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内涵出发,重塑经济动能的核心要义,构建相关指标体系,从水平、质量、速度、方向四个维度探索中国经济动能重塑的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异.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动能重塑整体处于中等质量状态,并呈东部领先、中西部跟随的空间差异性特征;绿色发展是新动能培育最显著的动力,但以高质量人力资本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始终未能出...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2025”与京津冀制造产业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2025》是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之际,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这一规划的出台为我国区域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尤其对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文章分析了京津冀制造业发展现状及三地协同面临的问题,基于当前京津冀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着眼于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认为京津冀制造业发展关键在于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需要将知识积累、技术创新与制造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流动障碍,实现制造产业效率提升与区域协同发展相结合,最终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先导区域,赋予我国制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时期,我国传统制造业在优化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绿色化"生产步伐加快,生产更加节能与环保;扎实淘汰落后产能,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推进;研发投入增长较快,新产品不断出现;"智能生产"初步显现。但是,传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创新环境尚需完善,低成本优势减弱。在逆全球化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国内产业链安全面临一定挑战。"十四五"时期,为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需要坚持"自主创新",抓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与"一带一路"深度融合,加快实现传统制造业"低碳化"和"清洁化"。为此,需要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高产品标准体系,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亟待关注西部地区经济新动能的培育问题,从而实现经济增速的平稳换挡,推进经济朝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因素,充分强调生产要素的循环与利用、生产行为的高效率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西部地区作为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全面实现的核心突破口以及中国实现协调平衡发展的主要攻克区[1],完成西部地区经济新动能的培育, 以及新旧动能的平滑换挡任务依然很重。本文基于经济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构建新动能培育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对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测度和评价,以提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新动能培育的政策建议以及相适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稳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面对新的发展环境,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着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自主创新基础依然薄弱、产业国际化水平不高等困境.我国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十四五"时期,东北地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明确自身的定位,牢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化改革、推动自主创新、建设"数字东北"、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改善供给质量以满足有效需求,推动我国总供给和总需求动态平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信息化与融合性为特征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是数字经济时代基础性、长远性与创造性任务,是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充与延伸。加快新基建可以催生更多新模式、新业态,有利于加速科技进步,促进制造业多方位转型升级,形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价值链相互贯通的链式发展,为更快恢复经济秩序、更好确保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砖四国"的两次首脑会晤后,试图用多边合作机制化的实践形式创建不同社会制度、跨地域的互利共赢新模式.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演变所出现的若干新变化、新趋势,四国决定将多边合作机制化进程不断深化,这种机制化过程与亚太经合组织很类似,通过承诺替代协议,然后逐步完善与发展,这种多边合作机制化进程中的新模式将为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发挥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培育新动能是新常态下吉林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梳理现阶段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认识阻碍吉林省新动能增长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育新动能的路径,即要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智能制造;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营商环境;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国企混改.  相似文献   

9.
科学测度新旧动能转换能力及影响因素,有利于各地区精准施策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新旧动能转换内涵,构建包含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经济活力、创新能力、经济效率的新旧动能转换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2007—2017年我国省际动能转换能力及时空特征,运用动态面板GMM实证检验动能转换影响因素。研究得出:总体上,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能力提高,东部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大部分地区转换能力处于低水平,部分地区发展至中水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跃迁至高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城市化及高技术产业外向度提高均有助于提升动能转换能力;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过大、市场化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动能转换;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东部而抑制中西部地区动能转换。为此,需要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统筹协同政府和市场作用、提升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耦合度等方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相似文献   

10.
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流通业在优化制造业分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能减耗;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缓解产能过剩;提升制造业国际地位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结合实例论证现代流通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主体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加速现代流通业发展、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