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洁  阎阅 《当代经济》2006,(12):120-121
本文主要依据技术国际收支(TBP)统计数据及R&D经费投入数据,分析了世界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况,以及国内R&D经费投入与国际技术贸易的关系,并结合我国技术贸易的状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依据技术国际收支(TBP)统计数据及R&D经费投入数据,分析了世界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况,以及国内R&D经费投入与国际技术贸易的关系,并结合我国技术贸易的状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R&D投入出现新趋势:一方面,全球经济衰退,R&D经费来源紧张;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将增加R&D投入、鼓励创新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R&D在投入强度、R&D人员、R&D活动类型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我国应明确战略性重点方向,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开拓新市场;加大研发人员的引进与培养;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在自主创新战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我国R&D经费投入现状及“十二五”期间投入目标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R&D投入强度是一个国家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它对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增强整体科技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十一五"R&D投入强度偏低原因的分析,对我国R&D经费占GDP比重没有达到计划目标的问题有了明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十二五"期间我国R&D投入进行了预测,为确保我国R&D经费投入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方  李华 《技术经济》2013,(10):32-36
利用2006—2010年我国R&D经费投入、R&D人员投入、技术市场成交额、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的数据,运用灰关联分析理论,研究了R&D投入结构与技术交易规模的关系。结果表明:R&D投入结构与技术交易规模有密切关系,且R&D经费投入相比R&D人员投入对技术交易规模的影响更大;政府和企业作为R&D经费的主要来源,两者的R&D经费投入均与技术交易规模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其中政府R&D经费投入对技术交易规模的影响更大;合理配置R&D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投入结构,有利于加大技术交易深度、扩大技术交易广度。  相似文献   

7.
崔炳强 《经济论坛》2014,(5):43-44,76
RD投入与新疆对中亚贸易竞争力存在相关关系,RD投入有利于新疆由贸易通道向通道+基地转变,有利于新疆对中亚贸易竞争力的长期保持,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调整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新疆对中亚直接投资进而带动出口。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R&D投入及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94—2008年安徽省R&D经费投入与GDP总量的数据,运用ADL模型并结合滞后效应的概念,对安徽省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AIC信息准则、SC信息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判断标准,对R&D经费投入及经济增长两个变量的滞后期进行估计并测算。结果表明:安徽省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但R&D投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最少,而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却最大,实验发展投入最多,而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却最小,从而导致R&D投入分配效率低下,长期甚至可能无效率。  相似文献   

9.
医药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制药公司将大量的资金投向企业R&D部门.利用2005-2009医药企业R&D投入与净销售额增长的板面数据,研究医药产业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结论为医药企业R&D投入对该企业销售收入有正的影响,R&D弹性估计值为6.18.因此,医药企业应重视研发要素投入,使R&D投入在产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正  王必好 《技术经济》2020,39(11):1-9
技术进步有着渐进式和跨越式两种实现方式,分别是由 R&D 经费投入和产品加工制造程度深化引起的。理论分析重点是两种不同技术进步方式的驱动力量、差异化路径、增值效应及其影响程度。实证研究以全国投入产出调查中 6 个产业为对象,选取 R&D 经费投入、中间投入和新产品产值等指标进行计量分析,理论假设得到验证。本文研究认为,深化产品加工制造程度推动跨越式技术进步,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要素配置比例持续优化,高效集约利用要素投入。延伸技术内涵促进技术进步发生跳跃升级,形成更大的技术进步空间。而增加 R&D 经费投入实现渐进式技术进步,放缓技术进步速度,难以保持着最优技术创新效率,出现一定程度耗散,其增值空间日益收窄。  相似文献   

11.
我国R&D投入与专利产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研究R&D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政府决策的基础.从统计数据反映的表观结果看,R&D投入与GDP之间并没有明显关系.考虑到R&D投入转化为GDP增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R&D投入还存在溢出效应,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R&D投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入研究结果与表观现象相反,即R&D投入与GDP之间关系密切,GDP发展是R&D投入的基础,而R&D投入反过来对GDP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更充分地发挥自主创新在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有必要对自主创新经费的总量及结构进行探讨。通过与典型国家的比较,指出我国自主创新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间及自主创新经费内部存在的结构失衡问题,并借鉴典型国家的发展轨迹对我国的目标R&D强度及基础研究强度的合理性作了推断,最后针对当前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R&D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parlel data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R&D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R&D投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其R&D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倒"U"型关系,即中等投入地区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高投入地区R&D投入的贡献次之,低投入地区R&D投入几乎没有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部六省高校R&D经费投入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部六省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从其R&D经费投入、来源结构和支出结构方面研究中部六省高校R&D资源配置状况。研究发现:中部六省之间,高校R&D经费投入与结构均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中部六省高校R&D经费投入不足,强度偏低;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但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支出结构存在偏差,基础研究的支出比例过低,对原始创新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6.
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利用1989—2009年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数据,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某种均衡关系,且R&D投入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R&D投入的拉动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艳 《经济研究导刊》2009,(13):167-168
基于进口贸易的传导机制,在研究学者关于国际技术扩散的模型中引入国内研发投入和国外研发投入的交互项这一变量,利用中国近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国内研发投入对进口贸易技术扩散产生了促进作用,但由于国内研发不足导致中国对技术扩散效应的吸收能力较差,从而阻碍了进口贸易传导的技术扩散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寡头厂商在制定企业R&D投入决策时,不仅要看竞争对手已经采取的行动,还要考虑自己的行动会引起竞争对手如何反应,以取得最大的效益,所以寡头间不同的关系会导致厂商在R&D投入上产生不同的决策。试图找出导致寡头厂商R&D投入不同反应的原因,并用得出的结论分析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R&D投入决策。利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推导了寡头厂商间R&D投入的相关性;分析了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群的市场结构;计算了斯伦贝谢公司、哈里伯顿公司和贝克休斯公司R&D投入的相关性,并用以上推导的结论进行了合理分析;建立了由斯伦贝谢公司滞后一期R&D投入与哈里伯顿公司R&D投入的回归模型,以及斯伦贝谢公司当期R&D投入与贝克休斯公司R&D投入的回归模型,两个模型的精度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5—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Eviews计量经济学软件,对中国航空航天产业R&D投入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中国航空航天产业R&D投入与产业发展尚未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朱承亮  王珺 《技术经济》2022,41(1):24-32
企业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加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欧盟产业研发投资记分牌(2019)》和调研数据,从研发经费投入及结构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现状,并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已经是研发经费投入主体和执行主体;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具研发投资动力,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主体;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较高,但研发经费投资规模和强度低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我国企业科学研究经费布局明显低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严重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企业基础研究占比偏低与创新特性、企业使命、发展阶段、企业能力、体制机制等因素有关,新时代应重点引导和激励更多企业向"爱迪生象限"和"巴斯德象限"跃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