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5,(7):B029-B029
现在国产高档啤酒市场容量有限,却集中了众多的啤酒业巨头。而相应的市场营销、招商模式仍然是老一套,不适合运作高档啤酒产品,企业如何在招商中寻找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赵传平 《糖烟酒周刊》2005,(8):B024-B026
在业内,招商被称为“企业的第一次营销”。从本质上讲,招商就是借力创造或重组渠道。因此,招商工作需要一系列的规范操作才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众所周知,在糖酒会上商品信息让人眼花缭乱,招商广告更是举目可见。月度话题栏目在糖酒会期间特推出“招商”专题,其中包括:究竟什么样的招商政策更为吸引商家,在招商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招商合同签订完毕后如何跟进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糖酒会来开展招商工作并没有错,错的是那种将所有的期望、资源都寄托在糖酒会招商的“决战”中,将全部赌注押在糖酒会上的招商模式,正是这种招商模式导致了白酒行业诚信的缺失与投机的浮躁,对于白酒企业的良性发展,危害尤甚。  相似文献   

4.
《糖烟酒周刊》2004,(38):B004-B005
2004年的秋季糖酒会已成功落下帏幕,在本届糖酒会上,众多厂家都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参加本界糖酒会的商家不如往年多。就白酒这方面来说,虽然各个厂家的招商工作都有一些进展,而且也都有一些较有合作意向的经销商,但是这对一个渴望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迅速发展的新生品牌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正是源于这样的需求,“白酒厂家如何有效招商”也就成为一个我们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5,(41):19-20
糖酒会期间,营销专家晋育峰提到的一个观点得到了大家的共鸣——主办方应该把糖酒会打造成一个尽可能大的平台,不仅是糖酒厂家和商家的平台,同时也是承办城市与服务商的平台。在“把糖酒会建设成一个平台”的基础上,茅台葡萄酒公司总经理黄维等参会厂商进一步提出了“会中会”的理念,即在糖酒会不断扩展的“大盘”上。主办方可以联合媒体等行业资源,针对性建设一些主题“小盘”,满足不同产业、不同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初临哈尔滨糖酒会,就感受到了“和谐本草”铺天盖地的强势宣传。但其“调阴阳”、“通百脉”、“平衡健康”等字眼让笔者不禁纳闷。以为是什么保健品来到糖酒会上招商了。随后。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才看清“和谐本草”的真相。但是越深入了解,越对“和谐本草”的前景担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文淑华 《糖烟酒周刊》2005,(16):B002-B002
我国各大啤酒企业经过了2004年的兼并重组、异地建厂之后,“势力范围”基本划定,现在啤酒企业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研发新品上,且以中高档产品为主。高档啤酒面向的是中高层消费者,因此其主要销售渠道在高档酒店。目前,啤酒厂商为了拉动终端消费,纷纷模仿白酒营销方式:买店、促销等等,这既容易导致终端竞争异常激烈,又抬高了终端门槛。  相似文献   

8.
《糖烟酒周刊》2005,(9):B022-B022
在第七期中讲到了目前高档啤酒的营销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阻碍,如何在招商中寻找新突破?对招商合作的对象、范畴及其属类进行较大转变、调整、优化,下面将继续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9.
建设糖酒会不仅仅是主办方和承办方的责任,企业的参会效果提升了,糖酒会的生命力才会更加顽强。糖酒会的最初功能是交易,辅助功能是交流,但在现阶段,主要功能却被弱化、萎缩,如何提高交易成功率?如何最大化地实现招商目标?建议企业做好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孙力 《糖烟酒周刊》2005,(26):28-31
2005年3月的成都糖酒会上,“飞儿香馍片”招商现场十分火爆,经销商预付到款达到一千多万元,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此之前还是默默无闻的“飞儿”馍片是如何一跃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追捧明星的呢?“飞儿”在市场运作上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呢?本文将揭开“飞儿”馍片的背景,探询“飞儿”馍片的成长过程,以飨正在关注此产品的各位商家。  相似文献   

11.
王卓 《商界》2006,(3):I0014-I0016
招商对于企业而言是有着绝对战略意义的一次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招商的成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对待招商企业必须慎之又慎,现今的招商已经早过了原先一个产品或一个点子“招满仓”的时代,而很多企业到现在还不能真正正确地看待招商.还在幻想以奇招、新招来博得众经销商之偏好。  相似文献   

