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区域经济发展必将带来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广西高等教育应该以区域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文章通过预测泛北部湾经济开发背景下广西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数量及特点,指出广西目前存在人才队伍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矛盾,并提出建议:广西的高等教育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同步推进素质教育和人才差异化培养;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培养高技能人才;应该探索交叉学科、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应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区域性人才。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发展必将带来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广西高等教育应该以区域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文章通过预测泛北部湾经济开发背景下广西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数量及特点,指出广西目前存在人才队伍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矛盾,并提出建议:广西的高等教育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同步推进素质教育和人才差异化培养;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培养高技能人才;应该探索交叉学科、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应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区域性人才。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发展必将带来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广西高等教育应该以区域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文章通过预测泛北部湾经济开发背景下广西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数量及特点,指出广西目前存在人才队伍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矛盾,并提出建议:广西的高等教育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同步推进素质教育和人才差异化培养;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培养高技能人才;应该探索交叉学科、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应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区域性人才。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地区物流人才培养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玉 《物流科技》2009,32(10):113-115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物流人才需求数量大、质量高,因此高校教育要改进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加有效的人才输出能力,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企业大力的扶持和配合,才能促进长三角物流人才的加速培养.以适应区域经济飞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承担着为区域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产学研合作是促进地方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社会服务的最好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特点与模式,提出创新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校作为创新型审计人才的主要输送渠道,其培养创新型审计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供给结构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高校培养的创新型审计人才在数量、知识水平、能力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文章以安徽省高校为例,探讨安徽省高校在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地方区域经济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断地向各个地方输送人才,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促进了人才一体化的形成。以“2010-2020人才长远发展规划”作为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在人才一体化的推动下加快发展进程。这就需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要重点进行高效人才的合理配置,将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长效就业机制建立起来,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社会联动机制。本论文针对京津冀一体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数量和比例日益增大,青年教师逐步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近些年来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高校发展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卓越人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工作的根本要求,对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化和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大环境下,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如何改变传统人事管理理念,并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保证人才的稳定性,减少人才流失,是提高高校人才管理效率和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各种人才纷纷涌现,然而在创新人才方面仍存在不足,创新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都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也不够完善。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把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本文着力研究吉林省地方高校为促进经济发展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具有的特有功能和优势,决定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也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多方位、多元化的文献资源服务、信息情报服务、技术资源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创业型人才,以促进边疆地区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院校作为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中要坚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归入人才培养的范畴,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符合时代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区域内的高校院校要实施相应的教学改革,满足经济发展对语言和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合并的宗旨是通过教育资源重组实现高校综合水平的提升,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合并后的高校实现了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调整高校的布局结构,优势互补,促进学科间的互相渗透、融合,发挥综合优势,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高校合并作为一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促进与自身发展具有不同步性。地方高校战略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两条隐形假设:一是地方高校的战略规划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会获得自身的发展;二是地方高校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有其独特的优势,且这一优势足以对高校自身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地方高校战略规划工作完全能够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通过适合学校特色情况的途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使自身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不同数量和质量的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同。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别。为深入考察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因此,为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公共教育支出预算,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对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同样对高教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陕西作为高教大省,其区域经济一直在全国20多名徘徊,在西北五省区也并不靠前,尤其是西安市以外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更不理想,这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特征不甚和谐,要实现陕西省地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走科教兴市(区)之路,以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高等教育带动地域工、农经济的良性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地方高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是经济、科技与教育的结合点,是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中国的高职教育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稀缺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核心是企业家的竞争。企业家数量的多少、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经济竞争能力。尤其是对于我国西部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企业家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发展的日趋区域化和高等教育体制转轨的进程加快,培养复合型商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已是人们的共识.由于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对商务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商务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培养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国际意识"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稀缺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核心是企业家的竞争。企业家数量的多少、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经济竞争能力。尤其是对于我国西部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企业家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