基础,随后围绕外汇储备的适度性问题,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当前我国外汇储备不断攀升所带来的影响,接着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出发,提出建立境外人民币市场的若干设想,并指出当务之急应在保持人民币名义汇率稳定的前提下,从本外币政策的协调上寻求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有效办法是依靠本外币政策的“组合拳”即加强央银对冲操作手段改变外汇供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果,从进出口外汇供求政策上调控人民币汇率波动,从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入手实现汇率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从培育外汇市场主体和增强市场功能来发挥人民币汇率的杠杆作用,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基础等。  相似文献   

3.
王勇 《上海金融》2007,(2):61-65
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再加上我国国际收支存在顺差性失衡现象,所以,加强本外币汇率政策协调刻不容缓。但因受人民币资本项目不可兑换、利率非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弹性有限以及外在非理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本外币汇率政策协调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市场开放条件下我国本外币汇率政策协调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际收支连续多年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笔认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目前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当前必须在汇率稳定和消除升值预期以后再考虑逐步调整,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本外币政策组合有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避步迈进自由贸易体制后,应当加强本外币汇率政策协调。但由于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在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我国利率非市场化以及外在非理性因素等影响使得本外币汇率政策在协调效应方面还有些不佳。要加强本外币汇率政策协调,就蓝须在以上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在众多领域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具较强的整体议价能力.但出口部门内部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此结构销蚀了出口部门整体话语权,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作用一是搭建出口商竞争平台;二是在中国与贸易对手国之间分割财富.汇率贬值政策无助于提高产出和就业、汇率升值在很大幅度内也无损于我国出口部门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客观上中国货币政策外溢性加大;在全球汇率博弈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影响及内外互动机制更为复杂,完善开放经济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当前我国货币有效性及本外币政策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  相似文献   

8.
9.
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邓斌 《中国外资》2010,(12):39-39
随着世界经济和中国逐渐从金融危机中恢复,人民币汇率改革也需要及时进行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本文首先列举解决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种流行观点,并就当前进行汇率改革的原因及所面临的有利条件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汇率改革之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静  张西征 《浙江金融》2006,(7):23-23,34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学家纷纷“倒戈”,大谈人民币必须升值,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不过,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任何经济政策的变动,都会对世界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币汇率以及汇率政策如何变动,都是需要我们谨慎决策的。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平稳、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博弈模型探索人民币与外币在汇率上的协调与合作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在人民币与外币的协调过程中内部凶素与外部因素均占据核心地位.在国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中国应该积极改进与完善汇率制度,促使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美国国会研究报告对美国贸易赤字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的详细梳理分析,发现所谓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美国出现较大贸易逆差,影响美国就业的说法并无理论依据,更没有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证据。国会研究部门认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两国之间的储蓄率存在较大落差,造成中国资本流向美国,出现贸易逆差只是表现形式,中国改变汇率安排对美国减少贸易赤字没有帮助。作者认为,人民币汇率问题凸显中国国力的强盛,对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产生了冲击,展现了未来中国的大国责任。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起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幅已超过20%,2012年4月5日人民币中间报价6.3102再创新高。本文根据2008年以来的季度数据测算出人民币的货币替代率.分析中国货币替代程度及降低原因,同时结合Eviews5.0软件。就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货币替代现象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增值会导致货币替代现象减少。但由于人们判断并做出一个理性决定时需要一个思考过程,且我国目前汇率很大程度上仍受货币当局控制。人们选择决定就会带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货币替代现象影响不会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简单汇率形成机制下的汇率预期和货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的汇率预期问题。通过理论模型,本文证明了在简单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汇率预期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汇率预期和利率因素对微观经济主体货币选择的影响;而实证结果验证了人民币与美元的名义利率差以及与预期有关的信息变量的变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汇率预期及货币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条件的启示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以强制结售汇制度的放宽为前提;另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当选择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元利率、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减少以及国外直接投资流入速度放慢的时候启动,这将为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5年8月到2008年6月的数据对汇改后人民币汇率72_其波动性与货币替代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汇改后人民币汇率72_其波动性与货币替代皆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性是货币替代的Granger成因,并且表明人民币汇率因素已成为影响货币替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陆文磊 《新金融》2004,(9):32-36
本探讨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的汇率预期问题。通过理论模型,本证明了在简单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汇率预期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汇率预期和利率因素对微观经济主体贷币选择的影响;而实证结果验证了人民币与美元的名义利率差以及与预期有关的信息变量的变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汇率预期及货币选择具有显影响。本的结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条件的启示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以强制结售汇制度的放宽为前提;另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当选择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元利率、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减少以及国外直接投资流入速度放慢的时候启动,这将为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99年5月5日-2008年9月1日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一年期人民币NDF汇率的研究发现:(1)汇改前,人民币即期汇率本身与人民币NDF没有直接联系,但其变动趋势受NDF影响;(2)汇改后,人民币NDF与人民币即期汇率联系加强,二者的绝对值水平和变动趋势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随着人民币NDF对即期汇率影响的加大,人民币汇率定价权问题需引起重视,应加强对人民币NDF的研究,一味地将境内外外汇市场隔绝的政策并非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中国1997Q4~2007Q1间的实际数据,对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性与货币替代率的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性与货币替代率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与货币替代率则存在一定的协整关系,即中国的货币替代更多的是出于保值需要,不具有投机性。此外,研究还表明,当前中国货币替代率的变化更多地则是受汇率以外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累积与宏观经济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改后,外部经济失衡成为了政府部门的"棘手"问题。选取2000年1月~2008年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外汇储备累积带来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波动影响,并借助ARCH模型和TVP模型进行动态分析得出:外汇储备在长期内影响价格波动,而对产出的影响具有短期性;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波动系数为β1=-0.09,外部失衡下经济高增长波动较小,低速增长时期的波动加大;而对国内宏观金融的影响则恰好相反(分别为1β=0.08和1β=0.689);TVP模型检验得出,国内产出增加和FD I流入都不是国际收支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进口和外汇储备占款成为国际收支失衡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解决"内外"经济平衡的关键是要运用汇率、利率、物价水平调节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20.
王如丰  陈琦 《南方金融》2012,(12):10-16
本文利用日度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公告产生的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发现无论是否剔除外生性事件,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都会引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作为衡量货币政策冲击程度的指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每提高100个基点,人民币汇率在原水平值上贬值0.08-0.1%。考虑到转型经济体的政策因素,本文通过细分子样本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日浮动幅度由0.3%放宽至0.5%后,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逐渐增强,且具有统计显著性。最后,比较汇率日浮动幅度为1%阶段的实际值与预测值,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并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紧缩性货币政策公告将引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但由于样本数据的缺乏,这一结论的稳健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