12.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管怎么说,糖酒会仍然是今天糖酒行业经营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不管您参加了多少次糖酒会,每次糖酒会上也总会有些许新意。而对于“在商言商”的我们来说,也总会有些许新的洞察和新的商机。商机也是需要发现和捕捉的,这一点毫无疑问。热热闹闹、已经令我们感到麻木的糖酒会结束以后,我们还是希望通过我们的一些“提示”和“指引”令厂商朋友们有所收获。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期重庆糖酒会的专题报道。 我们的主题很明确,主要是着眼于趋势和变化,也就是“风向”上,画龙点睛地为您扼要呈现本届糖酒会纷繁现象背后显露出来的变化和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白酒业买断、贴牌的盛行,各种名目的招商层出不穷,招商连环套一个接着一个。大量的白酒企业在糖酒会淘金,大量的招商骗局、迷局正在张开血盆大口,等待着经销商自动入瓮。这种招商,我们称之为恶性招商,这是白酒行业一个常见的病态现象。  相似文献   

14.
王海鹰 《糖烟酒周刊》2007,(11):114-114
一些企业总是将市场推广的希望寄托在招商上。在自身还没弄明白产品是如何卖出去的情况下,就急吼吼的寄希望于经销商。希望能够一“招”就灵。特别是在糖酒会上,一些企业的销售人员总是向经销商阐述自己的产品如何如何好。其实经销商真正关心的问题并不是你的产品如何好。而是你的产品是否能让他赚到钱。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7,(36):50-58
不管糖酒会未来如何演变,其产品展示的功能相信永远都不会发生变化。也不管我们参加糖酒会有多少种原因和目的,相信我们对各企业和参展商拿出来的“展品”永远都怀有浓厚兴趣。在刚刚结束的2007年哈尔滨全国秋季糖酒会上,各种展品层出不穷,各种新品争相亮相,令人眼花缭乱。究竞它们具体情况怎样?有无市场前号?新品又“新”在何处?为此,《糖烟酒周刊》联合糖酒会主办方,从“产品特点、产品定位、出产企业实力、经销前晋”等多方面,在糖酒会展出的近千个展品中,遴选出了如下“十一大明星产品”和“十一大最具潜力产品”以及“五大创新产品”.  相似文献   

16.
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仅有好的商品质量和低廉的销售价格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好的销售服务和待客举措,两腿并行。否则,即便是市场名优商品和走俏“使女”,也会因“嫁风”不好,一腿残缺,招不来客。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有一些企业,他们在自己的产品尚未行销走红市场时,“嫁风”还不错;可当产品一旦走红市场,成为广大顾客喜爱的名牌俏货后,便即刻轻视了“嫁风”.摆出一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姿态,让广大顾客倍感失望。殊不知,这种以“俏女”自居轻“嫁风”的错误做法,得罪了顾客…  相似文献   

17.
郑纪东 《糖烟酒周刊》2005,(9):B036-B037
市场不变的唯一法则是永远在变!在近几年的市场发展中,无论是糖酒会的形式规模、厂家的发展理念、经销商的合作目的、还是招商的形式手段,必须长级与大的市场环境与群体相对应,才能顺势为招商增值。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7,(33):22-22
厂商合作模式的探讨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什么时候讨论都不过时。在秋季糖酒会之前这么—个时间段,《糖烟酒周刊》再一次把这个话题拿出来探讨,我想可能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最近的确有了一些新的合作模式浮出水面或者已经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我知道的“五粮液品牌运营商顾问团”;二是糖酒会期间是糖酒行业的厂商“全国性的大碰头”时间,对双方合作模式的探讨自然是合乎情理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糖烟酒周刊》2006,(11):70-70
招商火暴,心结难解 2006年3月.全国春季糖酒会在成都火辣开幕。酒类产品依然是这次交易会的主角。在众多满载而归的酒类品牌中.竹之韵牌生态鲜竹酒显得有些特别——面对大把的定单,负责人雷电先生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从去年底以来在其心中一直有一个难解的心结——获得发明专利的技术和包装被人仿冒后与其同时出现在了糖酒会会场。  相似文献   

20.
2005年3月25日春季糖酒会将在成都召开,对于啤酒企业来说也开始进入旺季前的招商阶段,因此很多啤酒企业将会聚成都。从会前了解到的情况看,一些啤酒巨头照例不会布展,但其销售经理将到会了解产品信息,根据竞争对手的情况,制订销售政策。至4会参展的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从他们参展的产品看,主要体现出个性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